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傳播時代醫學編輯角色轉變及素養

時間:2022-10-11 04:20:01

導語:微傳播時代醫學編輯角色轉變及素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微傳播時代醫學編輯角色轉變及素養

摘要:醫學期刊是傳播醫學知識和技術的重要媒介,醫學編輯又是編校、出版醫學期刊的核心,其能力和期刊質量、水平關系密切。現階段,全球已進入微傳播時代,使得編輯出版方式和流程發生巨大變化,醫學編輯也越來越趨向于多重化、先進化,同時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因此如何順應微傳播時代的要求,提升職業素養成為當前的研究重點。基于此,文章從微傳播時代的微媒介出發,分析了醫學編輯的職責,探討了醫學編輯的角色轉型和素養要求。

關鍵詞:微傳播時代;醫學編輯;角色轉型;素養

微傳播時代是以微媒體為標志的時代,改變著公眾獲得信息的習慣,觸動著傳統媒體神經。作為傳播醫學知識的期刊,更是要把握微媒體的未來走向,及時適應微傳播時代的要求和變化。同時還要明確醫學編輯職責,轉變自身角色,提高工作素養,便于更好適應微傳播時代的新要求。下面,筆者結合多年工作經驗,從以下幾點探討了微傳播時代醫學編輯的角色轉型和素養要求。

1微傳播時代的微媒介

1)微信。微信是騰訊公司推出的通訊軟件,也是當前最常用的媒體形式。調查顯示,自微信推出以來,注冊量持續上漲,至2016年2月注冊量超1000萬,其中媒體公眾號占1/4。現階段,多數傳統期刊開始使用微信公眾號信息、查閱稿件,效果顯著。而且,隨著微信功能的演變,還開放了微信公共平臺,通過讓用戶掃描二維碼訂閱,便于及時了解相應消息。

2)微博。微博是一個通過分享實時、簡短信息的網絡平臺,并在多年發展中演變為重要的社會媒體。自微博推出以來,2015年8月認證的媒體微博就有26000個,其中17000個為傳統媒體微博。和微信相比,微博具有雙重效應,在傳播方式上有著獨特性,嚴重影響著即時通訊、新媒體、移動社會等的應用,因此也有報道稱微博帶來了微時代、微革命,能實現建立人脈資源、及時信息、履行教育職責等功能。

2微傳播時代醫學編輯的職責分析

1)醫學編輯的職業職責。明確醫學編輯在微傳播時代的職業職責,是促進醫學期刊發展的重要舉措。作為醫學期刊的編輯,僅完成基礎性的編輯工作,已無法滿足當下對醫學編輯的要求。面對數量龐大的醫學信息,編輯要能夠評估作者投稿內容的合理性,思想的先進性,要細心謹慎,忠于作者和真相。在微傳播時代,醫學期刊申請了微博、微信等,對編輯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傳播方式的簡便,速度的加快,需要編輯充分鑒別和篩選每篇文章信息,最終將其轉變為前沿、真實的信息傳播給大眾。總之,只有醫學編輯堅決履行職業職責,才能為醫學期刊的發展貢獻力量。

2)醫學編輯的社會職責。醫學期刊作為傳播醫學知識的載體,其質量直接影響著醫學事業的未來發展,而醫學期刊的優劣又取決于醫學編輯的工作素養、專業水準,只有不斷提高編輯素養,才能保證醫學期刊的質量。辦好醫學刊物,使醫護人員從中吸取更多知識,提高社會效益,是醫學編輯必須履行的職責。另外,醫學編輯職責還包括把握期刊的倫理準則和政治方向,在政治導向上要堅定正確方向,保持清醒頭腦,同時還要有著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和思想覺悟。嚴格把關和臨床實驗相關的期刊,檢查是否得到倫理委員會批準,是否獲得患者和家屬同意,是否遵守相關規范,以此保證醫學編輯的規范性、科學性,提高期刊質量。

3微傳播時代醫學編輯角色的轉變

1)由單一信息的整理轉變為多樣整理。微傳播時代,要想推動醫學期刊發展,編輯必須及時轉變自身角色。在以往的醫學編輯工作中,編輯所學習和接觸的醫學信息過于單一,隨著自媒體、微媒體的出現,信息越來越趨向于多樣化,無論是傳統媒體所推送的信息,還是醫學人員對學術會議、新指南的報告,都給編輯提供了準確、豐富的資源。因此,醫學編輯需要適應新環境,培養自身的信息選擇能力、理解能力、整理能力和創造能力,適應由單一的醫學信息整理到多樣化整理的角色轉型。

2)由純文字編輯轉變為全媒體編輯。微信、微博等微媒介的發展,對醫學編輯提出更多挑戰,比如微信編輯要求具備原創性、融合性特征。作為醫學編輯,要想在公眾平臺上推送醫學信息,除要具備良好的信息整理能力外,還要保證推送內容的豐富性,要求圖文并茂,并適當穿插動畫、視頻等,編輯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篩選和剪輯,才能將醫學信息傳遞給公眾。另外,醫學編輯還要具備文字編寫能力,將冗長的信息加工后突出主題,兼具趣味性和科學性。總而言之,只有醫學編輯適應由純文字編輯到全媒體編輯的角色轉變,才能從容應對微傳播時代給醫學期刊行業帶來的挑戰。

3)由單學科編輯轉變為多學科編輯。作為醫學編輯,僅掌握單學科知識是無法滿足醫學期刊行業需求的,要想提高醫學期刊的市場競爭優勢,醫學編輯必須不斷提高自身技能和綜合素質,要求其涉獵各類學術期刊、專業書籍、教科書等,了解來稿中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針對性地補充自身知識體系,便于更好使用微信、微博等微媒介,在制高點以靈敏嗅覺追蹤醫學知識和發展動態,重視科研熱點,打造特色、優質的醫學專欄,適應由單學科編輯到多學科編輯的角色轉型。

4微傳播時代醫學編輯應具備的素養

1)互聯網和創新思維。微傳播時代,醫學編輯除負責編輯紙媒外,還要做好微博平臺、微信公眾號的更新和維護工作,因此培養醫學編輯的互聯網思維、創新思維尤為重要。對于微信公眾號而言,醫學期刊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脫穎而出,除使用信息平臺運行模塊、審讀稿件外,還要考慮讀者需求,了解新媒體知識,從繁多的指南和報告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另外,醫學編輯還要關注讀者反饋,多和讀者交流,提高服務質量;學習和掌握網絡平臺的操作技能。新時代的到來催生了各種新型的網絡平臺和溝通方式,使得網路成為讀者和編輯、作者和編輯主要的溝通渠道,當前很多醫學期刊都建立了屬于自己的網站,具備健全的在線投稿體系,編輯除要積極參與到網站的建設,不斷完善網站功能外,還要充分使用該平臺和作者、讀者交流,提高審稿、選稿效率和服務質量,便于醫學編輯更好擔負起審稿專家和作者間的溝通角色。總之,只有順應微傳播時代的發展要求,具備良好的創新思維、互聯網思維,才能在提高競爭核心的情況下,打造出特色的醫學期刊。

2)復合型編輯素養。新時代,復合型的醫學編輯要具備三意識、四心、四技能和六知識,其中三意識包括市場競爭意識、精品意識、創新意識,四心包括責任心、道德心、進取心、敬業心,四技能包括團結合作能力、編輯技能、社會能力、寫作能力,六知識則包括科研知識、計算機網絡知識、出版學知識、醫學知識、英文知識、統計學知識。醫學專業涉及內容廣泛,編輯不但要掌握專業的醫學知識,還要掌握純醫學內容。在微傳播時代,利用微媒介報道和傳播醫學知識速度快,編輯還要了解醫學研究模型,試驗設計、評價方法,便于正確判斷論文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刊登的價值。從當前來看,醫學編輯多為基礎醫學專業、臨床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和碩士,和新媒體時代下的復合型要求存在巨大差距。這就要求醫學編輯積極學習和掌握新型知識,培養計算機操作技能、英語水平、統計學水平等,便于及時把握醫學信息,更好為臨床服務。

5小結

綜上所述,微傳播時代的到來,給醫學期刊行業的發展帶來諸多新的挑戰和機遇。醫學編輯需要適應時展潮流,學習使用微媒介,及時適應新形勢下的角色轉型,明確社會職責和職業職責,同時還要更新工作理念,創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素養,在滿足醫學編輯工作需求的情況下,提高服務質量,促進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范晶晶,陳斌,陳宣名,等.微傳播時代醫學編輯的角色轉型及素養要求[J].新聞研究導刊,2017,8(12):28,61.

[2]徐瑛.論編輯的文化擔當和醫學編輯的工匠精神[J].出版廣角,2017,10(4):18-21.

[3]丁磊,雷振宇.淺析新時代“大編輯”理念下醫學編輯的綜合素質[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6,36(11):147-149.

[4]吉俄斯•哈畢漢.新時代醫學編輯素質培養芻議[J].中文信息,2016,23(7):348-348,380.

[5]王娟,馬慧群,鄭雯,等.論醫學期刊編輯應具備的倫理素養[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6,29(4):606-608.

[6]楊方黎,柳世平.醫學編輯成長經歷與培養模式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5,30(13):25.

[7]阮愛萍.高校醫學學報青年編輯的培養及其自身發展[J].編輯學報,2014,26(2):192-193.

[8]李春風,史紅.醫學編輯開發與管理作者隊伍的意義和策略[J].編輯學報,2013,25(3):271-273.

作者:潘潔 單位:南昌市醫學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