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探色彩的時代象征意義
時間:2022-02-18 11:56:00
導語:試探色彩的時代象征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色彩是一種視覺感受,人類長期生活在色彩環境中,逐步對色彩發生興趣,并產生了對色彩的審美意識。由于不同的地域、民族、國家、風俗習慣、宗教傳統等因素的影響,色彩的象征意義存在著差異性。深入研究色彩的象征對社會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象征色彩;儒家色彩美學思想;差異性;時代性;象征意義
一、引言
象征色彩是色彩想象的一種方式。當人的感覺感受到色彩影響,并且感覺到色彩表面的背后,還體驗到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在發生著某種啟示,人們為了表現這種神秘的啟示,使用了色彩的象征,并且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地改變著過去的面貌和涵義。
二、色彩象征在中國古代和傳統文化中的反映
(一)色彩象征是早期人類對色彩的本能反應,為后來中華民族的色彩觀奠定了基礎
據《周禮·冬官·考工記》載:“繪畫之事,雜五色。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青與白次也,赤與黑相次也,玄與黃相次也。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土以黃,其象方,天地變,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龍,鳥獸蛇,雜四時,五色之位以章謂之行。凡繪畫之事,后素功。”從當時中國古人對色彩以方位和它們表達的物質性,可見色彩象征在那個時期,有些反應暗合于人的色彩本質,同時也常出現不那么合乎人的色彩本質的象征性的色彩反應。
初期的色彩象征基本上建立在人類對色彩感到神秘的精神混沌狀態中。色彩在遠古時代并不局限于繪畫,它幾乎影響著當時人類的整個精神活動。古人以:“五行始終”、五色輪換,象征天道循環的過程。所以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認為,:“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此水德之瑞。”于是秦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為年首,色上黑,度六為名,音上大呂,事統上法。(《史記·封禪書》)崇尚黑色成為秦王朝的整個色彩象征,服色旗旌都為黑色,正是歷代帝王的這種單色崇拜,深深影響了人們的心理反應。
(二)儒家“比德”思想的色彩審美觀,直接影響著人們對色彩的心理傾向
儒家思想是一種人類社會道德倫理規范的學說。在封建社會被封建統治階級作為維護其政治統治的理論基礎,千百年來影響著廣大中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儒家不僅肯定了色彩的美學價值,而且賦予色彩以社會倫理道德的意義。“比德”是儒家色彩美學思想的另一主要特色,有深刻的意義,所謂“德”即政治、倫理、德行、人格等,“比德”即從不同的角度聯想和想象自然。孔子的所謂“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就是山水之美與人生道德境界聯系來類比思維,儒家雖然沒有色彩“比德”的直接描述,但可從儒家審美的“比德”觀念中得到啟示。《荀子法行》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溫潤而澤,仁也;栗而理,知也;堅剛而不屈,義也;廉而不劌,行也;折而不撓,勇也;瑕適并見,情也;扣之聲清揚而運聞,止輟然,辭也;故雖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上述所謂“比德”,乃以自然事物比擬人的道德,是自然特性的人格化,道德化,從儒家色彩的觀念看來,色彩之所以美,是因為色彩的裝飾暗示人的美德,從色彩的裝飾中可發現人的高尚人格,儒家的這種類比思維方式,對中國色彩藝術形成特定的象征意義和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無疑產生很大的影響。
如我國戲劇臉譜色彩斑斕,不同色彩化妝賦予特定的寓意,暗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品德,如:紅臉代表忠勇;黑臉代表剛直不阿;白臉、黃臉代表奸詐陰險;籃臉、綠臉代表草莽英雄;金臉、銀臉代表神妖。
儒家“比德”思想還直接影響民族色彩觀念。如:中華民族崇尚紅色,是因為紅色象征喜慶、吉祥、莊嚴,人逢喜慶都要用紅色來裝飾,新娘穿紅色禮服,新郎佩帶紅花,人走運了,稱為"紅運",受上級重用者為’紅人”,古代稱美麗女子為“紅顏”,女子閨房為“紅房”、“紅樓”。相傳神農氏為炎帝,炎者紅也;劉邦興漢,自稱“赤帝之子”;朝遷命官住“朱門”,坐“朱軒”,穿“朱衣”,朱者紅也;新春過年用大紅紙寫對聯表示辭舊迎新;元宵掛紅燈籠,節日插紅等等,正是因為“紅色”的類比在中國人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情感和美的象征意義。
三、影響色彩象征意義的因素
(一)色彩象征意義和民族習慣、自然地理環境、風土人情、科學文化技術等因素有關
各國的國旗集中體現了各民族的色彩感情,我們國家以紅色為色調,象征我們的勝利是烈士們流血犧牲獲得的,紅色又是革命的象征;阿拉伯國家地處沙漠,無疑沙漠中的綠洲是令人向往的,綠色給人以希望,他們的國旗大多是綠色的底色;德國國旗用黑、紅、黃三色,他的視覺效果正符合德國人凝重理智的性格特征;法國國旗的紅、白、藍顏色配置卻與這個民族的熱情浪漫的精神秉性相契合。民族色彩代表民族精神,有根深蒂固的地域與種類緣由。這些都體現了在文化上的共同的心理素質。
(二)不同的歷史淵源和文化背景影響本民族的色彩喜好
比如中華民族歷代帝王的皇宮、龍袍是黃色、金色、紅色,因此,這些色彩在我們傳統的語言里是莊嚴、神圣的代名詞。喜慶、發財、走運、結婚、新年都離不開它。在英國的傳統中,金色和黃色表示名譽和忠誠;銀色或白色表示信任與純真;藍色表示尊敬和誠實;黑色表示悲哀與后悔;綠色表示青春與希望;紫色表示權威與高貴;橙色表示努力與忍耐;赤色表示貢獻的意思。在信仰基督教的國家,黃色代表陰險和狡詐,據說猶大出賣耶穌的時候穿著黃色的衣服,所以黃色是虛偽邪惡的象征。這些都少不了來自于歷史或典故。
(三)不同的民族習慣影響色彩的象征意義
由風俗習慣形成的色彩觀念是比較牢固的,原因也相當復雜,在國際交往和貿易中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如在我國南方某些地方,青蓮色是死人的壽衣顏色,一般很少流行于服裝。泰國還有代表日期的星期色:星期日——赤、星期一——黃、星期二——粉紅、星期三——綠、星期四——橙、星期五——淡青、星期六——淺紫。所以在與對色彩的使用有傳統習慣的國家或人們打交道時,要特別注意這些,尊重他們的用色習慣,使色彩發揮它積極的一面。
(四)宗教信仰對色彩象征的影響
宗教活動在世界上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是一股很大的力量,他們的各種戒律或信仰幾乎就像一道圣旨,色彩也是感情圣書。世界各地有宗教而來的色彩象征都具有情感性。如佛教的金色(西天超脫之色);基督教的赤(圣血的象征);回教徒的神圣色彩——綠色(永恒的樂園),其他民族的不同信仰,對色彩感情和象征都產生很大的左右力量。
(五)色彩象征的時代性
從人們使用色彩象征的發展過程看,色彩象征的觀念不是固定不變的。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色彩,這些色彩往往表示進步,有不落伍的含意,色彩因時代的演進更新而成為標志,流行色就是一個很能說明事實的問題。美國一個色彩學家曾說過,人有自我與環境的調和和跟隨流行的要求,這正是色彩在心理上所以能夠建立地位的重要淵源之一,例如牛仔褲,給我們的印象是刻苦耐勞、自力更生、瀟灑達觀有開拓精神,藍色系就是它的象征。
四、不同色彩所包涵的綜合象征意義
紅色—具有雙重象征意義。它令人聯想到火(光明、希望和熱情)與血(暴力和危險),它既是積極的、前進的、喜慶的、革命的象征(如春聯、紅旗、節喜),又時危險、警告的象征(如交通禁令、消防設備)。
紅色如果和黑、灰、白調和,就改變了原有的品性,體現沉穩(暗紅)、內向(紅灰)、熱情(淺紅)、浪漫(粉紅),也是色彩設計中常用的。
橙—是居于紅黃兩色之間而兼有兩色品性的色,既有光輝、火熱的色感,又有明朗、活潑的品性,但有時也作為疑惑、嫉妒的象征。
橙色如果與黑、白、灰調和,就失去原先色彩的性格而趨于安定(深棕)、溫和(灰棕)親切(米灰、黃灰)的溫暖色感,也是歐洲人所稱的“牛奶加咖啡”色,是歐洲服裝、室內裝飾的常用色,也曾是國際、國內的流行色。
黃—是所有純色相中明度最高的顏色,它明亮奪目,有著光明、希望、明朗、莊嚴及高貴的象征。在我國封建社會,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里,黃色是作為中央集權的權力的象征色彩,為歷代帝王所專有。在東方的宗教中,也用于宗教建筑、用器上的色彩,是信仰、神圣、虔誠的象征色。
黃色以它光輝眩目的色感被康定斯基稱為“夜晚的燈光”,如何在色彩中大面積的使用,是專業設計工作者應予以注意研討的。
黃色與白色調和則為淺黃色,有著和平、溫柔而瀟灑的特性,適用于多種用品的色彩設計。
綠—是人們常見且悅目的自然色彩,是理想、希望、和平、青春的象征。綠色有利于人消除視覺疲勞、它引起希望、生命、安全的聯想,因此,綠色普遍用于通行、安全標志、機械開啟和安全標識。
綠色和黃色調和成黃綠色,它既具有綠色性格而更為明朗、宛如早春二月萬物萌芽,更富青春活力。綠色和藍色調合為青味綠,也就是海綠色(Seagreen,即奧斯特瓦德色相環的第20號色),對綠與青的性格兼收并蓄,另具新意,它在品性上既有青春活力、活潑、艷麗的一面,又有端莊、沉靜而內向的一面,具有溫柔、智能的女性美德象征。
藍—是大自然中大面積的色,是萬里晴空、浩淼大海的色彩,使沉靜、廣遠、理智的象征。中國傳統及民間俗稱的藍色,是指的一種深青色,它沉靜、寧靜,但有一定的消沉感。
紫—是色相環中明度最低的色,寧靜、沉著、優雅,但也是孤傲消極的象征。紫色在國外古代曾作為君王專用,而在中國的南北朝、唐朝則為貴官、公侯的服飾專用,是高貴的象征。大面積的純色相紫色在我國民間是不受歡迎的,常作為點綴之用。
以紫色加白調和是粉紫色,它改變的原來紫色消極的品性,是具有輕柔、優美、典雅而充滿女性美感的色彩,并一度成為女裝的流行色。
黑、白、灰—這是一組無彩系色的中性色,黑色具有它象征性的兩面性,它既有莊重、肅穆、內向的積極特征;又有黑暗、罪惡、寂寞的消極特征。對黑色者以審美客體,有不同的審美主體,會得出積極或消極截然對立的審美結論,“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騷人墨客對黑夜產生了秉燭夜游的審美結論;“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有著丑惡心靈的犯罪者卻得出了正可進行犯罪活動的結論。
白色有著純潔、光明、輕快的象征。在西方國家,是作為婚事的服色,而我國則是傳統的喪葬服色,這一習俗至少已有兩千年的歷史,正因如此,在我國很少使用大面積的服色,但確實與其它色彩組合的極重要的色彩。
灰色作為中性色,是不明確、平凡、溫和而無個性的色,但他在色彩設計中與黑、白同樣發揮著配色作用。由于灰色的溫和品性,當配色時部分色眩目而不協調時,灰色可以降低鮮艷度,達到調和的作用。
金銀色—由于金銀本身價格昂貴和特有的光澤,加上封建統治階級的慣用,形成了此色高貴、光彩、榮華、豪華的象征。在色彩設計中,適當的金銀可增加商品的檔次感。
五、結語
“遠看色彩近看花,先看顏色后看花,七分顏色三分花”,生動地說明了色彩在藝術設計和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義。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獲得不斷提高,更加追求色彩的美感,色彩的象征意義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發揮著自身獨特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晨璉年.色彩設計[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李廣元.繪畫色彩系統[M].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 上一篇:經濟社會項目建設發展講話
- 下一篇:剖析舞蹈藝術發展的時空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