高考英語基礎知識語境復習策略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8 08:42:00

導語:高考英語基礎知識語境復習策略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考英語基礎知識語境復習策略研究論文

作為大學入學的惟一的衡量標準,高考就像引導高三復習的指揮棒,極具權威性。教育部對高考提出“兩個有利”的要求:一是有利于高校選拔優秀學生,二是有利于中學教學,。可見利用高考促進教學改革是其主要的目標之一。那么英語高考希望在哪方面引導中學英語教學呢?讓我們來看看近幾年的高考試卷,對高考的要求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一、近幾年高考的趨勢和導向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整份高考試卷就是一篇“閱讀材料”。高考試題,處處顯示著對語言能力的重視。不但是閱讀理解題,就是完形填空、短文改錯、單項填空也都是在讀準的基礎上才能做題。幾乎所有的單選題都是通過“語境”來體現的。一方面強調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另一方面出題靈活,使語法和語言知識點融入到實用的交際語境,注重了語言的靈活性和得體性,加大了語言運用能力檢測的力度,幾乎沒有單靠記憶語法規則或詞匯知識就能做出正確選擇的試題,試題對考生語言能力和語言意識的要求較高。語境的設置始終將意義放在第一位,把結構放在第二位。通過設置的語境,考查考生使用語言知識的正確性。考生要從意義入手,從交際的場合和英美文化習慣去考慮問題,僅僅背語法規則是不行的。而且根據語境進行詞義辨析(包括詞組辨析)的題項增多似乎成為未來高考命題的一種趨勢。

特別是近兩年來,對語言的得體性的考查體現得更加充分。對語言得體性的考查是對英語學習者提出的更高層次的要求,只有學習掌握得體的英語,才是真正習得英語。只有在語境中考查考生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才能真正地考查出他們的實際能力。總的來說,基礎知識考查難度有所降低,呼應中學的英語教學改革,對中學有良好的導向作用,可以使學生和老師不去鉆過難過偏的題目,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上,真正實現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英語語言考試還有一個趨勢,雖然試卷的內容越來越時尚化和越來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卻注重了語言意義的領悟和推測,堅持把測試的基本點定位在語篇上,通過語篇考查學生運用英語獲取信息、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試卷從單項填空、完型填空、閱讀理解、單詞拼寫、短文改錯到書面表達,都要求考生有一定的語言運用能力特別是閱讀能力。近幾年高考的改革,有很好的導向作用,突出詞語、語法知識的語境化和語篇化,注重考查學生英語的實際交際能力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要特別著重培養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傳達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2]新課改的方向一是加大詞匯量,新教材要求的詞匯比老教材翻了一番;二是強調功能性和交際能力;三是強調讀寫能力。

二、高三基礎知識復習考試的現狀

我們在本地區作了一次英語高考復習的調研。我們用定性和定量兩種方法,采用了訪談、課堂觀察和問卷,對本地區的6所高中的高三備課組長、部分英語老師和其中一所學校450名高三學生進行調查:先通過訪談了解各校的情況,再對某一中學的5位老師進行課堂觀察。在這些基礎上,設置問卷,先在高三(10)班進行試驗,再修改,而后生成問卷,在高三其他9個班級調查。共分發45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421份。把結果用電腦處理得出數據。最后對部分教師和學生進行訪談以彌補問卷的不足之處。

結果發現教師和學生都比較注重基礎知識。

A校老師的做法:在語法上花的時間較多,一個知識點+練習需一節課,大部分的復習時間花費在基礎知識、語法上。

B校老師的做法:沒有花很多時間在語法上,而是在詞匯和詞組上,每單元、每課的詞組都會在幻燈片上顯示出來,加以鞏固。

c校老師的做法:在會考前系統地將語法復習一遍,下學期進行第二輪的鞏固,這樣不會花太多的時間,而將大量時間用在詞匯知識上,閱讀訓練上。

從以上幾個學校來看,教師會花一定的時間在語法和詞匯上,其他學校也差不多。

那么具體的課堂是如何的呢?我們對其中的一所中學進行課堂觀察。

E校的7位老師上的課都大同小異,復習課基本上是老師講解語言知識,學生做題,老師再解題。老師上課使用中文較多,英語較少。語言知識講解和做題是課堂教學的重點。

從學生的問卷來看,目前55.64%的同學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語法上,18.89%的同學花在詞匯上。但90%左右的學生們認為最需要補的還是語法和詞法,這一點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老師普遍認為讀寫能力能更有效地在短期提高學生的高考成績,聽力和口語很難在短期看到效益。但認為聽力和口語很重要和重要的同學竟高達80%多,似乎老師們比學生更為功利。

由此可見,在高考英語基礎知識復習時,教師滿堂灌的比例還是很大,缺乏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過于注重講解,采取“穿新鞋走老路”的方法。顯然高考英語基礎知識復習與高考的導向還有著一定的差距。雖然近幾年高考在穩定中求發展,力求對高考復習有積極的反撥作用,我們必須承認積極的影響確實存在,但卻比較有限[3]。

怎樣才能找到高考要求和高考基礎知識復習的最佳平衡點呢?

三、高考英語基礎知識復習的策略

1.基礎知識的重要性

新課標明確提出:“知識是語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4]現在許多人似乎一提到中學教學進行基礎知識訓練就深惡痛絕,大聲疾呼我們需要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似乎要摒棄語法和詞匯教學。殊不知沒有基本的語法和詞匯,哪來的語言運用能力?Allen認為一節英語課堂應該包括語法和詞法學習[5]。英語語言學家威爾金斯曾經指出,沒有語法不能很好地表達,而沒有詞匯則什么也不能表達[6]。知識和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好的基礎知識,能力也是不能發展的。如果知識打得不扎實,那么能力則是空中樓閣。有些學生知道知識,卻不能正確運用,容易受中文思維的影響。所以我們的日常教學,要首先打好知識基礎,同時滲透能力的培養。

2.基礎知識的語篇、語境

詞匯離開語境和語篇,其表達的意思有時就較難確定[7]。

詞語的使用受制于特定的語境,表現為詞語的語境語用化現象。語用收縮和語用擴充。語言使用與理解受制于語境因素,我們不能抽象地討論某一詞語或語法的原形特征。基礎知識是語言交際能力的組成部分,學習基礎知識的目的就是要正確運用,用他們組成句子、段落或語篇來表情達意,進行交際。因此,在教授基礎知識時要盡量結合語境和語篇來進行,不應停留在知識的傳授和講解上,而應成為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橋梁和支架,使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來理解和掌握它們。盡可能為學生創設語境,而且語境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達到復習語境化的目的。

①交際法

如果復習的話題跟學生的生活很貼近,就可采用說的方式,可以師生對話,生生對話,比如高一第1單元,可以要求學生用課文中的詞匯、短語、句型來聊聊身邊的朋友。高一第8單元有關體育和奧運會,可就學校運動會來鞏固知識。

②造句法

可要求學生以某一個或幾個知識點就自身的情況來造句。學生往往能說出老師意想不到的語句,甚至段落。在高一第13單元中,一個學生用plentyof,junkfood,oughtto,takein,playatrickon,keepupwith寫了如下的篇章。

Iusedtotakeinplentyofjunkfood.Thelargeamountoffatsoonmakesmyshaperound.Myfriendsoftenplayatrickonme,whichmakesmeunhappy.Inordertokeepit,Ioughttoloseweighttokeepupwiththehighpaceofmodemlife.OnlyinthatwaywillIbereadyforthe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inlife.

③翻譯法

我們首先要明確外語教學環境和二語教學環境的不同。在中國這樣的外語教學環境下,學習者沒有足夠的途徑去接觸目標語時,顯性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翻譯可以幫助提高學習者對目標語言的敏感度,對他們已經感知的語言進行內化。翻譯本身就是一個學習語言的過程,這個過程對學習者自身的語言能力進行挑戰,是語言知識的再構建。因此,翻譯提供大量的學習機會讓學生去感受基礎知識。

3.基礎知識語篇化

堅持知識與能力并重的原則,了解語篇學習的重要性。基礎知識都蘊涵在篇章中,好的閱讀文章就是很好的學習基礎知識的載體。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在談到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時,明確說明“閱讀是理解和吸收語言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它能給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有助于他們開闊視野、豐富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和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及文化等”[8]。

①充分利用好舊課本

舊課本是很好的語篇學習的材料,不要認為是舊課本,學生已經掌握好了,其事實遠非如此。還可以把課文重要的短語變成文章,或挖空讓學生填寫。以下是高一第9單元挖空的文章。

Unit9With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welivelifeOnthegostp___.Takecellphonesforexample.Wecanstayint___witheachotherandcallforhelpinC___ofemergency.Theyaremorethancellphones,thouSh.Manyfunctionsarebeinga___tothelatestones.Aswecanlistentomusic,playgames,surftheIntemetetc,theyhavebecomemoreandmore.

Popularamongteenagers.However,studentsarenota____tousetheminsch001.Nowondertheydon’tdaretousetheminsch001.

②閱讀寫作一體化

在復習好一單元或兩單元后,要求學生能夠把單元里出現的知識點串起來,形成篇章。我們注意到高考的書面表達呈現開放式的走向。書面表達題已逐漸展現了新的命題從單純的單向思維表達進入到復合的多向思辯表述,這不得不引起教學的注意。英語作文也體現了高考寫作趨向,考生有比較大的發揮空間,使具有較強語言表達能力的考生能脫穎而出。學生的輸出很能體現他們對語言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因為寫作是語言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現方式。這種閱讀寫作一體化的做法可使學生在表達時能左右逢源。

③增加課外閱讀量

教師可根據學生自身的水平和興趣,鼓勵他們廣泛地閱讀各類報刊、雜志,甚至介紹好的學習網站,讓學生上網瀏覽英語文章。

四、結語

廣大的教師和學生都一直在尋找有效的基礎知識學習和積累的方法。有效的高考復習應該立足于實際,要深刻地理解外語學習環境的制約力,既要注重語言的implicit(隱性),又要關注其explicit(顯性)。不能一味地抨擊知識的說教傳授,適當的說教還是有必要的,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我們要重視語境和語篇教學。每一次復習一或兩個單元,詞匯的復習可以圍繞一個主題展開討論或是利用語篇設空等形式。

高考的命題指導思想早已從單純考查知識轉向考查知識的運用能力。力求改變英語課堂過分追求語法和詞法的講解和傳授,忽視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狀態。所以,我們要改變單一以知識傳授的方式,要讓學生在語境和語篇中能夠有機會體會語言,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學習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