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甲狀腺惡性腫瘤的特點及診斷率

時間:2022-04-29 06:28:00

導語:探索甲狀腺惡性腫瘤的特點及診斷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索甲狀腺惡性腫瘤的特點及診斷率

摘要:目的探討甲狀腺惡性腫瘤的超聲顯像特點,提高診斷準確率。方法對28例經病理證實的甲狀腺惡性腫瘤進行二維及彩色多普勒檢查。結果20例(71.4%)為實性低回聲,15例(52.6%)為單發病灶,結節內微小鈣化發生18例(64.3%),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CDFI):Ⅲ型血流18例(64.3%),RI0.64±0.11。結論多數甲狀腺惡性腫瘤的超聲表現具有特征性,綜合分析可提高診斷準確率。

關鍵詞:超聲檢查甲狀腺惡性腫瘤

甲狀腺結節常見于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腺瘤、甲狀腺癌及橋本氏甲狀腺炎等疾病,鑒別結節的良惡性一直是甲狀腺超聲診斷的重點內容。甲狀腺位置表淺,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不僅能檢出2mm的病灶,而且通過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特征分析,對結節良惡性作出初步判斷,早期發現病灶并鑒別其良惡性對臨床診斷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對28例甲狀腺惡性腫瘤的超聲表現進行分析,探討甲狀腺惡性腫瘤的超聲特征,以提高甲狀腺惡性腫瘤的診斷符合率。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甲狀腺惡性腫瘤28例,女性23例,男性5例,年齡18~63歲,中位年齡42歲。26例以頸部包塊就診,2例以頸部淋巴結腫大就診。術前超聲檢查,術后病理對照。包塊直徑8.0cm~0.6cm,其中隱性癌(直徑<1cm[1])3例。

1.2儀器和方法使用ATL超9HDI型及pHilipsiu22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5~12MHz。檢查前觸診,了解腫塊的活動度、有無粘連。直接接觸法探測雙側甲狀腺大小,結節數目、位置、大小、縱橫比(A/T)、性質(實性或混合性)、內部有無鈣化等二維聲像圖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CDFI)觀察結節內部及周邊血流分布情況,并將其分為三型:Ⅰ型,結節周邊無/少許血流信號;Ⅱ型,結節周邊可見較豐富的血流信號,內部無/少許血流信號;Ⅲ型,結節內部及周邊可見豐富的血流信號[2]。PW測血流頻譜,對結節進行血流動力學分析。同時觀察頸部淋巴結有無腫大,并判別是否轉移性。

2結果

2.1一般情況28例甲狀腺惡性腫瘤患者病理分型,乳頭狀癌20例,低分化腺癌2例,結節性甲狀腺腫局部惡變2例,惡性淋巴瘤2例,髓樣癌1例,轉移癌1例。超聲診斷為惡性腫瘤13例,未定性9例,甲狀腺腺瘤5例,結節性甲狀腺腫1例,符合率46.4%(13/28)。

2.2甲狀腺惡性腫瘤的二維聲像圖特征甲狀腺惡性結節以實性低回聲、單發病灶、病灶內含細小鈣化為主要特征(圖1)。本組20例為實性回聲,8例為混合回聲;單發19例,多發9例;結節內微小鈣化18例。結節A/T0.8~1.2,其中隱性癌A/T均≥1。甲狀腺惡性結節的病理結果與二維聲像圖特征見表1。

圖1甲狀腺乳頭狀癌二維顯示為不規則實性低回聲病灶,其內可見散在分布的微小鈣化點(略)

2.3頸部淋巴結本組淋巴結腫大15例,其中淋巴結轉移12例,淋巴結反應性增生3例。轉移灶大多表現為同原發灶回聲相似的結節,有的結節內出現細小鈣化或液化,結節血供豐富,血流RI大多>0.6。

表1甲狀腺惡性結節的病理結果與二維聲像圖特征(略)

2.4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特征血流分布以Ⅲ型和Ⅱ型為主(圖2),Ⅲ型占64.3%(18/28),Ⅱ型占25.0%(7/28),Ⅰ型占10.7%(3/28)。血流頻譜RI0.57-0.9,平均0.64±0.11。

圖2彩色多普勒顯示病灶內血供豐富,為Ⅲ型血流(略)

3討論

由于甲狀腺結節的病理類型復雜,聲像圖表現多樣性,隱性癌聲像圖不典型,致超聲診斷甲狀腺惡性腫瘤符合率不高(40.4%~42.4%)。通過分析,我們認為以下特征可以幫助診斷。(1)結節內部回聲:由于惡性病灶的病理表現為細胞間質少,而癌細胞較大,從而聲像圖表現為實性低回聲,故實性不規則低回聲病灶多為惡性結節,易于診斷,但混合結節易誤診為腺瘤。本組有5例混合性結節診斷為腺瘤。重新分析病灶特點,其周邊表現為無聲暈或聲暈不完整,內部實性回聲有的含微粒鈣化,且有較豐富的血流信號,所以惡性病灶表現為混合結節時,應綜合分析,如實性回聲內有微鈣化,伴血流信號較豐富時,則惡性病灶的可能性大。符合國內王武[3]等研究提出“囊內鈣化性結節征”是囊性甲狀腺癌可靠的診斷征象之一的觀點。(2)結節的縱橫比(A/T):A/T是指結節前后徑與橫徑的比值。新近Cuppelli等文獻報道研究發現惡性結節與良性結節的A/T對結節性質的判定有重要意義,尤其隱性癌這一特征表現更為突出,國內錢孝綱[1]等報道,A/T>1是隱性癌的重要聲像圖特征。本組隱性癌3例,基本符合這一特征。(3)結節內鈣化:國內外學者均報道,微小鈣化對甲狀腺癌的診斷具有較高的特異性[4,5]。本組甲狀腺惡性病灶微小鈣化18例,敏感性64%,依據這一特征診斷甲狀腺惡性結節特異性可達93.2%,尤其是混合性結節及隱性癌更具鑒別診斷意義。(4)彩色多普勒超聲表現:本組血流顯示以Ⅲ型和Ⅱ型表現為主,這一特征有別于甲狀腺腺瘤和結節性甲狀腺腫的彩色血流特點[6],但少部分惡性病灶也可表現為Ⅰ型血流,同時部分高功能腺瘤也可表現為結節周邊及內部有豐富的血流信號,以致良惡性結節血流分布存在交叉重疊。當良惡性病灶血流表現存在交叉時,結節的RI值可以幫助鑒別。本組病例RI平均值為0.64,結合文獻報道,RI>0.6具有鑒別診斷意義。(5)結節數目:多數學者認為甲狀腺單發結節多為惡性,多發結節為良性病灶的特征。本組病例單發病灶19例,多發病灶9例,二者有顯著差異,因此我們認為單發病灶可作為診斷甲狀腺惡性腫瘤的指標。(6)頸部淋巴結甲狀腺內有豐富的淋巴管網,在濾泡之間相互吻合,并可穿過包膜和甲狀腺表面淋巴管匯合,因此,甲狀腺惡性腫瘤可發生腺內或頸部淋巴結轉移。國內劉麗[7]等報道,淋巴結內含鈣化或液化是轉移癌的重要特征,這一特征對惡性的診斷有較高的特異性。本組淋巴結轉移12例,其中2例以頸部淋巴結腫大就診,發現甲狀腺結節時,同時檢查頸部淋巴結,頸部淋巴結良惡性診斷可以幫助判斷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

甲狀腺結節超聲征象不典型或存在交叉性時,會造成診斷困難。單一標準難以鑒別良惡性,綜合分析有助于提高甲狀腺惡性腫瘤超聲診斷符合率。通過分析甲狀腺惡性腫瘤的超聲特征,我們提出以下診斷思路:單發低回聲病灶,形態不規則,內含微小鈣化,考慮惡性病灶;隱性病灶當A/T≥1時要警惕惡性可能;對多發、混合性病灶,采用周邊無聲暈或聲暈不完整、囊內鈣化結節征、Ⅲ型血流、RI>0.6可提高符合率;發現甲狀腺結節時,同時檢查頸部淋巴結,頸部淋巴結良惡性診斷可以幫助判斷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

【參考文獻】

[1]錢孝綱,季勇,楊明霞等.甲狀腺隱性癌的高頻超聲特征[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07,1(4):51~53.

[2]呂珂,姜玉新,張縉熙等.甲狀腺結節的超聲診斷研究[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3,12(5):285~288.

[3]王武,王瑛.CT、超聲診斷甲狀腺囊性乳頭狀癌[J].中華放射學雜志,1998,32(9):637~638.

[4]WeberAL,RandophG,AksoyFG,etal.TheThyroidandParathyroidGlands.CTandMRImagingandCorrelationwithPattologyandClinicalFindings[J].J.RadiolClinNorthAm,2000,38(5):1105.

[5]秦西淼,茅蓉,戴訓蘆等.甲狀腺癌的高頻聲像圖中鈣化的意義[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0,16(2):141~143.

[6]唐麗娜,任永富,閻若元等.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對甲狀腺癌的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3,19(4):266~268.

[7]劉麗,徐輝雄,呂明德等.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到超聲特征[J].中華超聲醫學雜志(電子版),2007,6(4):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