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活動課教學樣式探究
時間:2022-05-05 03:26:00
導語:小學英語活動課教學樣式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穩步推進,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活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所具有的獨特功效。活動不僅是聯系語言學習形式和學習內容的中介與橋梁,也是學生學習語言和應用語言的載體。因為每一次的活動過程就是學生感知和體驗英語語言的過程,也是學生參與學習和嘗試運用英語的過程。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語言實踐的空間和獲取成功的機會,讓他們在活動的過程中自主學習、自主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體驗成功、樹立信心、發展能力。
【關鍵詞】活動課;模式;興趣
一、引言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倡導通過表演、唱歌、游戲、競賽、猜謎和畫畫等小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來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初步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的能力。《英語課程標準》還指出:“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內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并應積極促進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聯系,使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作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展。”小學英語的教學應以活動為主,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常用的幾種課堂活動模式
1、游戲情境,感知意義。
英語是一種語言,而非一般的知識。脫離了一定的情境,語言就難以恰當地表述,難以發揮其表達進行交際活動的本質作用。情境教學法之所以受到師生的普遍歡迎,是因為它能創造接近生活的語言情境,語言環境是學好語言的關鍵所在。例如,DamingisstrongerthanSam.其中strongerthan就可以在“掰手腕”的游戲中感知stronger,更具有說服力,更有趣味。英語教學必須從交際的情境出發,根據教材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有些英語語法需要在情景中理解感知。
2、生活模擬,掌握新知。
教育家贊可夫說:"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講究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在教學上,采用生動的,適合學生心理發展水平的教學方式,優化英語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動物的單詞時,我就把幾個動物,特別是學生熟悉的"dog、cat……"做成頭飾,并把它們的聲音"wangwang、miaomiao……"等錄下來,并編成一個故事。當要教的動物登場時,就放錄音聽叫聲,讓帶頭飾的學生上臺,再教此動物的單詞。每個學生過關后,再繼續講故事。學生既聽了故事又學會了單詞,心里自然很高興,充分發揮孩子愛模仿的天性。
3、舊歌新唱,串聯詞匯。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一直以來兒歌以它歡快,跳躍,簡單的旋律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在英文教學中我門完全可以借助這個優勢對一些冗繁的詞匯串聯起來,舊歌新唱。例如,在四年級上冊第7模塊中有很多抽象的生詞,stone,scary,monster,我們可以借助兩之老虎的曲調來唱,stonestoneanimals,stonestoneanimals,scaryscaryanimals,scaryscaryanimals,it’samonster,itsamonster.help,helpme!help,helpme!學生興趣高,效率也不錯哦。朗朗上口的歌曲融入小學英語課堂,讓學生在輕松中征服英語。
4、體態語言,表演輔助。
兒童與游戲有著天然的聯系。在課堂上適當地有意識地增添一些趣味性游戲,創設豐富的游戲情境,使孩子們覺得好玩,從而延長注意的保持時間,更有效的參與教學。體態語在英語課堂上有著很好的教學輔助作用,例如,playfootball,palybasketball,goswimming,getup,gotoschool,watchTV,gotobed等生活性詞匯,都可以采用在原地模仿一些標志性動作來練習這些詞組。在課堂上采用Ido,yousay/Isay,youdo。發揮孩子的長處,在游戲中快速掌握詞匯,學生的記憶會更深刻。
5、巧用歌訣,單詞熟記。
利用諧音幫助記憶是意義記憶和機械記憶相結合的方法之一,這是提高識記效率的方法。在教一些容易混淆的形容詞時,我采用了小學生喜歡的兒歌。例如,你拍一,我拍一,talltall高,shortshort矮你拍二,我拍二,thinthin瘦,fatfat胖你拍三,我拍三,longlong長,shortshort短你拍四,我拍四,bigbig大,smallsmall小,你拍五,我拍五,高高瘦瘦tallandthin你拍六,我拍六,矮矮胖胖shortandfat……。.這樣經過兒歌的形式,學生把這些形容詞就牢牢地記住了。
6、對比呈現,記憶雙詞。
在小學英語詞匯中有很多單詞之間是反義關系,我們可以借助這樣的關系,在教授的時候采用對比呈現的方式,讓學生接受雙詞,更有利于記憶,借助相應的對比事物進行教學有趣味,例如,big,small;借用學生的手,與自己的手作比較來呈現大小;tall,short;找一個學生與自己對比作為素材;fat,thin;找一胖一瘦的學生到講臺前對比;long,short;一長一短的鉛筆進行比較呈現;通過對比,加強學生對單詞的印象,單詞很容易就記住了,還符合小孩子的興趣要求。還有一些顏色單詞例如,red,green;black,white;可以采用“對詞”游戲練習鞏固。這類詞匯還可以設置一些更高層次的活動“聲東擊西”,加強孩子的反應能力,更好的把握學生對于這些詞匯掌握的熟練程度。
7、我說你畫,加深記憶。
小學生天生喜歡畫畫,在學一些名詞時,我會采取我說你畫的游戲,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在學食物時,我經常采取這種方式,同學們比較喜歡。在學第四冊6模塊時,出現了樂器的幾個單詞,erhugitarzitherdrums,我也采取了這種方式,加深了同學們對這幾個單詞的掌握。
8、耳語傳遞,提高興趣。
有時為了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我會把重點的單詞和句子做成卡片,每張卡片的內容都不同。每列前面的同學抽一張,并小聲讀給老師聽,不讓其他同學聽見。老師喊一二后,開始用耳語傳遞,最后面的同學大聲地說出來,看那列傳的快,傳的準確。對這個活動同學們積極性很高,每個同學都參與活動,并且鍛煉了說的能力。
三、優化活動過程,發揮活動效益。
在組織課堂活動時,我覺得我們更應重視活動過程的優化,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理、心理發展規律,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和過程,防止活動簡單化和單一化。活動作為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具有開放性、實踐性、交際信息差,多角度地組織學生開展任務型的活動,在活動中應關注活動中語言的意義而不是語言的形式,讓學生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和感受“真實”的語言,努力學習和運用語言,而不是單純地、機械地重復語言。可以說,這樣的“活動”才能為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帶來生機,帶來活力。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多設計一些適合學生的活動,學生是有情感的,學生的情感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效果。只有積極、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得到發展,學生的思維才能更加活躍。讓我們的孩子“在做中學,在樂中學”!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
[2]《素質教育觀念》學習提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
[3]盧家媚,《情感教育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張正東黃泰銓,《英語教學法雙語教程》,1999
[5]宋桂月金蕾,《英語課程標準教師讀本》,華中師范大學,2002
[6]小學英語"活動課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陜西教育》2004年第12期作者王辰
[7]托爾斯泰贊可夫的教育名言
- 上一篇:英語導學課模式探析
- 下一篇:創新英語語法教學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