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骨科病患便秘護理干預應對策略
時間:2022-02-26 02:09:00
導語:探索骨科病患便秘護理干預應對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骨科患者便秘的護理干預。方法:采取問卷調查。結果骨科臥床患者發生便秘占91.5%。結論:對骨折臥床患者要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定時訓練腹肌并作腹部按摩,改變患者排便時不良心理與環境的影響,同時加強了健康教育,給予飲食護理及心理護理,適當輔助用藥幫助排便。
【關鍵詞】骨科;床患者;便秘;護理干預
便秘是指大便次數明顯減少,每周排便次數少于3次,排便困難,糞便干結。便秘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癥狀,病因較多復雜。總結110例骨科臥床患者便秘的護理,采取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飲食護理、腹部按摩、應用藥物等措施,臨床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一、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所選對象110例,均是我科2008年7-2010年7月收治的骨科住院臥床患者。男74例,女36例;年齡12-82歲,其中60歲以上者8例。
1.2方法:采取問卷調查,內容包括一般情況,手術情況,排便的時間,由專人進行調查,問卷回收后進行統計學處理。
二、護理干預
2.1加強健康教育,指導患者建立定時排便的習慣,對長期臥床患者應當針對病因,采取早期預見性護理。術后注意觀察有無腹脹、腸鳴音是否正常。有調查資料也表明,創傷、術后1-5d便秘的發生率最高。護理人員要把預防便秘的問題作為患者圍術期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訓練患者床上排便的方法。對急診手術的患者也要及時告訴便秘的危害和預防方法。
2.2按摩與鍛煉:臥床患者要定時給予腹部按摩,由護士操作或指導患者自己進行,按摩時可用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重疊在腹部,按腸走行方向,由結腸向橫結腸、降結腸至乙狀結腸做順時針環行按摩,2-3次/d,15-20min/次,可起至刺激腸蠕動,幫助排便的作用,并鼓勵患者多做床上運動,不要忽視便意,定時排便。
2.3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應詳細了解病人飲食習慣,督促患者多喝水,多食米面、雜糧及纖維素和維生素豐富的蔬菜和水果,如粗制面粉、玉米粉和豆制品,芹菜及韭菜等使腸內谷物增加、膨脹、促進腸蠕動。禁食生冷、辛辣和煎炸等刺激性食物。
2.4心理護理:排便是通過神經反射來完成的,焦慮、恐懼和悲觀失望等因素均可造成便秘。由于長期臥床患者心理脆弱,引起緊張、焦慮的心理,造成心情抑郁、神經調節功能紊亂,引起便秘。因此要從心理上解除其緊張和焦慮,耐心講解便秘產生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調節患者情緒,使其精神放松,避免因精神緊張刺激而引發的便秘。同時在便秘時,為患者提供隱蔽的環境,如拉上屏風防止干擾,及時通風換氣。
2.5適當使用藥物:對術后3d以上未解大便者要及時采取措施,如服用胃動力藥或緩瀉劑。臨床常用普瑞博思、潘瀉葉、果導片等均有效果。排便前1d睡前服用適量的緩瀉劑,有利于排便,但也要克服長期使用瀉劑或灌腸排便的習慣。
三、結果
本組110例骨折臥床患者通過治療和有針對性護理,便秘情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解決了患者必理和軀體的不適。
四、計論
便秘是糞便在腸腔內滯留時間過久,糞便干燥硬結,排出困難,引起肛門墜脹,疼痛、腹脹、腹痛、食欲不振、頭暈乏力等不適。骨折臥床患者便秘的發生,給患者的進食、睡眠及康復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合理飲食、訓練臥床排便、定時排便等。按摩腹部的機械摩擦,能改善腸蠕動功能。而多食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和水果,可增加營養,增加自身的抵抗力,不但有利于骨折的愈合,而且可防止便秘。
參考文獻:
[1]陳文彬,潘祥林.診斷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48
[2]丁俊琴,趙莉,高彥華,等.骨折患者便秘發生情況調查與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3,18(4):354
[3]潘秀芽,張彩霞,尚美靈.原發肝癌實施介入治療的整體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4.10(12):920-921
- 上一篇:小議企業內部審計困境及改進措施
- 下一篇:論析藝術欣賞對學生美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