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學生英語閱讀能力鍛煉路徑
時間:2022-02-09 04:41:00
導語:探索學生英語閱讀能力鍛煉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閱讀理解、獲取信息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就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本文以“流程式”工序對英語閱讀理解做了新的嘗試,旨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突破難點,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感悟、交流的能力,最終實現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英語;閱讀能力;培養
英語閱讀是以文章作為語言載體,對書面信息進行認知構建的言語過程。閱讀的目的是從閱讀中獲取信息(readingforinformation),而能夠從中獲取足夠的有用的信息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語言交流能力,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更是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有力杠桿。目前職業高校的學生普遍存在著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現象。例如,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讀完一篇文章后卻不能很好的總結中心思想,一個段落讀完后卻不能很好地概括其大意;遇到生詞不能根據上下文或構詞法等技巧猜測詞意,更不必說理解作者的觀點、立場和寫作意圖等等。因此,我認為在英語教學中,針對職業學院學生不良的閱讀習慣及缺乏有效的閱讀技巧和方法等問題,認真地設計并利用好每一節閱讀課,集中地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訓練,幫助學生掌握一些答題技巧,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顯得格外重要。
筆者在平時的英語課文閱讀教學中,做了一些教學改革,狠抓閱讀教學的四個環節,以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益。
第一環節,開動學習內部動機,激活閱讀教學
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好奇心是“學習內部動機的原型”。因此教師在安排教學程序的過程中要盡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各種富有創意的讀前導入活動設計能夠極大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師可以借助標題討論,圖片評說,文化背景介紹和生活體驗等方法導入,使學生產生閱讀預測,即通過預測,產生設想,從語篇中找出有關信息驗證假設。
第二環節,快速瀏覽,抓住主旨大意
快速瀏覽就是根據文章的特點和文章的篇幅,讓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把握文脈,理順文章的行文線索,歸納全文的中心思想,提取最主要的信息。
這一過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快速閱讀習慣。因為學生在閱讀時普遍存在兩種錯誤:一是認為閱讀就是大聲朗讀,二是習慣于逐詞閱讀,用手指點讀,惟恐漏讀。克服這兩類錯誤就是進行快速閱讀訓練,傳授略讀和跳讀技巧,在讀的過程中不過分強調正確率而重在速度。
第三環節,猜詞悟義,剖析疑難句式
這一環節是學習性閱讀階段,所要培養的閱讀技巧是根據語境猜詞悟義,并引導其剖析結構,話解難句,進行疑難句式識別的訓練。
猜詞悟義。理解詞義是閱讀的基礎,猜詞是應用英語的重要能力,教師應培養學生運用多種方法猜測詞義的能力。具體來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訓練。一是利用上下文推測詞義。作者有時為闡明自己的某一觀點,往往會反復使用的語句加以論述,這時,我們就可以從已知的句子中猜測出生詞的詞義。二是巧用關聯詞推測關聯詞,就可以猜出詞的詞義。三是利用構詞法推測詞義。很多英語單詞是根據英語構詞法的一些規則構成的,我們完全有理由據此推測詞義。猜詞悟義不僅適用于課外閱讀,也適用于課文教學。讓學生先讀課文,再學生詞,有利于培養閱讀能力。如此句:Peoplehavebeenpoisonedbyeatingcontaminatedseafood.根據構詞法,seafood是sea(大海)與food(食物)合成的詞,故猜出它的含義是“海鮮食品”。
解讀難句。現在的英語考試中閱讀理解不僅信息量大、生詞多,而且難句較多,長句、復雜句、省略句、倒裝句、插入語等語言現象隨處可見。其實,這種難句并不可怕,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弄清句子功能并且理清句子的基本結構,分層理解內容,整理全句語義,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因為句子的理解是整篇文章理解的基礎,主題句的理解還會直接影響到文章和段落中心大意的把握,其次還要弄清句子所處的具體語境,因為即使是同一個句子,由于語境不同也會有不同的句義。例如:
Notonlydoseaanimalsandplantssufferfromwaterpollution,butpeopledotoo.先讓學生通讀該句,再分析其結構可知:當notonly出現在句首時,往往起強調作用。這樣的句子常用倒裝結構,通過這樣的分析,本句的結構就清晰了。
第四環節,分析推理,培養創造思維
這是在前三個環節的基礎上,把閱讀活動引向深入,進行深層理解的問題,主要是訓練學生推測、推論的能力,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英語試題中往往有學生推測的題目,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寫作意圖,或表現一種感情,或表現一種觀點,這種意圖,如果作者直接說明,考生可直接獲得,如果作者不直接說明,這就需要考生進行必要的篇章分析,或者借助某些帶有感情色彩的詞匯進行分析,然后得出正確的判斷。這種考題是對考生的綜合素質的全面考察,應該特別注意的是,做這種測試題時,考生推測、推論一定要以常識為依據,根據文字的表面信息,通過語篇邏輯推理,細節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態度,理解文章的“弦外之音”,而不能根據自己的特殊理解來妄加推測,不能就事論事,以偏概全,導致推斷錯誤,失去應得的分數。這一環節是一種合乎邏輯的超越文字符號所傳遞信息的思維推理活動。
總之,閱讀是一個多因素作用的過程,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是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只要我們在閱讀教學中狠抓四個環節,就一定能提高閱讀教學效益,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 上一篇:冬季溫室蔬菜管理探討論文
- 下一篇:剖析判斷政府管理改革是否為創新的準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