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翻譯技巧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21 05:51:00

導語:法律翻譯技巧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法律翻譯技巧分析論文

一、增詞

由于中國人和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不同,所以在表達同一事物或概念時,可能會用不同的詞或短語。所以在將中文翻譯成英文或把英文翻譯成中文時,就有可能要增加一些詞,以便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至于到底應該增加哪種詞或多少詞,這并沒有特別的規律,完全由譯者按照原文譯文的表達及上下文來確定。例:SubjecttoArticle5.4(c)below,intheeventthataPartyfailstomakeitscapitalcontribution,inwholeorinpart,inaccordancewiththeprovisionsofthisContract,suchPartyshallbeliabletopaysimpleinteresttotheCompanyatarateequalto[defaultinterestrate]perannumontheunpaidamountfromthetimedueuntilthetimethefulloutstandingamountincludingpenaltyinterestispaidtoandreceivedbytheCompany.

參考譯文:在遵循以下第5.4(c)條規定的前提下,如果一方未依照本合同的條款全額或部分出資,則該方應就欠繳的出資額按年利率[]的單利向合營公司支付罰息,計息期為該筆出資的應繳日期至該筆出資及罰息全額支付,并由合營公司收到之日。

解釋:譯文中的“計息期”在原文中并沒有對應的英文詞,但譯者在翻譯這個句子時,考慮到加上“計息期”這個詞會更加通順、更加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所以在譯文中就加上了“計息期”這個詞。

二、省略

由于中西方人士的思維方式不一樣,對表達同意事物或概念所用的詞也不一樣。所以,向增詞技巧一樣,在翻譯法律語言時,有時也需要減詞。減詞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把介詞省略,也可以把位于動詞省略,甚至可以把一個從句省略。譯者在運用這種減詞技巧時,就應當根據上下文意思和譯文的表達習慣,合適地選擇省詞。在省詞時應注意的是,譯者絕對不可以隨便省詞,切不可因為省詞而改變了原文的含義。如果這樣,那就改變了這種省詞技巧的原有功能了。

例1IfanyguaranteeisrequiredassecurityforanyexternalfinancingoftheCompanyapprovedbytheBoardinaccordancewithArticle8.2(c)(v),andifthePartiesagreetoprovideguaranteesinrelationtosuchfinancing,thePartiesshallseverallyguaranteetheobligationsoftheCompanyundersuchexternalfinancinginproportiontotheirrespectiveinterestsintheregisteredcapitaloftheCompanyatsuchtimeastheguaranteeisgiven(unlessotherwiseagreedinwritingbytheParties).

參考譯文:如果合營公司董事會依照第8.2(c)(v)條批準的外部融資需要以保證形式提供擔保,并且雙方同意對該融資提供保證,則(除非雙方另有書面協議)雙方應按當時在合營公司注冊資本中所占份額的比例分別各自對合營公司的義務提供保證。

解釋:在原文中,“suchtimeastheguaranteeisgiven”本來是個定語從句,但譯者在對其進行翻譯時,根據上下文意思和邏輯關系就直接把它翻譯成了“當時”。盡管作者省略了一個從句,但并沒有改變原文的意思。在經過這樣的省詞后,譯文反而更加通順,更加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

例2Thegrowthofcapitalismandthecompetitionfordomesticandinternationalbusinesshaveledtoanever-endingstreamofnewbusinessinstrumentsandtechniquesandsophisticatedmarkets,eachwithitsowncommunicationsystem,itstradingrulesanditsproceduresforclearanceandsettlement.

參考譯文:隨著資本注意的發展以及國內、國際業務的競爭的加劇,新的交易手段和商業技術層出不窮,市場變得更加專業化、更加成熟,每種市場都擁有自己的通訊系統、自己的貿易規則和自己的清算結算程序。

解釋:原文中有“hasledto”這個動詞,但在譯文中譯者省略了它的中文對應詞。譯者這樣的省略的目的是為了使譯文更加通順,更加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盡管譯者這樣省略,其譯文并沒有改變原文的意思。

三、語序調換

由于譯文語序和原文語序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在將原文翻譯成譯文時,必須調整一些語序,以使譯文符合譯文語言的表達習慣。在調整語序時,有時必須把在原文中后面表達的詞放在譯文中前面表達,有時要把原文中前面表達的詞放在譯文中后面表達。在調換位置時并沒有特別的規律,原文中的詞在譯文中既可以放在前面,也可以放在后面,甚至可以放在中間。這完全視上下文的需要。譯者在處理詞的位置時完全可以自行斟酌處理。

例1ThePartiesherebyagreetoestablishtheCompanypromptlyaftertheEffectiveDateinaccordancewiththeEJVLaw,theEJVImplementingRegulations,otherApplicableLaws,andtheprovisionsofthisContract.

參考譯文:雙方特此同意在本合同生效后依照合資企業法、合資企業法實施條例、其他相關法律以及本合同的條款及時成立合營公司。

解釋:盡管原文中“inaccordancewiththeEJVLaw,theEJVImplementingRegulations,otherApplicableLaws,andtheprovisionsofthisContract.”等詞作為狀語被放在后面,但在譯文中按照中文的習慣被放在了謂語的前面。

例2NeitherPartyshallhaveanyliabilitytotheCompanyexcepttotheextentofitsagreedcapitalcontributions.TheCompanyshallbeliabletoitscreditorstotheextentofitsassets.

參考譯文:任何一方僅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合營公司承擔責任。合營公司應以其資產對其債權人承擔責任。

解釋:原文中的“excepttotheextentofitsagreedcapitalcontributions”和“totheextentofitsassets”在句子后面,但在譯文中,它們的對應中文翻譯卻在句子中間。

四、詞義轉換

在正常的情況下,并在將原文翻譯成譯文時,譯者只需按照原文中各個詞的詞典含義就能準確而地道地把原文翻譯成譯文。然而,在一些特殊情況下,盡管按照詞典含義很意思對等地翻譯,但在譯文是其母語的人看來,這種譯文總會讓人覺得別扭,詞的表達總是很不妥當。在這種情況下,譯者就必須按照譯文的表達習慣,改變詞典含義,用地道的譯文用詞來表達原文作者的真正含義。

例1EachPartyshallhavetherighttochangeitslegalorauthorizedrepresentativeandshallpromptlynotifytheotherPartyofsuchchangeandthename,positionandnationalityofitsnewlegalorauthorizedrepresentative.

參考譯文:雙方有權撤換其各自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代表,并應將新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代表的姓名、職位和國籍及時通知另一方。

解釋:在原文中的“change”的原意為“變化”,但為了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將它翻譯成“撤換”。

例2TheCompanymayestablishbranchofficesinsideChinaandoverseaswiththeconsentoftheBoardandapprovalfromtherelevantgovernmentalauthorities.

參考譯文:合營公司經董事會決議并經有關政府機關批準可在國內外成立分支機構。

解釋:原文中“consent”的愿意為“同意”,但為了中文法律語言的表達習慣,在譯文中將其翻譯為“決議”。

例3Thepurposeofthejointventureshallbetoutilizethecombinedtechnological,management,operationalandmarketingstrengthsofthePartieswithintheapprovedscopeofbusinessoftheCompanytoachievegoodeconomicresultsandareturnoninvestmentsatisfactorytotheParties.

參考譯文:合營公司的宗旨是結合雙方在技術、管理、運營以及營銷方面的優勢,在合營公司經批準的經營范圍內開展業務,以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以及令雙方滿意的投資回報。

解釋:原文中的“strength”的愿意為“實力,力量”,但在譯文中,為了符合中文表達習慣的需要,它被改翻譯為“優勢”。

本文僅對法律翻譯中實用的翻譯技巧作一簡略介紹,希望對法律翻譯從業人員有所幫助。真正要做好法律翻譯,還需精通中英文雙語,并對法律知識有相當的了解。作好法律翻譯需要長期的積累過程,除了被證明有用的技巧以為,更需要實踐經驗的總結。

參考文獻:

[1]杜金榜.法律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2]金惠康.跨文化交際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3年1月。

[3]李長栓.非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年12月。

[4]李克興,張新紅,法律文本于法律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6年1月。

[5]MonaBaker.InOtherWords:ACoursebookonTranslation.[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August,2000.論文關鍵詞:法律翻譯;技巧;實用

論文摘要:由于中英文使用者思維方式的不同,中英文表達習慣的差異,為了實現意義的準確和表達的貼切,在中英文互譯時,特別是對語言準確性要求更高而自身又有著特殊行文特點的法律語言中,一些常用的翻譯技巧顯得十分重要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