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稱謂分析范進中舉諷刺藝術

時間:2022-05-07 03:10:00

導語:從稱謂分析范進中舉諷刺藝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稱謂分析范進中舉諷刺藝術

稱謂即稱呼,是文明禮貌的標志,也是人們交往中常用的詞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合,往往有不同的稱謂,這當然與感情色彩有很大的關系。為了表示敬重,使用褒稱、尊謂;為了表示輕蔑,使用貶稱、賤謂;為了自謙,使用謙稱;為了親呢,使用愛稱……五花/LI''''1,形形色色。本文試以《范進中舉》為例,略談稱謂的褒貶,以揭示其高超的諷刺藝術。范進是個窮愁潦倒、熱衷功名的讀書人,未中舉之前,誰也不把他放在眼里,就連岳父胡屠戶,也表示了對他的鄙夷:(1)“我自倒運,把個女兒嫁與你這現世寶,歷年以來,不知拖累我多少。”(2)“你是個爛忠厚沒用的人,所以這些話不得不教導你……”(3)“你自己只覺得中了一個相公,就‘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來!”(4)“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

“現世寶”,指斥丟臉的家伙,所謂“現世”,作出丑解;稱女婿為“現世寶”,后悔“把個女兒嫁與你”,語重氣粗,分明貶稱;“爛忠厚沒用的人”,便是告誡女婿不能同“平頭百姓”來“拱手作揖,平起平坐”時稱謂,也是貶稱;至于范進向他要路費盤纏,要赴省應試時,“我一天殺一個豬還賺不得錢把銀子,都把與你去丟在水里”,自然要大受其訓,不但不給一文錢,還以“癩蛤蟆”、“尖嘴猴腮”來作比喻,發泄憤怒,更是不顧女婿面子、辱及女婿人格。

范進中舉后,胡屠戶“提著七八斤肉,四五千錢,正來賀喜”,發現女婿痰迷心竅,發瘋了,這時的稱呼,與先前截然不同了:(1)“雖然是我女婿,如今卻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2)“賢婿老爺,方才不是我敢大膽,是你老太太的主意。”(3)“我哪里還殺豬?有我這賢婿,還怕后半世靠不著也怎的?”

這時,從我“女婿”、“賢婿”的愛稱表示親昵,到“賢婿老爺”、“天上的文曲星”的褒稱,表示敬重。這些稱謂的異同,判若兩人,把胡屠戶嫌貧愛富、趨炎附勢的勢利心理刻畫得淋漓盡致、一目了然。范進“人因功名變”,胡屠戶“親(情)從利祿來”,稱謂作為一扇心靈的“窗口”,讓人們從中辨認出胡屠戶是怎樣的一個人:當他接了女兒、女婿“包了兩錠”銀塊時,稱“賢婿”為“姑老爺”,貶斥自己的兒子為“你那該死行瘟的兄弟”、“這死砍頭短命的奴才”,便“低著頭,笑瞇瞇的去了”。這一精彩片斷的描寫,從稱謂上前后形成鮮明的對比,盡把對人物的褒貶與語言的感情色彩統一起來,渾如一體,充分顯示出胡屠戶內心精神世界的虛偽與卑微可笑。

此外,文中張鄉紳與范進中舉后初晤的稱謂,也值得我們仔細玩味、辨析:(1)“世先生在桑梓,一向有失親近。”(2)“貴房師高要縣湯公,就是先祖的門生,我和你是親切的世弟兄。”(3)“弟卻也無以為敬,謹具賀儀五十兩……”“世先生”是對世代交往的人的泛泛敬稱,這是張鄉紳與范進初次相見時拉關系的套話稱呼;進而到認出“貴房師高要縣湯公,就是先祖的門生”,于是以親呢的“世弟兄”相稱,并進一步到了以“弟”相稱的地步,敬奉賀儀,贈送房屋。這里的稱謂隨著關系的一步步拉近,逐漸趨于親密無間了,最后才有了張鄉紳的所謂“你我年誼世好,就如至親骨肉一般”的肉麻語言。范進稱胡屠戶為“岳父”,稱自己的授業老師為“宗師”,稱鄰居為“高鄰”,稱張鄉紳為“老先生”(自稱“晚生”)等,都是以禮相待,用的是尊稱,特別是紳士、同官的尊稱以“先生”、“老先生”、“先達”、“方家”、“相公”、“足下”、“尊兄”等,而自稱則多以“晚生”、“晚學生”、“卑職”、“學生”、“同學弟”、“不才”、“下官”等謙稱,這是比較常見,講究謙卑禮讓的稱謂。

范進的妻子,胡屠戶稱“女兒”,斥責未中舉的范進時稱“你老婆”;范母稱“媳婦”。這是一般的稱謂。范進稱妻為“渾家”,有時也稱“娘子”、“拙荊”,這是丈夫對妻子的稱謂。此外還有“細君”、“賢妻”等稱謂。對人自稱妻子為“內子”、“內人”、“室人”、“山妻”等;稱人家的妻子為“令妻”、“夫人”、“令閣”等,都有相當嚴格的區別,不能隨便相稱。范母,胡屠戶稱“親家母”;斥責女婿時稱“你那老不死的老娘”,當范進中舉時胡屠戶喜滋滋地前去賀喜賢婿老爺高中舉人時則改用褒稱(謂)“你老太太”。當然,范進未中舉前,鄉鄰稱其岳父為“胡屠戶”,到了范進中舉后,改稱“胡老爹”、“老爹”,表示敬重。胡屠戶一貫傲慢無禮,女婿中舉前橫加斥責,中舉之后自以“我”稱,以示其謙。

綜上所述,稱謂的尊賤褒貶及變化,關系到人與人之間微妙復雜的關系,構成一幅反映人心世態的“稱謂圖”,于稱謂中體現出《范進中舉》高超的諷刺藝術,在指導學生閱讀時,不可不細心體味、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