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語境花鳥畫創作敘事方式

時間:2022-09-21 11:14:00

導語:當代藝術語境花鳥畫創作敘事方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代藝術語境花鳥畫創作敘事方式

內容摘要:中國藝術的發展,特別是現當代藝術的發展是圍繞著中國特殊的歷史時期展開的。中國花鳥畫創作要想有所發展突破,就要和時代相適應,要在題材上有突破,在思維邏輯和藝術形式中也要多嘗試與研究。花鳥畫創作的現代感應表現為當下觀念和視覺方式的某些現代特征,從而在藝術構思上進行突破。

關鍵詞:當代藝術語境花鳥畫創作敘事方式

藝術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沒有固定模式,包括產生的繪畫流派更沒有名詞界定,按照美術史的邏輯,都是在藝術發展后才把概念性的名詞賦予某一畫種或流派。中國畫的發展經歷了過去和現在,更經歷了和當代藝術并存發展的特殊時期,中國花鳥畫要想發展,就要考慮在當代藝術語境下如何尋找更好的創作方法。

一、當代花鳥畫教學中當代藝術語境的缺失

“當代”可理解為當下的、正在發生的,與“過去”“傳統”相區別的。當代藝術是相對于現代藝術而言的,屬于后現代主義藝術范疇。

從20世紀初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后,中國藝術界的前輩,如李叔同、李瑞清、李鐵夫等先后發起了美育救國運動,把西方古典、現代的繪畫與教學方法帶到中國,在中國掀起學習西方藝術的熱潮。我國現代杰出的畫家、教育家徐悲鴻也試圖用西洋繪畫改造中國畫,這種教學方法與模式一直延續到現在。實行開放政策后,外來的先進技術、經驗和管理模式,特別是先進文化沖擊著我們的本民族文化。進入90年代,中國藝術家陷入了深刻的思考,藝術怎樣進行創新?無疑,西方后現代主義成為中國藝術家創作的理論依據。隨著中國社會經濟和大眾文化的發展,當代藝術可謂找到了新觀念的土壤,當代藝術希望成為今天中國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它激發了中國藝術家創作的主體性和積極性,也推動了藝術創作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人在自己生命歷程里是有精神、文化的存在意識的,需要突破和表現。一方面,中國以儒家思想為主導文化,把對人性的認識作為自己的文化判斷,并通過生命、精神和文化體現出來,這也是中國當代藝術的價值基礎;另一方面,當代藝術要遵從社會發展及本土文化發展的邏輯,同時藝術家在社會現實及社會發展的正負關系上保持自己的敏感度,捍衛當代藝術的問題意識和批判意識的核心價值。當代藝術遵從藝術形態的特質,當代藝術不是把審美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而是一種糾正和反抗的手段,通過表現自身的心理來反映深藏在社會生活中的矛盾現象,賦予當代藝術更多的問題意識和批判意識。所以,藝術家在保持個體獨立的創作感悟的同時,能夠使當代藝術從形態學范疇轉向方法論,架上藝術、行為藝術、裝置藝術、影像藝術、新媒體藝術等形式,都可以作為表達問題的手段和媒介。中國當代藝術在中國文化的大背景下,保持自身創作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秉承開放的文化立場與判斷,用當代藝術語境及視覺語言的形式進行有機的轉換,從而達到人、自然與社會和諧共處的一種超然境界。

當代藝術關注的是社會發展給人們生存環境和內心世界帶來的種種壓力,主張藝術要有對現實問題的批判性,強調藝術返回到社會現實中去,關注當下現實社會、對文化問題的思考及個人精神世界的觀照。就中國花鳥畫而言,從仰韶文化時期的陶畫,夏、商、西周青銅時期動植物的圖形紋飾,秦、漢帛畫,晉、唐的絹畫等,都可以看到中國花鳥畫的形成與發展。花鳥畫的成熟在東晉之后,盛唐時期有所發展,到了五代,黃筌對后世的花鳥畫有著深遠的影響。宋代是花鳥畫發展的一個高峰期,其后,元代文人畫出現和水墨花鳥畫得到發展,及至明清水墨花鳥畫又得到提升,特別是近現代西方文化的傳入,中國花鳥畫縱向與橫向的不斷探索又有了新的發展。積極吸收西方藝術及哲學思想,使中國花鳥畫有了新的活力。

就目前來看,大多數的花鳥畫創作都是在色彩、形式語言及拓展花鳥畫題材上有所突破,但仍然是傳統花鳥畫中古代文人思想借物言志和崇尚唯美的創作情感的延續,而沒有在當代藝術語境下的思想性的改變,所以,“藝術是創造的沖動,而決不是被限制的”①。筆者認為,中國花鳥畫要想改革創新,就要尋求觀念和思想上的突破,把當代藝術語境、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融入到中國花鳥畫創作教學中,開拓中國花鳥畫創作的新路。

二、當代藝術語境的敘事方式與花鳥畫創作教學

藝術的產生發展與演變都是一種敘事方式,中國當代藝術也沒有突破這樣的敘事方式,這無疑對當代藝術產生與發展從語言結構上應加以研究探討。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藝術圍繞著歌頌社會主義的現實主義敘事形式展開。藝術作品主要以社會主義建設和工農兵形象為創作題材,是借助前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反映這一時期的人的精神面貌,也就產生了獨特的藝術敘事方式,在美術作品中反映了當時整個中國藝術創作的手法及創作方向。時期,藝術作為一種形式為政治服務,從而產生了形式語言上的一致性,使藝術敘事方式具有革命性。“”結束后,出現了“傷痕美術”及“鄉土現實主義”美術,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新時期的藝術家對待藝術創作的個人認識與追求,也是反對舊有意識形態給藝術創作帶來的誤導和限定。

上世紀80年代是中國藝術創作最為活躍的時代,改革開放進一步擴大,外來文化沖擊著我們的傳統文化,一些藝術家先后借鑒了西方現代主義、照相寫實主義、懷斯的現實主義、達利的超現實主義和高更后印象主義等的理性繪畫而成功。進入90年代,藝術家強調時代文化,采用有針對性的波普、潑皮、調侃等寫實手法來反映藝術從精英文化向大眾文化轉變。藝術家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介入當下生活,反映文化問題及人的生存狀態,所有這一切都是以現實主義的敘事形式展開的。當代藝術家根據自己在社會中的境遇和對生活及生存狀態的思考,創作出具有、顛覆和反諷等藝術意味的作品以再現和反映社會現實狀況,側重內心和日常生活空間的描述,通過一系列可辨識的視覺形象和個性語言來重構自己與現實的存在關系,使“日常性的話語方式逐漸解構著此前流行的意識形式的話語方式”②,消解了傳統意義上的審美價值。

當代藝術語境的敘事方式對花鳥畫創作教學產生了影響,所以,花鳥畫創作教學就要具有這種鮮明時代性的敘事方式。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不但要在題材上有拓展,而且要加強藝術觀念、思維邏輯及表現形式,以適應社會發展及人們思維方式的變化。花鳥畫創作的現代感應表現為當下觀念和視覺方式的某些現代特征,從而對藝術構思進行突破。花鳥畫創作的當代性必須立足于當下,具有當代先進的思想觀念,從而產生新的思維方式、人生感悟,創造新的意境,在當代藝術語境中體現花鳥畫的時代精神、時代面貌和時代風格。

三、當代藝術語境在花鳥畫創作教學中的拓展

藝術發展有其自然的發展規律,中國經濟的發展也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矚目,由于中國新興資本的興起,特別是國外資本進入中國藝術市場,當代藝術正變得產業化,使當代藝術得到更好的發展。當代藝術首先體現在在作品中尋找藝術家觀念想象與思想痕跡,技術顯得并不重要;其次,當代藝術特別強調創作觀念及藝術特征的表達,藝術家所表現的藝術形式是否得當,所介入的問題是否貼切,是否能站在批評的立場上提出問題,是否對這一問題保持一貫性;再次,當代藝術民族化是一個發展趨勢。當代藝術作品要用民族文化、現代文化來介入現實,民族文化是民族自身文化的千年積累,具有地域性和獨特性,是任何語言所不能代替的。“藝術的意義只能從它提出問題和解答問題的方式中凸顯出來,藝術的標準則是在對其提供的意義被認可的同時所確立的一種感覺、思維、表達方式”③。在花鳥畫創作教學中,能夠引導學生通過表現“花”或者“鳥”的環境和狀態,直接描繪或再現一個場景,切入當代社會的一些問題,都可以在花鳥畫創作中表現出來,如學生在花鳥畫創作中,改變鳥生活的花、草、樹木中的審美習慣,把它置于現代工業產生的垃圾中,影射當代文明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從而引發人們的深思。還有的學生在描繪于歲月滄桑中的樹木的變化過程時,通過表現樹木的痕跡去表現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生存狀態等。所以,在當代藝術語境中創作出充滿當代觀念的新花鳥畫,就要拓展花鳥畫創作的思路,才能使花鳥畫創作教學和花鳥畫更好地改革和發展。今天我們看一幅花鳥畫作品,已經不能僅僅局限在作品的審美情趣上,更重要的是,花鳥畫作品是否真實地表達藝術家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

總之,花鳥畫創作教學的改革與實踐,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是推動中國花鳥畫發展的使命。我們要在花鳥畫創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想觀念、生活態度、技法實踐和理論修養,使花鳥畫創作教學更豐富,更具有時代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