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模式

時間:2022-01-03 15:09:03

導語: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模式

摘要:培育學生的職業素質與專業技能是高職教育改革的重點,積極探索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改革,轉變課堂教學理念,完善考核體系,突出就業創業的引導作用,以激發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幫助學生切實掌握英語知識和應用技能,為他們步入職場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高職院校;實用型人才;英語教學;就業創業

近年來,隨著社會產業結構不斷更新,職業崗位不斷變化,以就業創業為導向的實用型人才培養愈發重要與迫切。職業核心能力是企業選人用人的標準,也是高職院校發展的關鍵。[1]高職英語是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必修課程,應突出就業創業的引導作用,積極探索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和應用能力,為實現高職學生的可持續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1轉變課堂教學理念

要轉變職業教育觀念,樹立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意識,正確制定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模式。首先,高職院校教師應學習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通過學習,轉變教學理念,即“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其次,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較弱。通過三年培養,要讓這些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快速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并實現可持續的職業發展,這就要求必須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學理念的轉變需要滲透到學校的各個部門和人員,無論是教務處還是學生處,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轉變,只有學校的各級教育工作者都認識并貫徹新的教學理念,在實施過程中才會更順暢、更有效。

2改革教學內容

2.1重組英語課程體系,調整課程內容

職業英語可以根據不同的專業需求,分成七個類別:管理類、經濟類、工程類、機械類、電子類、體育類和藝術類。這樣的分類目的在于讓學生在大學一年級打好英語基礎,在大學二年級分別學習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職業英語,為學生更好地適應工作需求提供基礎。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一是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同樣的教學內容,有的同學“吃不飽”,有的同學卻“消化不良”;二是教師仍然按照教材在組織教學;三是教學中的職業英語與企業要求英語還存在一些差異。這就要求在教學中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重新優化。怎么調整?如何重組?有什么標準?《高職英語能力標準說明》對學生的英語能力從level1到level4的聽、說、讀、寫都做了詳細說明,具有較好的參考和借鑒價值。首先,在大學英語課程部分,可以針對學生的學情,把學生分層,參照英語能力標準說明中不同的級別要求來訓練學生;其次,參照英語能力標準說明,制定適合本校學生的課程標準,按照標準進行教學,而不是僅僅依靠教材;再次,高職英語授課教師每學期定時與專業教師和企業人員召開教學研討會,了解行業和專業的具體要求,重新自編講義,講授符合崗位需求的職業英語。

2.2豐富教學內容,注重能力培養

袁平華曾指出“英語不僅僅是一種語言工具,還是一種文化和思想載體,反映了語言使用者的文化和思想”[2]。因此,高職英語的教學內容不能僅僅是讓學生學習語言知識,還需要讓他們通過學習英語課程來培養國際視野,進行跨文化交流。同時,高職英語教學需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不僅依靠傳統的紙質教材,積極選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如:視頻、在線詞典、電子書、PPT等,還可以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促進學生英語的高效學習。此外,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3創新教學方法

3.1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教師是教學的設計者和服務者,需要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敢于用英語、勇于用英語、樂于用英語。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更多地了解學生的優勢和不足、特長與缺陷,真正理解他們的身心需求,合理設計教學內容。比如:用英語點到(被點到的同學,說“Hello”“Hi”“Goodmorning”“Goodafternoon”等);讓同學們先自學單詞,再教其他同學讀單詞(學生會更有責任感,同時,學習也會更主動)等。此外,要尊重學生,尤其是班上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應該制定一些有利于他們學習的鼓勵政策和措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燃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3.2多采用體驗式、啟發式、互動式教學法

教師完成從平庸到卓越的轉變,需要在課堂教學方法上多嘗試、多研究。轉變以往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多采用體驗式、啟發式、互動式教學法,為學生創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參與度,強化學生學習的過程,提高教學質量。[3]高職英語教學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法、競賽法、自主學習法等對每個單元的短語翻譯練習進行教學,這樣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整個過程學生的參與度很高,教師只是負責個別指導,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存在問題,并進行歸納總結,提出意見。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學生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有的學生沒有按照要求進行小組合作,而是自己翻譯自己的,不管其他同學;或者學生對于翻譯工具查出的多個翻譯結果,不知如何選擇;更為比較普遍的現象是學生完全不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直接照抄字面翻譯。針對這些問題,授課教師要及時給予建議,有效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此外,課堂教學反過來給教師帶來了許多的思考和啟發,除了知識本身,更多的是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加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因為這個任務必須通過小組合作才能更快地完成,個別學生剛開始沒有積極加入團隊,通過教師的指導與溝通,后來也參與進去了,并一起合作完成小組任務,所以,教師的指導作用是很重要的。其次,采用競賽法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學生都想最快完成任務,成為第一,這也更好地調動了大家的學習積極性。再次,在錯誤中學習并改進,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對比分析的能力。針對這些問題,學生通過對比不同的翻譯工具,積極作出調整,選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完成任務。

4完善考核體系

4.1考核形式多樣化

目前,高職英語考核形式大多數為“平時成績+期末考核”,平時成績主要考核學生的出勤、課堂表現、口語測試和作業等,期末考核主要采用閉卷形式,以聽力題、詞匯選擇題、閱讀題、翻譯題、寫作等為主。高職英語的考核形式不能僅限于期末試卷考核這種單一的考核形式,還應該根據不同模塊的教學目標要求,采取多樣化的考核形式,[4]如:筆試口試、角色扮演、個人展示、小組討論等。實施主體多元化評價,包括學生自評、學生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等,有助于改善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也讓評價結果的質量更加具體、真實、可信。

4.2考核內容能力化

高職英語課程的考核內容主要考查學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的詞匯、句型和閱讀理解,學生往往在平時不好好學,只在期末考試前進行死記硬背,更有部分同學連背都不想背,結果導致不合格率很高,達不到英語學習的效果。這樣的考核內容,與學生以后工作中所需要的英語知識和能力脫節,不能反映出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中所需要的英語應用能力的掌握情況。因此,高職英語的考核內容應調整為考核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這就要求在考核內容方面,不能全部集中到最后一張試卷上,而是在平時的教學中,每完成一個模塊的教學,就對相應模塊學生應掌握的英語運用能力進行考核,如:要求學生模擬演示如何在門診處幫助外國病人掛號、發送英文電子郵件等。

5結語

為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高職院校必須把開發和培育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和就業創業能力作為高職教育改革的重點,轉變職業教育觀念,突出就業創業的引導作用。如何適應新形勢變化,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轉變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并完善考核體系,幫助學生切實提高英語應用能力和職業核心能力。[5]·26·

參考文獻:

[1]高凡,張媛媛.構建英語網絡自主學習與課堂教學整合的生態化模式[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0(6):199-200.

[2]郭乃照.英語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實證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1(5):74-76.

[3]顧日國.教育生態學模型與網絡教育[J].外英語電化教學,2005(4):3-8.

[4]秦麗莉,戴煒棟.二語習得社會文化理論框架下的”生態化”任務型語言教學研究[J].英語與英語教學,2013(2):43.

[5]封虹虹.大學英語視聽課堂多模態教學模式構建路徑[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1):51.

作者:高薇 單位:淮北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