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類型與治療對策
時間:2022-09-28 10:35:00
導語:結核病類型與治療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截止到今天為止,結核病仍然是一種很重要的傳染病,但是觀察其發病原因,比對其治療方法,可以發現這種病癥的防治仍然是不規范.觀察當前的結核病患者,耐藥型增多,這種現象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人口流動頻度的提升、HIV的感染、免疫抑制劑的使用、生活中的不良習慣比如酗酒和吸毒等等。可以說,對于當前治療結核病來講,最嚴重的問題就是DR-TB特別是MDR-TB(即耐多藥結核患者)的流行。
1結核病的分類
結核桿菌侵入易感機體的途徑較多,比如消化道、呼吸道或破損的皮膚,侵入機體之后,多種組織器官都有可能產生結核病。最為常見的是因為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肺結核。因為感染菌的數量和毒力的不同,外加機體的不同免疫能力,可以將肺結核劃分為繼發和原發感染兩種。
1.1原發感染結核病:如果結核桿菌是第一次經由呼吸道入侵,引發產生相關的感染,這就是原發感染,多發生于兒童身上。這種病菌通過塵埃、飛沫,經由呼吸道,到達肺泡,而后吞噬細胞將其吞噬。菌體細胞壁的脂質對形成吞噬溶酶體產生抑制作用。這樣就不能殺死細菌,反倒使得細菌能夠在吞噬細胞內不斷的成長繁殖,最終導致吞噬細胞的死亡和裂解,之后結核桿菌被釋放出來后,再次的被吞噬。這個過程的循環往復,就產生了肺泡滲出性炎癥,也就是原發性病灶。結核桿菌,這一細菌類型,還能經由淋巴管來到肺門淋巴結,從而引發肺門淋巴結產生炎癥性感染。常見的、主要的原發感染的部位為中、下葉,進行X線胸部透視,可以發現病變為啞鈴狀。對于大部分的感染者來說,他們的機體慢慢的會形成免疫細胞,這樣的情形,原發灶多趨于自愈,逐漸的鈣化或者纖維化,盡管如此,在病患的病灶內,就有可能有一定量的結核桿菌處于長期潛伏的狀態。一旦機體的免疫和抵抗力降低,細菌就可以經由淋巴、血液擴散至全身,在全身形成粟粒樣結核。
1.2繼發感染結核病:繼發感染結核病的患者主要為成年人,產生的原因是外來結核桿菌或病灶內潛伏的細菌引發的結合感染。這種情況下,因為機體原本已經具有了特定的免疫細胞,這個時候病灶就是非常的有限的,這樣就非常的容易產生增生樣病變,繼而形成結核結節(又叫慢性肉芽腫),最終,就發生了纖維化酪樣壞死或鈣化而痊愈,一旦干酪樣結節出現了破潰,這個時候肺空洞就會形成,就會向外排菌。對于一部分的患者來講,就有可能發生結核桿菌進入血液,通過血液的循環引發肺內外擴散,比如腎結核和腦結核;還可能出現因為痰菌被咽入消化道引發產生結核性腹膜炎、腸結核等等不同的癥狀。
2剖析結核桿菌抵御能力
相對而言,結核桿菌的抵抗力比較強,結核桿菌細胞壁中的脂質成分很高,這種構成有助于整個菌體水分的防丟失功能,所以對理化因素,就有較強的抵抗力,這樣在干燥痰內,其的存活周期就長達6~8個月,即使是附著在塵埃上,其本身的傳染性也保持在8~10d。但是,這個細菌也有天生的敵人,比如對于紫外線、濕熱、乙醇等等,如果浸泡在75%的乙醇中,只需要2min就會死亡,如果放置在62~63℃的液體中,進行15分鐘的加熱處理后,或者進行沸騰化處理后,也會馬上被殺死;在紫外線的持續照射下,經過2~4h,其也不能存活。
3防治結核病的基本原則
3.1進行特異性預防:
經13年、230次傳代后,牛型結核桿菌演變成減毒活菌苗株,成為新生兒可直接接種的卡介苗,對于大約80%的注射者來說,可以獲得一定的保護力度。
3.2給予一般性預防:
如果發現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中,有肺結核患者,這個時候應該首進行一次全面的體檢,進行胸部X線片的拍攝,結核菌素試驗和痰檢查結核桿菌等等,確定自己的身體狀況。對于自己認識的患者,應盡可能對其開展思想工作,使得其能夠正確的認識傳染性疾病及其危害性,自覺地將隔離和消毒工作做好,不與他人共同居住,分開飲食,用品分開,隔離消毒,與他人談話的時候也能夠保持適當的距離,避免產生飛沫傳播,更加不要進行隨地吐痰,增加傳染源,同時對于患者的居住場所,也要盡可能的保持通風換氣,減低病菌密度。
3.3采取藥物預防措施:
對已感染結核菌的人,應該通過服用抗結核藥物,避免產生結核病。對于健康的人來講,則不需要服用此類藥物,即使服用了這類藥物,也不會產生藥效。按照人群的不同,建議服用藥物。①少年兒童密切接觸了傳染源,且經過結素試驗陽性,尤其是呈強陽性的少年兒童;②經過結核菌素試驗,結果呈陽性,按照X線提示,確實具有非活動性的病變,同時從未進行過抗結核藥物治療。③新感染的病患,尤其是年齡小于5歲的嬰幼兒或者青春期的患者;④經過結核菌素試驗,結果呈陽性,且位于結核易發的范疇。比如:膠原病或白血病患者;硅沉著病或糖尿病患者;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或皮質激素治療者;進行了胃切除術等。
3.4使用藥物進行治療:
傳統治療結核病的藥物有利福平、比嗪酰胺、異煙肼、乙胺丁醇、鏈霉素、對氨基水楊酸鈉等等。進行藥物治療,如下原則必須得到尊重:規律、適量、全程、早期、聯用。對于初治患者來講,因為他們從來沒有使用過抗結核藥物,這就是說細菌對于藥物是極度的敏感的;在活動性病變的早期,結核菌的代謝與生長繁殖都很旺盛,對于患者來講,體抗力是比較強的,吞噬細胞也是比較活躍的,使用相關的藥物,能夠最大效果的殺菌,這樣痰菌就會很快的轉陰,即使停止服用藥物,也不會復發。全程用藥是指藥物的使用要能夠按照規定的療程進行,做到“治必徹底”。適量也就是說抗結核藥物的使用要在不引起毒副作用的情況下實現效應的最大化。聯合治療講的是同時應用幾種藥物,而非用了一種沒有效果再添加使用另外一種。初始治療結核病患者和復治存在較大的差異,這些差異性使得藥物的效應也不一樣,所以化療方案的選擇必須因人因病而異,最終實現結核病的良好防治。
- 上一篇:公務員黨校培訓工作計劃
- 下一篇:市委加強機關建設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