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2-06-11 03:28:08
導語:紡織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全球貿易的發展當中,我國紡織行業的進出口規模不斷擴大,外向型紡織企業數量不斷增多。掌握英語,能夠用英語熟練進行紡織行業跨文化交際,甚至能夠投身于相關的國際性研究,是當下對紡織專業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由孫鈺、毛雷主編的《紡織專業英語》一書是為滿足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教學需求而編寫的紡織專業英語教材。該套教材從紡織品國際貿易的現實實際出發,專業性地呈現了英語在紡織專業領域中的應用表達,有助于培養和訓練學生的紡織專業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具體到內容上,該書既對紡織專業中的紡織專業英語詞匯進行了梳理,包括天然纖維素纖維、蛋白質纖維、化學纖維、紗線、清棉、混棉、精棉、梳棉等,還涉及了紡織專業中的專業技術和工序,包括機織、經紗上漿等。通過該書的閱讀、詞匯的記憶和表達的學習借鑒,學生將能夠更好更快地掌握紡織專業英語的關鍵要點,提高自身的紡織專業英語水平,更好地應對新時期下紡織品國際貿易的發展。著眼我國當下紡織專業人才的市場需求和培養現狀,筆者認為,高校紡織專業英語課程的教育教學需加快改革創新步伐,促進紡織專業英語教材的創新發展,探索更積極有效的紡織英語課程教學方法,培養更多具備跨文化交際實踐能力的高質量現代紡織專業人才。
首先,在高校紡織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改革中,學生的英語基礎問題一直是重點需要解決的問題,高校紡織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需要認識到紡織專業英語與通用英語的共性和差異性。一方面找到二者的共性,在學生通用英語基礎能力基礎上總結紡織專業英語學習的學習方法與技巧,加強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優化紡織專業英語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關注二者的差異性,說明紡織專業英語的專業性特征和使用場景,讓英語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將有限的時間、精力投注于專業英語的學習和運用中,幫助他們克服畏難心理,重樹自信心,進而達到更好的紡織專業英語學習效果。同時,不可否認的是,要想扎實地提高紡織專業英語的聽、說、讀、寫、譯能力,學生終究還是要在紡織專業英語的學習與訓練中投入較多的時間、精力和專注力,其次,高校紡織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改革應當加大在課程體系建設、教材開發、師資力量提升等方面投諸更多的關注和重視。長期以來,紡織專業英語課程在聽、說等方面的訓練是不足的,學生雖然能讀、能寫、能翻譯,但是在口語交流中卻常常說不出、跟不上。對此,高校紡織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改革應當推動教材的改革優化和創新開發,改進教材中不合理的部分,補充教材中忽略的部分,對學生在紡織專業英語上的學習形成更加科學、專業和高效的引導與指導。同時,高校還應當通過課程體系的改革發展,將紡織專業英語的聽、說、讀、寫、譯訓練擺在重要位置,以實用實踐為導向,切實強化學生的能力訓練,讓學生能夠在學習、訓練與運用的逐步推進中提升自身的紡織專業英語水平,適應紡織專業英語跨文化交際的不同場景,提升自身在國內外人才市場中的競爭力。
最后,高校紡織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改革還需要著眼于課堂內外、校園內外之間的聯結與合作,促進產學研的一體化發展,讓學生能夠更早更快地接觸紡織專業英語的實際應用場景,鼓勵學生學做結合,在實踐中鞏固自身的紡織專業英語基礎。新時期下,行業發展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高校人才培養要想跟上時代與行業發展的步伐,就需要更好更快地在人才教育與市場架構起溝通合作的橋梁,了解市場對學生紡織專業英語能力的客觀要求,進而做針對性的強化訓練,確保學生的紡織專業英語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在紡織專業領域更好地就業、創業。在課堂上,教師可根據時代的發展變化和人才培養的目標,對學生進行與時俱進的引導和幫助,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并提升紡織專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不僅如此,在現代新媒體技術的支持下,教師還可以利用技術的創新來營造更真實化的紡織專業英語交際環境,給予學生真實、客觀的感覺,進而在課堂模擬訓練中切實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紡織專業英語水平和跨文化交際思維水平。總而言之,新時期下高校紡織專業英語課程教學需要根據教學中暴露出的問題和短板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和優化,促進高校紡織專業英語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培養更多高質量的、國際化的紡織專業人才。
作者:李雯 單位:空軍工程大學基礎部
- 上一篇:應用型高校信息化教學優化研究
- 下一篇:電氣控制線路混合式教學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