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大學生第二課堂構建途徑

時間:2022-07-12 10:05:52

導語:藝術類大學生第二課堂構建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類大學生第二課堂構建途徑

摘要:第二課堂作為大學教育不可或缺的育人環節,在素質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闡述了目前第二課堂實施的現狀,分析了藝術類學生第二課堂活動實施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從制定藝術類專業學生第二課堂活動實施的院本化方案;整合資源,充分發揮第二課堂育人作用;緊抓藝術類專業第二課堂構建的著力點;藝術類專業第二課堂構建的戰略性幾方面提出了藝術類專業大學生第二課堂平臺建設的有效實施途徑。

關鍵詞:藝術類;大學生;第二課堂

如今高校第二課堂是大學教育不可或缺的育人環節,第二課堂的內容及實施效果具有課堂教學無法替代的獨特效應。2014年4月,團中央提出要將“探索打造高校學生第二成績單”確定為高校教育成長服務類創新試點項目。團中央對“第二課堂成績單”進行了明確闡述,將其定義為高校學生第二課堂綜合評價指數。要求各高校高度重視目前人才培養模式出現的不足,在分析“第一課堂”相關教育教學內容缺失的基礎上,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對課堂上沒有學習和積累到的知識進行補充和歷練,并修滿規定學分。

一、第二課堂發展現狀

(一)從線下組織模式轉變為線上組織模式。實施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之前,學校、院系通過學生活動的策劃書確定活動參與對象、參與時間、參與地點以及活動內容等,組織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學校由在線信息技術平臺,依托系統,將學生活動在組織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進行凝練,對第二課堂活動進行申報,后臺專門人員對第二課堂進行審核。活動前的管理要素有:學生活動的名稱、學生活動的類型、內容形式、時間地點等;活動過程中的管理要素主要有:學生線上報名、課上簽到;課程結束后的管理要素有:對課程進行評價。學生活動通過系統得以有效規范地開展,促使學生干部能夠掌握第二課堂工作流程。(二)從經驗管理轉變到依托網絡數據化管理。學生活動在早期是教師憑借自身經驗對活動進行指導,對學生群體活動的數量、形式以及參與情況和實施效果的掌握較困難,經驗化管理對學生校園文化的宏觀層面不能進行有效把握,但現在網絡信息技術平臺實現了活動組織過程和活動資料數據化,從而形成活動組織個人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活動調整的基本參照[1],可以觀測到班級、學院甚至全校的第二課堂活動開展情況,包括活動的類型、參與人數、活動周期等多種數據,為后期制定第二課堂指導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三)從第二課堂邊緣化轉變到第二課堂納入人才培養體系。早期,第二課堂僅作為學生課外活動而存在于大學的生活中,并沒有上升到“課堂”的高度,這意味著學校第一課堂的專業課程實踐才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唯一標準,學生課外活動與學生人才培養并無交集。中期,第二課堂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功能被發掘,第二課堂活動作為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指標之一,側面反映了人才培養的情況。在成熟期,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相銜接,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學校將學生課外實踐活動納入了人才培養計劃,意味著學校對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的支持,并給予了有力保障。學校通過制定實施細則、工作方案,實時跟蹤第二課堂實施情況,確保第二課堂活動順利開展。

二、第二課堂實施存在的問題

(一)考核、激勵機制不完善。目前第二課堂課程依據學生現場簽到與開課教師的評分相結合的方式給予學生一定的積分,相對客觀,但是并不能全面體現各個學生不同的特點和成長情況,尤其是參與范圍廣、參與對象多的課程,簽到機制可以反映學生的考勤情況,但是開課教師的評分卻不能真實地反映每一位學生的課程參與情況。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是學校人才培養評估、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社會單位招錄高校畢業生的重要依據,為了促進每一位學生的成長,這樣相對簡單的單項考核方式具有局限性。從學生參與活動的動機來看,因為與畢業掛鉤,學生為了獲得學分而參與活動,并未注重活動產生的實際效果,激勵機制缺乏,導致學生參與活動成為形式。從藝術類專業學生的角度出發,沒有根據藝術類學生的特點設置不同的激勵機制,沒有使用學生相對較為關注的方式和激勵機制促使其自覺自愿投入“第二課堂”。(二)缺乏專業、系統、深入的指導。在實施第二課堂成績單時,將以往的活動進行歸類,并賦予其如第一課堂一樣的學分和方案,整個活動只依托了第二課堂平臺,系統完成了第二課堂活動的課程記錄,但并沒有把握課程的精髓。整個活動設計并不是從藝術類學生專業成長和綜合素質提升出發,活動的過程只注重學生的參與量,而忽略了活動過程的指導以及活動后的結果與質量的反饋。因此,通過活動出席的簽到以及課程的評分并不能達到第二課堂育人成才的效果。目前,由于第二課堂師資、課程和學生學習目標沒有體現出專業特色,師生之間第二課堂“合作”探索關系無法建立,導致學生的思維方式、心理環境存在較大的不協同[2]。(三)方案總體設計思考不深。目前,學院開設第二課堂課程思考不深,僅僅簡單地將原有的課外活動進行網絡系統化操作,課程開設缺乏明確的規劃,不同專業類別的學生缺乏特色化課程。在第二課堂規劃和投入都不足的前提下,第二課堂還存在專業性、學術性不強,有泛娛樂化的傾向,以致很多第二課堂都是以文體活動開展,在提升學生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上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第二課堂活動生缺乏針對藝術類專業大學的方案設計,未深入考慮藝術類專業大學生的特點,弱化了藝術類大學生的專業特性,藝術類大學生的薄弱項并未得到提升。

三、藝術類專業大學生第二課堂平臺建設的有效實施

(一)制定藝術類專業學生第二課堂活動實施的院本化方案。1.將第二課堂納入藝術類學院人才培養方案。第二課堂活動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方面有有著舉足輕重的優勢,所以應用性本科院校要探索出有效的教學模式,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就應該將第二課堂作為載體[3]。2.制定第二課堂學分實施方案。依據學校第二課堂實施方案,制定符合藝術類專業大學生發展的第二課堂實施細則,詳細規定藝術類專業大學生第二課堂素質拓展活動類別和學分認證標準。二級學院有自主權構建第二課堂實施計劃隊伍,包括班級團支部、輔導員、團委書記在內的認證體系,分別負責第二課堂的指導、規劃、實施和學分認證。針對不同平臺的第二課堂根據活動難易程度設置相應分值,根據講座講授者的職稱設置相應分值,實現分值分類化、差別化設置,突出課程的特色性、重點性。3.開設具有藝術特色的第二課堂活動。藝術類大學生第二課堂的開展應根據學生特點進行個性化培養,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素質培育和能力發展平臺。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及需求構建第二課堂培育平臺,盡量讓每一個具有自身特長又有濃厚發展興趣的學生都有展示自己與提升能力的平臺。同時,可以針對各個專業的特點,分別開展專業相關的講座,聘請專業教師進行指導,結合班導師制度,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活動,指導學生進行各種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目標選擇[4]。(二)整合資源,充分發揮第二課堂育人作用。1.校企合作,提升學生職業能力。藝術類學院可以與企業合作,簽訂戰略協議,企業派骨干人員對第二課堂進行指導工作,學院也將專業實習和社會實踐有機結合,利用課余實踐帶領學生深入企業,提升學生職業競爭力。應發揮校企合作作用,對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切實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2.科研項目與第二課堂對接。學院教師本身具有強有力的科研能力,將科研融入第二課堂建設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學院應積極完善第二課堂管理機制,將科研與第二課堂相結合,推動科研項目與第二課堂項目聯合申報并開展工作,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制定強有力的保障機制,規范科研管理。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大學生“挑戰杯”等競賽。(三)緊抓藝術類專業第二課堂構建的著力點。1.創意性。要引導藝術類學生著眼于身邊的現象,善于捕捉細微的靈感,逐步開拓視野。2.能動性。要引導學生善于思考,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并從專業學習中提高綜合素質,通過動手、動腦等發揮人體各個器官的作用,達到發展學生智力的目的。3.漸進性。對于主題活動要分步進行,循序漸進,逐步深入,活動要力求新穎,富有吸引力,讓學生盡情施展才華。(四)藝術類專業第二課堂構建的戰略性。1.第二課堂課程規劃要突出學生成長階段性特征。大學四年,學生不同的學習階段,學生的心態、學習能力、思維等均有很大的差別,因此,開展第二課堂也應針對學生不同成長階段進行課程設置。大一主要培養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通過一些講座、征文、競賽等形式的第二課堂活動啟發學生。大二進行各種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注重引導學生通過第二課堂活動培養自身能力。大三引導學生加強專業學習以及提升擇業所需技能,為大四就業做好準備,此階段要正確引導學生的就業目標并為之努力,針對學生職業發展開設第二課堂活動。大四注重進一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方向,開展如模擬招聘會等有利于學生求職的第二課堂活動。2.強化第二課堂的活動效果反饋。第二課堂活動開展需要不斷總結經驗,并階段性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用數據反饋學生對第二課堂的認可程度,并找出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進一步明確第二課堂各項活動的效果評價指標,使第二課堂活動具體化,可操作性強,同時激發藝術類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學院可將第二課堂活動納入學生綜合測評,與學生各項評比掛鉤,并與第一課效果相結合,促進學生高質量參加第二課堂活動。

參考文獻:

[1]趙健,等.依托“PU”平臺打造高職院校“第二課堂成績單”的探索[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6(3):87-89.

[2]楊鵬,李娜.應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協同發展路徑探究——以投資學專業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19):94-95.

[3]孫偉仁,徐珉鈺.應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課堂活動支撐系統的建設研究[J].商業經濟,2012(7):104-106.

[4]崔寅,楊洪雁.第二課堂活動在藝術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構建[J].黑龍江工程學院學報,2015(3):66-68.

[5]魯越青,等.創新第二課堂建設,促進實踐教學改革——以紹興文理學院的探索實踐為例[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8):18-20.

作者:趙麗娟 單位:閩江學院服裝與藝術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