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繪畫中自然色彩的表現

時間:2022-05-10 05:32:00

導語:深究繪畫中自然色彩的表現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究繪畫中自然色彩的表現

摘要:本文闡述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自然色彩存在的概述。二是自然色彩在繪畫色彩中運用的特點。三是自然色彩傳遞到繪畫色彩的方法與分析。

關鍵詞:自然色彩繪畫藝術

一、自然色彩存在的概述

1.自然色彩的構成原理

色彩是從原始時代就存在的概念,是原始的無色彩光線及其相對物無色彩的產兒。正如火焰產生一樣,光又產生了色彩,色是光之子,光是色之母。光,這個世界的第一個現象,通過色彩向我們展示了世界的精神和活生生的靈魂。大自然創造了生機萬物,陽光帶給了萬物以七彩的生命,構成了我們這色彩繽紛的世界,色彩就是生命。

科學上解開這個迷的是十七世紀后半葉科學家牛頓,他通過三棱鏡將陽光折射在白墻上,結果出現一條七色光帶,即紅、橙、黃、綠、青、藍、紫。他并以大量的實踐證明,物體的色彩并非固有,而是物體對色光的吸收和反射的性能所造成。這一基本原理,經過幾個世紀色彩學家的努力,得到證實和發揮。

2.自然色彩本身的色調感情

自然色彩是視覺藝術中最感情化的因素,具有在瞬間喚醒視覺注意和感情共鳴的效果。同時,色彩又是文化隱喻豐富的視覺因素,在人類生存的實踐過程中積淀了豐富內涵。

每一種色相當它的純度和明度發生變化,或者處于不同的顏色搭配關系時,顏色的表情也就隨之改變了。因此要想說出各種顏色的表情特征,就像要說出世界上每個人的性格特征一樣困難,然而對于典型的性格,我們還是可以作出一些描述。

二、自然色彩在繪畫色彩中運用的特點

1.繪畫色彩的藝術語言

色彩的運用對表達創作的主題思想和情調意境有很大關系。畫面的最后效果,色彩起很大的作用。各個畫面對色彩的要求是不同的,使用的材料和畫法也各有特點,但色彩運用的基本規律是一致的。

色彩通過本身的特性描述著自己的感情,如同教堂豐富的馬賽克壁畫把人帶入了虛幻的色彩世界。最燦爛、最吸引人注意力的是墻上由各種鮮艷的彩色玻璃拼成的大玻璃窗,鑄鐵的深色與光亮的紅、藍、綠、紫、白等組成了美妙的五色繽紛的色彩交響曲。這種強烈的色彩視覺效果超過了精神上的感染力,使色彩豐富的精神內涵得到充分表現。

2.繪畫色彩的表現手法

按照美的法則,大膽使用色彩,甚至可以創造性地改變客觀物象的實際色彩,以表達畫家的創作意圖。

色彩的運用對表達創作的主題思想和情調意境有很大關系。根據作品的主題思想和情調、意境,確定畫面的基色調,基色調在繪畫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繪畫時每種色彩都要加入基色,比如我們定一幅畫紅色為基色,那么在這幅畫面中是所有的顏色都要加入一點紅色,講具體點比如這幅畫中的純白色而不是純白色而是帶有一點粉紅色,黑色頭發而不是純黑而是帶有褐色。如果用純色,紅就紅、白就白、黑就黑那畫面就不活。運用色相、明度、純度、冷熱及面積大小的對比,使主要形象更顯突出,次要的部分起陪襯作用。如果畫面色彩幾處都很顯著,可以將某一塊色彩更亮或更暗,或更鮮明,則這部分就顯突出,畫面就顯出主體了。

色彩的明暗冷暖要有層次變化,有的色彩明顯突出,有的灰暗隱蔽。要使觀眾首先注意主要形象,其次的形象逐漸顯現。如果畫面色彩到處都很顯著,使人一目了然,就缺少深度,不能引人入勝。

三、自然色彩傳遞到繪畫色彩的方法與分析

1.從自然色彩走向繪畫色彩需要經過繪畫者的感性捕捉

繪畫中的色彩,是一件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正如同老子所言:“五音使人耳聾,五色使人目?!?。對于一個感官正常的人,都會察覺和分析出顏色的特征,是對顏色的一種敏銳程度,是生理上的一種認識和判斷。

對色彩的主觀感性上的認知,是色彩繪畫中的前提基礎,一個人出生后,在其還不能對形狀進行明確辨別時,就已經對色彩有了較高的敏感度。世界上每一個人的生理結構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其對外界色彩作出反應的視覺感官系統和生理現象也基本相同。人們所看到的色彩,實際上是人眼在接受光的刺激后,視網膜的興奮傳達到大腦中樞所導致的感覺。但每個人的視覺并不是完全一樣的,在正常視覺的人群中也存有一定差別,每個人的色彩感覺有所差異,而且與不同的時間段、環境、生理與心理狀態等綜合因素有關,同時也會因其生長環境及所受文化影響,而產生對色彩語言不同的理解。

2.自然色彩經過篩選以表現繪畫色彩的理性原理

繪畫中的的思想和畫面的情調。我們知道對自然色彩的理性分析,是在色彩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它是繪畫者特有的一種精神活動,是色彩的本質所在。

藝術貴在創新,而每一次創新,都需要勇氣打破條條框框,用全新的視角去重新認識和感應世界,推動藝術的發展。綜上所述,不難看出,色彩藝術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則,因此我們分析顏色的角度也是從多方面入手的。

繪畫色彩的語言是通過對色彩的有序組織和把握的來實現的。深切地體會色彩與色彩關系的把握,必須從觀察入手,獲得種種的直觀的經驗。畫面的色彩布局不應該是一種隨意的拼湊,而是深思熟慮的組織和安排,繪畫中的色彩應該是充滿內在關聯的結構。色彩與色彩之間的關系不是可以任意替換的。嚴格意義上說,在一幅畫面中要移動一塊色彩,那么整個色彩關系就會跟著變,它周圍的色彩就勢必要重新調動和整合。

生活中自然色彩在繪畫中的表現是色彩繪畫當中所思考和運用的,在不同地域、時空;不同藝術流派;不同的藝術門類等等都存在這一過程。通過大量的理論資料對生活中自然色彩在繪畫中的表現進行分析,集中對其感性捕捉和理性分析以及相關內容進行深入研究,歸納出自然色彩在繪畫當中表現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文金揚.繪畫色彩學.山東人民出版社,1983.

[2]趙勤國.色彩形式語言.山東美術出版社,2002.

[3]陳守義.綜合繪畫基礎課程教學.中國美術學院,2005.

[4]馬一平.色彩.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5]馬也,仇永波.色彩基礎.遼寧美術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