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學英語語法教學

時間:2022-03-15 04:31:00

導語:分析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分析小學英語語法教學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英語教學不講解語法概念”。老師們看到了這一要求后就認為“凡是碰到語法的知識就可以不講。”我不認為這樣,《標準》中只是強調不必用專業術語來講解語法概念,并不是說遇到語法問題時都一律不講。小學三、四年級所涉及到的語法知識很少,并且涉及到的這些語法知識小學生很容易理解。而到了五、六年級課本中的語法知識逐漸增多,小學生理解起來也有了一定的難度。在與教材配套的練習題中同樣出現了較多有關語法知識的習題。如果教師還拘泥于“不講解語法概念”,就跟不上教材設計的步伐,也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教師在講解時,可以把“語法概念”定位在小學階段,巧用一些簡單的方法或學生易于接受的通俗詞語來解釋這些語法現象,讓小學生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達到對語法知識的熟練運用。

在小學階段,語法知識集中體現在“句式轉換”和“用單詞的適當形式填空”這兩個方面。老師們在講解這兩類語法知識時可以遵循下面的步驟:a.教師講明簡單的語法知識,并要求學生背熟;b.在練習的初始階段教師與學得好的學生一起說出做題目的依據;c.在訓練達到一定程度后,做題目的依據完全經學生的口說出,教師只負責評判。

一、句式轉換

1、句式轉換在小學階段通常有5種體現:(1)改為一般疑問句(2)改為否定句(3)改為單(復)數(4)改為同(反)義句(5)對畫線部分提問。

在做這些題目前我第一步先請學生讀明題意,明確題目的要求是改成單數還是改成復數?是作肯定回答還是作否定回答?是改為一般疑問句還是改為陳述句?…第二步,告訴學生各個題意的具體意思。因為在小學階段,所以關于各個題意的理解,我不會用非常專業化的術語把概念告知他們,而只揀一些梗概加以明示。比如:什么叫一般疑問句?在《初中英語語法》中是這樣解釋的“一般疑問句都是以助動詞、情態動詞、動詞be或動詞have開始,通常要以‘Yes或No’作答的疑問句。”我則給出了適合于小學生學習范圍的概念“一般疑問句就是把原句中的be動詞、情態動詞及助動詞提前。”并且要求學生背熟。起初在做這類題時是我說概念,學生照著概念做題。等到學生較熟練后,再講到此類題目時我就讓學生自己說概念。讓學生知道其然知道其所以然。第三步,告知學生做題的步驟。比如如何“對畫線部分提問”我總結了三步:a.用疑問詞代替畫線部分;b.把除了畫線部分剩下的句子改為一般疑問句;c.在問句與答句中,我(的)與你(的),我們(的)與你們(的)要互換。我所描述的并沒有用上太多專業性的詞語,包含的意思也不全面,但絕沒有知識性的錯誤。簡單明了,易懂易記,適合于小學生。

2、對于如何正確選擇相應的疑問詞,我沒有一開始就放在“對畫線部分提問”這類題目中一并進行訓練,而是在此之前做一些針對性的練習。比如下面這個練習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巧用疑問詞補全句子。

a、____isyourname?I’mLiuTao.

b、____aretheapples?They’re8.

c、____wastheschoolbagjustnow?Itwasonthechair.

d、____birdscanyouseeinthetree?Icansee12birds.

e、____girlisyourdaughter?Thegirlintheredskirt.

f、____isyourpencilcase?It’sblue.

g、____booksareonthetable?They’reHelen’s.

h、____isthemaninthewhiteshirt?He’smyfather.

上面的這類題目,我一開始給學生練習時給它降低了難度,在題目前提供了幾個疑問詞供學生選擇,待學生熟練掌握后再完成上面的這類題目。

3.如何改為否定句?我也總結了兩步:a.確定句子中有be動詞還是有實意動詞;b.在be動詞之后加not或在實意動詞之前加上助動詞的否定式don’t,doesn’t,didn’t.

選用助動詞也有一定的方法:根據原句中動詞的形態做相應的選擇,動詞是一般現在時,用助動詞do,does,其中句子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時用助動詞does;如果動詞是過去式形式,用助動詞did.同時要注意:用了助動詞后,實意動詞要從原先的第三人稱單數形式或過去式形式改成原形。

4.如何改為單(復)數?關鍵要讓學生注意兩點:一是名詞本身的單(復)數的改變;二是隨著名詞單(復)數改變而改變的單詞。

5.如何改為同(反)義句?要確保學生在完成題目時萬無一失,老師應該在平時教學中就注意這方面的積累。在教學時遇到一些同(反)義詞組時,要讓學生隨時記錄在一個專用本子上。日積月累,學生完成“改為同(反)義句時”便不費吹灰之力了。

二、用單詞的適當形式填空

“用單詞的適當形式填空”有的老師總在抱怨“我講了不知多少遍,可還是有人一竅不通。”我也像這樣地不知抱怨了幾千幾百次。找不出自己的原因,我從學生入手。我請來幾個學生問他們是怎么做這類題目的。學生告訴我,他們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有時候看到表示過去時的單詞用了動詞的過去式來填空,可又沒有注意到情態動詞后面要用動詞的原形;有時候看到了第三人稱就以為要在動詞后面加s或es來表示,殊不知題目中的只是第三人稱而不是第三人稱單數,動詞還應該用它的原形……通過從學生那了解到的情況和自己在教學中的總結,我現在教學生做此類題目時,唯一的要求是讓學生在句子中劃出關鍵詞,比如MyparentsandI(go)toSuzhouyesterday.學生應該劃出“yesterday”并且明確說出“yesterday”是個表示過去式的時間詞。所以在這里動詞“go”應該用它的過去式“went”進行填空。剛接觸這類題目時,學生找不到,我就自己說出“yesterday”,再請學生猜老師說的這個詞有什么含義。一開始請學得好的學生來猜,漸漸地過渡到中下等的學生都能夠猜出來。等到大部分學生都能猜出來后,就讓學生自己來找關鍵詞了。老師們在進行這項訓練時不要急于求成,我們要知道每個孩子的聰明程度不同,總是有快有慢,而且這類題目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不可能讓所有學生都爛熟于心。

要熟練掌握語法知識當然要做一定量的練習,但我不贊成做相當多的練習,搞題海戰術。我認為只要選擇一本好的練習題,把上面的知識點講全講透就夠了。同時有一點我覺得老師們應該注意:教學時要保持好的心態。語法知識歷來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盡管在小學階段的語法知識相對初、高中來說是簡單的,但對于小學生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要想學生熟練掌握小學課本中的語法知識,首先教師肯定要把知識點講明,講透,要讓小學生頭腦里留下一個清晰的概念;其次教師應該遵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每隔一段時間就把已經學過的語法知識中學生最容易忘記的知識點抽出來再次的講解與練習,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