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神經性尿頻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30 02:44:00

導語:小兒神經性尿頻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兒神經性尿頻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觀察心理及藥物聯合治療小兒神經性尿頻的臨床療效。方法:對75例患兒采用一般治療、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3法聯用。結果:經1個療程治療后51例治愈,24例好轉。結論:心理治療結合藥物治療小兒神經性尿頻療效顯著。

【關鍵詞】神經性尿頻;心理療法;硝苯地平;谷維素

神經性尿頻是兒科的常見病,多發于學齡前及學齡期兒童,常影響小兒的身心健康,我院兒科門診于2001年~2006年共診治75例,經心理及藥物聯合治療,取得良好療效,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75例均為門診患兒,男40例,女35例;年齡3歲~12歲;病程1周~1年。其中43例曾使用1~2種抗菌藥治療無效停藥。

1.2診斷標準(1)僅有尿頻或尿急癥狀,約數分鐘~1h排尿1次,且出現在白天及入睡前,入睡后尿頻消失。晨起第一次尿量較多,之后每次尿量均少,甚至呈尿滴漓,總尿量正常。患兒玩興正濃或所處環境不允許排尿時排尿間隔時間延長;(2)無發熱,尿痛等泌尿系感染癥狀,查體無陽性體征;(3)兩次以上尿常規檢查正常,中段尿培養無細菌;(4)除外其它可導致尿頻的疾病。

2治療方法

2.1一般治療合理飲食,注意保暖,治療期間適當減少飲水量,避免不良刺激。

2.2心理治療首先取得患兒家長配合,緩解患兒各種心理壓力,想方設法分散排尿注意力,如進行戶外活動,引導患兒與其他小朋友玩耍,使患兒忘記排尿,或鼓勵患兒盡量延長排尿間隔時間,稍有進步,即應給予獎勵,增強患兒治療信心。

2.3藥物治療硝苯地平0.5~1mg/kg·d,分3次口服,每日最大量不超過20mg;谷維素10mg.次,每日3次口服。療程均4~5d,治療1~2個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它藥物。

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治愈:每日排尿次數恢復正常,觀察兩周以上無復發;好轉:每日排尿次數減少一半以上;無效:排尿次數無明顯減少。

3.2治療結果1個療程治愈51例,好轉24例,好轉的24例均在第2療程結束后治愈,治療過程中除少數患兒有短暫面色潮紅外,未見其它副作用,隨訪47例,3~4個月無復發。

4討論

正常情況下,1歲半小兒即可自動控制排尿,3歲時每日排尿約11次,至學齡前和學齡期漸減少到6~7次。一般幼兒每日尿量500~600ml,學齡前600~800ml,學齡兒800~1400ml,尿量不增而排尿次數增加為尿頻。神經性尿頻患兒的排尿系統并無器質性病變,膀胱容量正常,其原因可能由于小兒大腦皮質發育不完善,高級中樞對脊髓排尿中樞的抑制能力差,以及焦慮、緊張、受驚嚇等精神因素致膀胱神經功能失調而誘發本病。對患兒心理治療很重要,常可取得較好療效,結合藥物可進一步縮短療程,提高治愈率。本組75例經聯合使用硝苯地平和谷維素治療取得良好效果。其中硝苯地平通過阻斷逼尿肌細胞膜上的鈣通道,抑制興奮收縮偶聯,從而使逼尿肌舒張,減弱排尿反射。谷維素可調節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促進膀胱神經功能恢復正常,兩藥合用效果好,副作用少。

本病常被部分患兒家長忽視,也有被部分基層醫師誤為泌尿系感染長時間使用抗菌藥治療以致延誤病情,影響患兒生活、學習及心理健康,當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