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獻血不良反應的分析與比較

時間:2022-03-07 02:35:00

導語:血小板獻血不良反應的分析與比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血小板獻血不良反應的分析與比較

血小板獻血分析論文近年來,隨著血細胞分離機在國內的推廣與使用,機采血小板使用量逐年上升,在臨床血小板應用中機采血小板占有絕大部分,機采血小板的捐獻與全血的捐獻相比,有其特殊性。就我血站對延邊地區2006年1月-2007年12月的無償獻血與機采血小板的獻血不良反應進行分析,并加以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觀察對象2006年1月-2007年12月延邊地區的無償獻血及捐獻血小板者。無償獻血總人數為19253人,其中獻全血者18258人,機采血小板995人次,獻全血者獻血反應總人數為53人,占獻血總數的0.29%;獻血小板者獻血反應7人,反應率為0.7%。獻血反應表現為獻血者在獻血過程或獻血后出現頭暈、面色蒼白、惡心嘔吐等現象,經過立即停止采血、頭低腳高位,心理安慰、穴位按摩等處理后都能很快恢復正常。

1.2方法獻血前體檢符合國家規定的《獻血者健康檢查標準》;用ACD-Ⅱ采血袋,按標準操作規程采集200ml、300ml或400ml全血,用CS3000血細胞分離機采血小板,由采血監護醫生觀察記錄獻血反應、問詢原因。

2結果

獻全血的獻血者獻血反應發生原因構成見表1;機采血小板獻血者獻血反應的發生與原因構成見表2。表1獻全血者獻血反應原因構成表2機采血小板獻血反應原因構成

3討論

符合國家制定的獻血者體檢標準的,大多可以承受400ml的采血量和血小板的捐獻,而無任何的反應,只有少數人發生獻血反應,機采血小板的獻血反應發生率要高于獻全血者。

無償捐獻全血的獻血反應中,心理因素是發生獻血不良反應的最重要因素,多見于初次獻血者,他們對相關的獻血知識不了解,思想顧慮大,見到粗大的針頭產生恐懼心理,引起反射性迷走神經興奮、短暫性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導致大腦暫時供血不足而發生反應。其次為獻血前沒有充足的準備,如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空腹獻血等,出現眩暈、暈厥,低血糖反應等,嚴重者可出現驚厥(極少見)。另外環境因素和氣候也可引起獻血反應,如人員擁擠、操作場地小、條件簡陋、空氣污濁、車外環境嘈雜、車內密不透風、氣溫較高、時間緊、等候時間長等。

機采血小板與無償獻血的獻血反應大致相同,但有其特殊性。血小板采集的場所在血站內,獻血環境相對較好,但因血小板采集過程耗時長,機采血小板采集循環血量大,會增加獻血者的心理壓力;如果環境溫度很低,輸入的鹽水較涼,獻血員將可能導致寒戰發生;在正常條件下,ACD或枸櫞酸鈉抗凝劑的比率較大,由于非代謝性的枸櫞酸螯合鈣離子,可能導致獻血者發生低鈣綜合征。機采血小板的獻血反應不僅直接影響到血小板收集的順利進行和采集質量,也間接影響無償機采血源的保留、發展和征召[1]。

根據無償獻血和機采血小板的獻血反應原因分析,可以充分的進行獻血反應的預防,對此,嚴把采血前的健康征詢和體格檢查,避免空腹、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獻血者參加獻血,做好采血前的心理疏導,采血過程中,醫護人員應主動和獻血者親切交談,使他們充滿信心,分散注意力,消除緊張恐懼心理,仔細觀察其外觀反應,如有精神不安、面色蒼白、出冷汗等異常,要及時對癥處理,防止反應加重,同時避免引起其他獻血者的連鎖反應,一旦發生連鎖反應,應暫停采血,待連鎖反應解除后再進行采血,以減少獻血反應的發生。機采血小板對獻血者的心理素質要求更高,需要醫護人員對獻血者作充足的血小板采集及相關血液生理常識的講解,采集血小板過程中醫護人員應全程護理;機采血源多次獻血者、體重較重的獻血反應會大大減少;同時機采環境的要求也應更人性化,應調節好室內溫度,防止獻血者寒戰的發生;機采前20min左右口服葡萄糖酸鈣可以大大減低低鈣綜合征的反應,確保機采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