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茶影視發展研討
時間:2022-06-07 05:37:00
導語:世界茶影視發展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些年來,關于茶文化的宣傳片和影視劇在大為增加。影視中被融入了諸多茶文化的要素,例如茶發展歷史,茶對人們健康所起的巨大作用,更出現了一些以茶為依托的懸疑片和政治片。茶影視的發展已是不可阻擋的潮流。20世紀以來,世界茶影視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從分布地區來看,20世紀以來世界各地茶影視的發展很不同步。茶影視主要集中在在日本、歐美等發達國家,如英國、法國、日本、伊朗、意大利等。代表性的茶影視作品主要有:1932年美國影片“TheBitterTeaofGeneralYen”(延將軍的苦茶)、1956年的“TheTeahouseoftheAugustMoon”(小茶館)、1985年的法國影片“Letheauharemd''''Archimede”(獻給阿基米德妻妾的茶)、1990年的意大利影片“TheShelteringSky”(撒哈拉茶)和1999年的伊朗影片“Leventnousemportera”(風將我們卷走)等。而亞洲和拉丁美洲的作品較少。中國較早的關于茶的影視作品主要有:1924年的“采茶女”、1960年的“劉三姐”、1982年的“茶館”。
2.從內容來看,茶影視中所涉及到的茶文化元素范圍較廣,包括茶的起源、茶的歷史、茶道大師、還有茶與當時的社會背景相結合,例如移民問題,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問題,更有的茶影視作品牽涉到了政治問題。如英國影片“Eastiseast”(魚與船,1999),講述的是英國西北部一座工業城市里的茶葉與巴基斯坦移民的故事;意大利———英國影片“TeawithMussolini”(茶與墨索里尼,1999),講述的是20世紀30年代意大利法西斯有關茶的故事。中國1982年拍攝的“茶館”就是通過對茶館常客善惡美丑眾生相的刻畫,講述了三個被埋葬的時代。也通過老茶館幾十年的變遷,折射出一部蒼涼悲愴的中國近代史。
3.從體現方式來看,茶影視中茶一般不是作為主題出現的,而是作為某種依托工具,借此來展開劇情,即茶影視中關于茶的介紹一般不是專業性、全面的講解,而只是作為影視中的某一線索或元素。例如,法國影片“Lethealamenthe”(薄荷茶,1984),茶葉是作為移民與警察之間的一種聯系紐帶而出現的;在英國影片“TheLadyVanishes”(失蹤的女性)中,一袋非常特殊的茶是該部電影的線索,繼而成為證據,引導影片劇情發展。中國影片“綠茶”中,綠茶是作為一種算命工具出現的。
4.茶影視中以茶為主題的電影數量少,大多集中于一些茶文化豐富且發達的國家,如日本,英國。中國雖有著悠遠的茶文化歷史,古代每年各地都會向朝廷貢茶,現代有很多的茶葉大師,但因仍處于發展中國國家,茶文化產業不甚發達,茶影視依然較少。“Ugetsumonogatari”(雨后的朦朧月光)是日本影片,講的就是古代日本的茶葉。“Tokyomonogatari”(東京物語),講的是當代日本茶。1981年的英國影片“HowardsEnd”(重返霍華德斯區),講述的是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有關茶葉的故事。“SammyandRosieGetLaid”(薩米和羅西空中飛行),講述的是英國的印度移民區里有關茶的故事。
5.茶影視中的故事有些是根據茶文化小說改編而來。茶影視產業的發展與茶文學藝術的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日本影片“SenNoRikyu”(一位茶師之死),講述的是在1618年,兩名男子試圖弄明白為什么茶葉大師千利休會在17年前剖腹自殺的故事。該片是根據井上安司的小說改編的。
6.中國茶影視發展后來居上,茶影視作品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有較大發展。2005年,首部中國茶文化紀實電影“南方嘉木”TheSouthKaWood開始拍攝。這部電影以中華五千年悠久的發展歷史為背景,結合中國歷史環境,分析了中國茶文化在社會中的社會形態和中國茶文化的精髓。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茶歷史悠遠的國度,也是世界上的茶葉生產大國,但是中國的茶文化作為一種產業,其發展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卻略顯緩慢。世界上關于茶的影視劇較早出現是在美國,英國、法國的茶影視劇也相對較多,中國卻數量甚微,寥寥無幾。
我們應該向茶影視產業發達的國家學習,借助中國豐富的茶文化歷史以及數之不盡的茶文化傳說故事、文學作品,注重茶文化精神的傳播與弘揚,增加對茶文化精神內涵和專業性、科學性知識的介紹和展示,重視中國作為茶文化大國的歷史地位,注重保護和發展中國的茶文化,并通過影視來宣傳中國茶文化,使茶影視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有所突破。綜上所述,研究茶文化在世界影視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使我們更清楚中國茶影視在全球的發展進程,有利于借鑒其他發達國家的經驗,對發展我國的茶影視有著深遠的指導意義。
- 上一篇:市政辦學校安全防范方案
- 下一篇:市政辦社區衛生站建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