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指導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理解
時間:2022-05-19 11:19:00
導語:剖析指導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理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英語中的閱讀就是讀者利用自己的語言知識和背景知識,對讀物所進行的一種積極的思維過程。培養并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主旨,而使學生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則是當前中學教師對學生素質教育的一大任務。筆者結合多年來的英語課堂教學實踐,就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作如下分析。
關鍵詞:指導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理解
一、影響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因素
1、詞匯量低。詞匯量低是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有限的詞匯量會影響學生的閱讀效率。詞匯量小不僅影響學生的閱讀速度和質量,而且還會影響閱讀的興趣和信心。反之詞匯量越大,閱讀面越廣,視野就越開闊,閱讀理解的準確度就越高,閱讀興趣也就會大增。
2、不良的閱讀習慣。有效的閱讀和良好的習慣是不可分割的。由于受中小學漢語教學的影響,不少人養成了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我就發現許多同學都有如唇讀、默念、逐詞逐句翻譯、聲讀、回讀、指讀等不良的閱讀習慣。這些壞習慣必定會影響學生的閱讀。
3、閱讀速度太慢。在教學期間,我發現我們班的大部分同學,在閱讀課本的過程中一碰到生詞就查詞典。在閱讀的過程中,過多地使用字典會打斷讀者的閱讀思路,影響速度,導致完成不了閱讀任務,更不用提閱讀的質量了。
4、不良的心理因素。有部分學生由于基礎知識不扎實,詞匯量不足,他們一看到有文章要讀就害怕,心理產生一種恐懼感。特別是碰到一些較長的文章,生詞多一些,心理上就已經退卻下來了。也有些學生,讀了一兩段,感覺內容枯燥乏味(尤其地理、科技方面的文章)就無法讀下去了,再繼續讀腦子里就是一片空白,里面講的是什么內容,全都不知道。但是做英語閱讀理解,就要用所學的詞匯、語法方面的知識去攻克眼前的“壁壘”,才會使閱讀能力有所提高。否則的話,永遠都會被閱讀所嚇倒。
針對以上造成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薄弱的原因,下面提出一些解決此問題的教學對策。希望能通過這些教學對策的實施,來提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提高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對策
1、從詞、句入手,夯實閱讀基礎。據有關的研究表明,在一篇短文中,如果生詞的數量超過了總單詞數的5%左右,要想順利地閱讀和理解就很困難了。正如有些同學所說的,詞匯今天記住,明天就忘了,實在煩人。
筆者認為最有效的提高詞匯量的方法就是增加閱讀量(注意一定要選擇難度適當,有閱讀難度梯度和題材多樣的閱讀材料)。在閱讀中多次出現的單詞被記住的概率比單純默背要大得多。通過不斷的閱讀,就能多次見到相同的單詞,不知不覺中,認識的單詞就越來越多了。在閱讀中體會單詞和短語的運用,學到的詞匯是靈活的,學生在知識的遷移中會受益。
我在平時的詞匯教學中將詞匯放入詞組、短語及句中讓學生記憶,有了一定的情景,學生就容易記住一些。我還建議學生專用一個本子將自己在學習或閱讀過程中不認識的單詞寫在上面,并且叫學生通過查閱字典認識并且記住這些單詞,以后當再次碰見這些單詞時學生就認識了。過一周就讓學生交換各自積累生詞的本子,這樣來擴充他們的詞匯量。
2、加強學生的語篇意識,進行篇章結構的分析。閱讀教學應從語篇整體出發,培養學生獲得信息的能力。我把課文教學的主要精力集中于培養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的能力上,引導學生從表層閱讀理解向深層閱讀理解過渡,突出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關系,重視語篇承接語、句子交際功能的標識語以及代詞的指稱和照應等。在閱讀材料的處理上,要使學生整體感知閱讀材料,理清文章脈絡,領略文章大意,明確文章的主題思想,注重培養學生獲取文章整體信息的能力。
3、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進行閱讀訓練前首先要教會學生如何按意群閱讀,擺脫逐字逐句地把英語翻譯成漢語的閱讀方式;要求學生養成在閱讀時做筆記(用下劃線或者圓圈來標記重要內容)的習慣;學會利用文章的信息不斷地驗證閱讀中的推測和推斷的正確性,避免做題時過多主觀性和思維的不嚴密的現象;針對多數學生讀不懂結構復雜的長難句情況,設計長句分析練習,讓學生學會通過分析其句子成分的方法理清句意和獲取所需的信息。
4、講解閱讀技巧,提高閱讀速度。在教學中,特別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講解閱讀技巧。如:叫學生做閱讀理解題時先看題目,再進行閱讀,這樣會有一定的針對性,準確率和速度都會有所提高。引導學生對于不同的閱讀理解目的,采用不同的閱讀法。
5、擴大學生閱讀量,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就英語閱讀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而言,學生必須將閱讀活動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課外讀得越多,詞匯重現率越高,對單詞和詞組就越熟悉,閱讀的速度就越快,理解力就越強,進而形成課內外閱讀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對學生來說課內閱讀的時間和閱讀量都是有限的,而課外閱讀的時間和閱讀量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受限制的。更重要的是,課外閱讀材料的選擇具有更大的自主權和自由度。學生不為“應試”而讀,不必為分數而讀,這時的閱讀才是更具有真實意義的主體自我發起,自我體驗和評估、自我豐富和提高的閱讀,才是更高層次的主體全面參與的閱讀。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閱讀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僅要以大量的的閱讀為基礎,更需要長期不懈的堅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論采取哪種方法,都要堅持,這樣,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 上一篇:作文構思轉化思想的培養透析
- 下一篇:德育生活化的有效路徑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