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作品《芒果街的小屋》的象征意義

時間:2022-03-11 03:35:00

導語:探索作品《芒果街的小屋》的象征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索作品《芒果街的小屋》的象征意義

摘要《芒果街的小屋》是墨西哥裔女作家桑德拉希斯內羅絲的成長經典作品,本文通過探究文中的各事物的象征意義,分析它們的深層涵義,從而得出作者想要通過此小說表達的對真正的“家”的渴望,對墨西哥婦女社會現實地位的堪憂以及迫切想改變此狀況的愿望。

關鍵詞芒果街的小屋;桑德拉希斯內羅絲;象征意義

《芒果街的小屋》使墨西哥裔女作家桑德拉希斯內羅絲一舉成名,小說描述的是居住在芝加哥的貧苦卑微的少女——埃斯佩朗莎的成長故事。而小說很多事物都帶有象征意義,透過這些意義,我們可以更深入的理解這篇小說。

一、小屋

小屋是本文的中心,全文圍繞小屋展開,而且在它身上體現了多層象征意義。第一層象征意義是它是“女性受監禁的地方,美國墨西哥裔女性物質生活的匱乏和在父權文化中所處困境的象征”,就像“當農民得到房子,他并不會因此而更加富裕,而是相反……我們常常被房子所囚困而不是住在里面。”在這篇小說中,多次出現窗邊的女人,她們沒有自由,她們沒有話語權,她們沒有未來,只有無盡的悲哀的等待;還未出嫁前,她們被她們的父兄所壓制著,出嫁后,情況仍沒有改善,她們還是被自己的丈夫控制著,她們命運的改變僅僅是從這個小屋轉移到另一個小屋。如果她們只是被動的、無盡的等待,而不采取行動自救的話她們永遠逃離不了小屋的牢籠。

小屋同時也是“男權社會對女人控制的牢籠和藩籬。在這個空間中女人只能安于做‘房間里的天使’,淹沒在無休止的家務中”。在家中,男性是一家之主,擁有絕對的自主權和統治權,婦女就是他們的所有物,他們可以任意對待女性。女主角的祖母就是被她的祖父像買賣東西一樣的搶回家做老婆,可憐的拉菲娜因為太美麗被丈夫鎖在家中,幾乎是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而薩莉雖然從她父親的監視下逃走,投入她丈夫的懷抱,但她的丈夫甚至不讓她向窗外看,她只不過是從一個牢籠逃到另一個牢籠罷了。女人的悲慘命運就是這般。

小屋又成為美國墨西哥裔女性的心靈空間,成為她們夢想和自我認同的歸屬之地。”整篇小說圍繞著擁有屬于自己的小屋的夢想展開,埃斯佩朗莎一家一直居無定所,雖然搬到了芒果街的這間小屋,但她不喜歡這間小屋,“它很小,是紅色的”,“窗戶小得讓你覺得它們像是在屏著呼吸”,她認為這不是她的家,只是暫時居住的地方,在很長的時間里,芒果街的小屋是一所令她感到尷尬難堪的破房子,而不是“予人安慰感的概念空間”。而在埃斯佩朗莎的不斷成長中,她終于明白她想要的小屋“不是小公寓。也不是陰面的大公寓。也不是哪個男人的房子。也不是爸爸的。是完完全全我自己的。”而這個要擁有完全屬于自己房子的夢想也是所有在芒果街上和不在芒果街上的姐妹們追求的目標。這間小屋可以讓拉丁裔女性和其他種族的姐妹們駐足和獨立,它是她們的最終夢想。

二、鞋子

在小說中,鞋子不斷地以性和成熟女性的形象出現,但也把埃斯佩蘭薩的女性成長歷程刻畫得入木三分。對于埃斯佩蘭薩來說,鞋子就意味著“她日益覺醒的性吸引力和渴望獨立的沖突”。女主角第一次把鞋子和性聯系在一起,是在她和露西、瑞秋試穿一個鄰居丟的高跟鞋。高跟鞋改變了她們“傷痕累累的、孩子般的腿”,讓腿變成了成熟女人的又長又細的腿,就這般,孩子般打扮的游戲變成帶有危險性的事情,因為男孩們都饑渴地看著她們的腿。然而就在當天下午,她們就不要那些高跟鞋了,聲稱她們厭倦這些高跟鞋了。這時,埃斯佩朗莎回顧孩子的真正本色,而不用顧忌所謂的性吸引力。

當鞋子又再次出現時,埃斯佩朗莎卻不能輕易把它們丟棄。當她穿著那雙棕色馬鞍和一身新衣鞋參加舞會時,她深感尷尬。男孩子請她跳舞,她也很愿意,但是她更想把她“那雙破舊、小女孩般的鞋子,藏起來不讓人看到”。雖然最終,她還是和她叔叔一起跳了舞,也得到了一個小男生的青睞,但她還是念念不忘她腳上那雙笨拙的鞋子。而且埃斯佩朗莎決定和薩莉做朋友,薩莉是一個性感成熟的女子,她是多么羨慕薩莉的那雙黑色麂皮鞋,想著她是否可以說服她媽媽給她買一雙相似的鞋,這也是她所謂的“性覺醒”。當薩莉為了愚弄那群男孩子,而把埃斯佩朗莎舍棄在猴子園,女主卻覺得她的雙穿著高跟鞋的腳很陌生,這又是她對“性”的更深的理解和覺悟。最終,在女主幻想的理想家中,她的鞋就放在床邊,盡管這只是在她的想象中,意味著她對或是將對她自己的性別觀念有控制權。

三、樹

在《芒果街的小屋》中,埃斯佩朗莎對樹一直懷著尊敬和羨慕之情,而她這些情感來自她對樹的“外形、韌性和獨立”的認同。在“四棵瘦瘦的樹”一章里,埃斯佩朗莎把她家前院里的樹擬人化,聲稱它們彼此心領神會,甚至那些樹可以教會她一些事情。她之所以認同樹,那是因為它們看起來并不屬于埃斯佩朗莎的那個街區,因為盡管遭受到不斷地侵害,它們仍然堅守陣地,而埃斯佩朗莎認為她也不屬于芒果街,因為她決定不管遇到多少困難,她都必須堅持到底。埃斯佩朗莎幾乎把樹就當著她的本尊,“她那細細的脖子、尖尖的手肘比作細長的樹枝”。

奧爾蒂斯先生后院的樹同樣勾起了埃斯佩朗莎的遐想。雖然樹有時會變得危險,那是因為“奧爾蒂斯先生從上面跳下來,把他自己的雙臂摔斷了”,女主認為這是奧爾蒂斯先生后院最值得紀念的部分。“那樹上滿是松鼠,比周圍的樹都要小和矮,但這顆樹開得比她家院子的任何樹都要茂盛,可是沒有任何人想要打理”。歐提茲先生后院的這顆堅硬的樹曾經很像女主院子里的那顆榆樹,這也意味著即使是女主早年在芒果街遭受到很多挫折,但她最終會變成一名堅強、獨立的女性。

四、詩

本篇小說包含有許多小詩和詩的引文,這些都一一強調了語言對埃斯佩朗莎和她鄰居們的重要性。在這些詩和引文里,有一篇—跳繩吟是埃斯佩朗莎寫的,簡單自然,詩的內在韻律和小說節奏相符。有好些詩,我們都未曾聽過,就像埃斯佩朗莎說給拉斯的那些,或是米納瓦寫的那些。小說被大量的詩充斥就代表著,芒果街上的婦女和女孩們想憑借美麗的語言使她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小說本身就有許多內部韻律,在某種程度上,就像埃斯佩朗莎的長詩。她嘗試通過詩創作,讓她那沒有詩意的生活輕松一些,有秩序一些。

五、名字

在《芒果街的小屋》中,女主是唯一一個角色只有一個名字,很多角色有兩個名字。一些有一個真實的名字和一個昵稱,比如說蕾妮,她的真名是馬格達萊娜,盧普小姨的真名是哥達盧普;其他的有一個英文名和一個西班牙名,比如奧爾蒂斯先生,他的西班牙名是璜,而他的狗也有兩個名字。“這種雙重或多重的名字突出表現文化與語言的混合”,就是如此,造成了埃斯佩朗莎和她的鄰居們在家庭中、芒果街、甚至他們的國家中正確自我身份定位的難度。其實,“埃斯佩朗莎”在西班牙語中有“希望”的意思,作者在描述埃斯佩朗莎的成長過程的同時,就是在述說希望從來就沒有離開她們,擁有希望,就可以改變命運,而埃斯佩朗莎也是這么做的,“我離開是為了回來,為了那些我留在身后的人。為了那些無法出去的人。”

名字的力量能改變命運,這一想法讓埃斯佩朗莎很是著迷,因為當時她不知道如何定位自我身份。在“我的名字”一章,埃斯佩朗莎提及改變名字的力量,她以“ZezetheX”作為自己的新名字。她甚至賦予她現在的名字很多含義,希望通過這樣,能讓她變得更強大。在“再多些”一章,埃斯佩朗莎議論道愛斯基摩人為雪起了30個名字。她猜測愛斯基摩人之所以為雪起那么多名字是因為雪對他們很重要,這就意味著一個人名字越多,他或她越重要。瑞秋提起她表弟有三個姓和兩個名時,她就非常興奮,好像她也有那么多名字,這也意味著瑞秋認同女主的上述理論。然而,最后埃斯佩朗莎更關注于語言和描述,“她用詩一般美好的語言講述成長的煩惱,講述生活的不易和生命的美好,講述年輕的熱望和夢想。”通過語言更能把自己的想法勇敢地表達出來,而不單單是名字本身,但她對命名的著迷只是說明了她很早就明白名字的重要性。

六、跌落

在這篇小說中,人們都很害怕跌落,有時候,的確是摔倒了,這就代表著“不斷地有失敗或受傷的威脅”。跌落的意象經常出現。巴爾加斯和米姆天使都是從很高的地方掉落下來,兩者都有著慘痛的結果。瑪琳等著流星劃過,她認為這樣就可以改變她的命運。埃斯佩朗莎甚至形容“她在虛光中漂浮著,就像個被束縛著的紅氣球”。當她最終放棄她的牽絆,她希望她能飛走,而不是像巴爾加斯和米姆天使那樣跌落在地面。女主像她的鄰居們,對跌落也有很深的恐懼,但她期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勇氣,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從小屋,小說中最具代表性的象征物,到鞋子、樹、詩、名字等等,我們更能體會到作者想要通過此小說表達的對真正的“家”的渴望,對墨西哥婦女社會現實地位的堪憂以及迫切想改變此狀況的愿望。

參考文獻

[1]桑德拉·希斯內羅絲,潘帕.芒果街的小屋[M].譯林出版社,2006.

[2]黃梅.漫步芒果街[J].譯林出版社,2007.

[3]薩特,魏金聲.影像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

[4]陸谷孫.回憶是實體的更高形式[M].譯林出版社,2006.

[5]肖飛.從芒果街起飛;為了回歸的告別.

[6]HenryD·Thoreau,Walden-LifeintheWoods,載常耀信,美國文學選讀[M],南開大學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