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便秘推針中藥治療法論文
時間:2022-08-17 03:56:00
導語:老年便秘推針中藥治療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觀察在針灸配以推拿,口服中藥治療老年便秘的療效。[方法]將70例病人根據病因,在針灸基礎上,配以推拿,口服中藥。[結果]痊愈45.7%,好轉42.9%,無效11.4%,總有效率88.6%。[結論]根針推藥相結合的方法治療老年便秘,療效顯著。
【關鍵詞】便秘;針灸療法;推拿療法;內外兼施;老年
老年便秘是指老年人由于體弱久病,或進食纖維減少,活動減少及脫水麻醉劑使用等原因,造成大便秘結不暢,排便時間延長或雖有便意,但臨而努掙乏力,屬中醫“陰結”、“陽結”、“脾約”等范疇。對老年人來說。大便排出不暢時,過度用力屏氣的話,會增加腹壓,血壓也同時升高,可以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腦出血、中風猝死等[1]。筆者采用針推藥結合治療老年便秘取得較滿意的療效。
一、臨床資料
全部70例均為68歲以上住院病人,最大92歲,其中男41例,女29例,病程均在2周內。經中醫辨證主要證型為:氣血不足、陽虛寒凝、陰液不足、氣機郁滯、腸胃積熱所至便秘。
二、治療方法
2.1針灸方法
取穴:天樞、支溝、上巨虛、足三里,均用瀉法。加減:熱秘瀉曲池、合谷;氣秘瀉行間、太沖;寒秘灸天樞、氣海、神闕、關元、上巨虛(每次取3穴);食滯瀉里內庭;虛秘補血海、三陰交、照海、脾俞、胃俞(每次取3穴),灸關元、氣海。治療部位常規消毒后,選用直徑0.32~0.38mm、長35~50mm毫針直刺,得氣后留針20min鐘。體弱者15min。留針期間每5min行針1次。上下午各治療1次/d。7d為1療程。
2.2推拿方法
(1)腹部操作:取穴及部位:中脘、天樞、大橫、關元。操作要求:病人仰臥位,醫生坐于右側。先以輕快的一指禪推法在中脘、天樞、大橫、關元穴治療,每穴1min,然后以順時針方向按摩腹約10min,再以指按揉中脘、天樞、大橫穴并用掌摩橫結腸、乙狀結腸。(2)背部操作:取肝俞、脾俞、胃俞、腎俞、大腸俞、長強。操作要求:患者俯臥位,醫生坐于右側。先以一指禪推法治療背部兩側膀胱經,沿肝俞、脾俞向下推,往返5min,然后用按揉法在腎俞、大腸俞、長強穴治療,往返3次。再以擦法擦熱長強。熱結便秘:加按足三里、支溝、曲池、合谷穴、長強、大腸俞、胃俞。氣滯便秘:加按揉中府、云門、膻中、章門、期門、肺俞、肝俞、膈俞,以酸脹為度。手法刺激不應太重。再加摩氣海,斜擦兩肋。陽虛便秘:加橫擦肩背部及腎俞、命門,再直擦背部督脈,均以透熱為度。氣血虛便秘:加輕揉肝俞、脾俞、內關、心俞、足三里,再將腰骶部擦至溫熱。可酌情配合捏脊三遍。治療期教患者每天晨起自我按摩。具體方法:仰臥屈膝,用手掌順時針方向揉摩腹部5~10min,舒適為度;以中指指腹按揉中脘、氣海、天樞,用力稍重;以拇指點按足三里,有酸脹感為宜;以雙手掌放于腰骶部上下往返直擦3~5min,使有透熱感。治愈后患者長期自我保健按摩,晨起和晚睡前各1次。推拿1次/d,7d為1療程,各療程間相隔2d。
2.3中藥治療
(1)氣虛便秘:特點為雖有便意,但臨而努掙乏力,大便并不干硬,神疲氣怯,舌嫩苔薄,脈虛。藥用黃芪、茯苓、山楂、木香、佛手、香椽、麻仁、白蜂蜜等。(2)血虛便秘:特點為大便秘結,面色蒼白,舌淡脈細。藥用當歸、麻仁、玉竹、生地、熟地、元參、佛手、香椽、枳殼、生黃芪、白蜂蜜等。(3)冷秘:特點為大便難澀,腹中或有冷痛,喜熱惡冷,舌淡苔白,脈沉遲。藥用當歸,仙靈脾、肉蓯蓉、木香、枳殼、麻仁、生黃芪等。(4)氣秘:特點為大便秘結,噫氣頻作,腹脹痛,胸脅痞滿,苔薄膩、脈弦。藥用木香、檳榔、佛手、郁金、枳實、麻仁、柴胡、雞內金等。(5)熱秘:特點為大便干結,口渴喜冷飲,苔黃燥,脈數。藥用大黃、炙枳實、白芍、生地黃、元參、生芪等。療程:連服7d,早晚各1次,7d為1療程。
三、結果
3.1療效標準
痊愈:排便通暢,大便1~2d次;好轉:大便基本正常;無效:針灸、推拿、服藥2個療程無明顯變化。
3.2治療結果
本組病例經過1個療程的治療觀察,其中痊愈32例,占45.7%,好轉30例,占42.9%,無效8例,占11.4%。總有效率達88.6%。
四、典型病例
患者,男,75歲。2年前患心肌梗塞臥床1月,治療期服潘瀉葉湯劑緩解便秘。出院后排便困難,少則3、4d不便,多則7d以上不便。長年需用瀉劑幫助排便,有時出現食欲不振、乏力,甚或腹痛、腹瀉。苦于藥物弊端,患者前來接受針灸推拿。時診:體瘦乏力,面色淡白,口唇微紺,腰痛腹冷,四肢欠溫,舌淡苔白,脈細沉遲,屬虛秘、冷秘。依法服中藥湯劑配以針灸推拿,7次后排便正常。患者長期自我按摩,隨訪半年未見復發。公務員之家:
五、體會
老年人臟腑功能減弱,腸道傳送無力,故成便秘。以虛秘、冷秘、氣秘為主。在治療時,不可妄用瀉火通便之藥,而應以潤腸通便為主,同時加入理氣健脾之品。根據病因,分別施用健脾、益氣、溫陽、養血、潤燥等法,以治其本。摩腹能調和脾胃,刺激消化液分泌,促進腸蠕動;推揉中脘、天樞、關元、大橫能通利氣血,行氣導滯,寬腸通便;按揉足三里、上巨虛、支溝能通三焦氣機,暢行氣血,升清降濁,通腑下氣;推脊柱兩側腧穴能疏通經絡氣血,調五臟六腑。針灸取穴治療與推拿相輔相成、相得益彰[2]。老年人生理功能減退,消化液分泌不足,腸道緊張性降低、運動功能失調,腹肌與盆肌張力降低,或精神神經因素、藥物因素、膳食纖維攝入不足等影響,容易導致習慣性便秘。針灸配以推拿,可宣通氣機、暢行氣血、升清降濁、通腑導滯、疏肝理脾和胃、補肺健脾益腎、養陰潤腸,共奏標本兼治、扶正祛邪之功。
【參考文獻】
[1]吳生波.中醫治療老年便秘[J].中國社區醫師雜志,2008,12(10):23.
[2]肖素香.通腑散敷臍合穴位按摩對術后腸胃功能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雜志,2004,13(12):1600.
- 上一篇:安監局機關效能建設上半年工作總結
- 下一篇:市安監局上半年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