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英語教育實踐的有效性研究
時間:2022-02-21 04:08:00
導語:高師英語教育實踐的有效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實習是教師資格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提高學生的從教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而開設的一門教育實踐類專業必修課。專業實習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把所學的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教學基本理論和師范技能和技巧運用于教學實踐,獲得中學英語教學的實際鍛煉,為縮短上崗后英語教學工作的適應期或達到“零適應期”打下良好的基礎。然而,在本人多年指導實習工作中發現,實習教師一方面對實習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視不足;另一方面在專業課的實踐方面還努力不夠,結果是浪費了崗前實習的寶貴機會。所以實習教師一定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注重專業實習的有效性,即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最大的專業技能的發展。
1有效計劃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條件
學生開始實習工作后,一方面要主動向專業指導教師了解學校整體以及要實習的班級英語授課情況,另一方面要向班主任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實習教師才能夠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制訂一個科學的、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教學計劃的內容包括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教學時間分配、教學方法選擇、教學內容檢測及評價手段等。實習教師初步做完實習教學計劃后,實習帶隊教師連同實習教師的專業指導教師一起對其教學計劃進行審核和指導,使其進一步完善,以便實習教師在實習教學時參照執行。
2有效備課是實施有效教學的重要保證
在幾年的帶隊實習工作中,發現實習教師對備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表現在教案編寫不審慎,缺少科學性,追求形式主義,教具準備不充分或不恰當等。更有甚者,有的實習教師認為是給初中生上課,不用備課就能勝任,干脆就不備課。所以在此建議推行實習教師集體備課制度,形成“個人自備—集體審議—反思修改”的備課模式,這樣可以相互監督、集思廣益,實現實習教師間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經驗通用、失誤同戒。在集體備課后,實習教師更要充分地熟悉教材,反復研究重、難點的講解技巧,如何控制好授課的節奏,充足地準備好練習內容和確定訓練方式,演練課堂活動的程序等。另外,也不能忽視一些細節,例如課堂用語的準確規范使用、板書的合理安排、提問的技巧性等。所以指導教師一定要指導和監督實習教師的備課環節。
3有效上課是實施有效教學的關鍵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通過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幫助學生形成課后自主學習的能力。要達到有效課堂教學,實習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3.1科學、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
雖然實習教師進行了有效備課,但在課堂教學時應該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多樣地運用教學方法。例如新課導入、情境創設、過渡遷移、練習方式、活動組織等環節,要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背景,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從多個層面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3.2依托教材,豐富教材
教師授課都是要有教材的,并要制訂教學計劃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材內容。對于無教學實踐的實習教師來說,教材就如皇上的圣旨,認為只能照搬照做。所以課堂上就出現了教師照本宣科、滿堂灌,學生成為被動吸收的機器,這極容易束縛實習教師和學生的思維。教師應該依托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實習教師可以借助于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已掌握的英語國家文化、人文、地理、風俗等知識,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影像等豐富課堂教學。這樣學生很容易更深刻、全面地了解和吸收所學內容,而且能創造一個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
3.3傳統教學手段和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
無論社會發展到何種程度,課堂教學總是要遵循基本的教學理論、教學原則和環節。對于實習教師來說,更是有必要積極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因為這樣能強化實習教師的專業技能和基本教師素質,避免以后教學工作中的“花拳繡腿”。當然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現代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顯示出其明顯的優勢:它能使抽象的、枯燥的、平面的教學轉化為形象的、有趣的、立體的教學,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它能把書面的文字內容轉化為看得見、聽得見的內容,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它能加大課堂的信息輸出量,豐富教學內容,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和思維;它能通過網絡教學實現師生一對一的教學、生生一對一的交流,有利于因材施教、合作學習。由此可見,實習教師一定要注重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與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才能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4有效布置和批改作業是有效教學的延續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幫助學生鞏固和內化知識的重要環節。但由于實習教師對作業環節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加之缺乏作業布置的技巧和經驗,作業的布置往往出現很多問題,如缺少由易到難的層次,作業量、難度不適中,作業要求不具體等。結果作業環節的功能大打折扣,體現在學生不能有針對性地訓練和鞏固課堂所學內容,教師不能通過作業了解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掌握情況。所以實習教師一定要在備課時確定好適合學生實際的作業內容,做到“精選、精煉”,既要有鞏固性、典型性練習,又要有拓寬、發展性練習,切忌課堂上臨時、隨意布置作業。另外實習教師還要注重作業批改環節,對作業中反映出來的普遍問題、典型問題做好記錄,以便在作業點評時做到“精講、精評”。
5有效檢測是實施有效教學的重要手段
進行學科檢測是檢查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學反饋的重要依據。但是違背語言學習規律的考試是導致英語教學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常見的英語試題設置不科學主要是指試題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體現出語言的社會功能,即交際性功能。由于實習時間有限,實習教師要提前對檢測的內容和方式仔細研究和挑選。考試內容既要兼顧知識技能的覆蓋面,又要注意對重點知識技能的考查;既要面對實際夯實基礎,又要兼顧能力分級考查,難易度要能體現一定的效度和區分度。有效檢測的另一個重要環節是進行科學的評價。很多實習教師往往在這個環節做得過于簡單,先宣布答案和學生分數,然后自顧自地解釋試題,學生則只注重分數的高低。科學的考試評價要體現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要注重加強學生與社會實際和社會生活經驗的聯系,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考試評價也要體現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檢測的有效性,才能真實地反映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6結語
有效教學是教學活動的基本追求。對于缺少實踐教學經驗的實習教師來說每節課都能達到有效教學并非易事。但是只要從文中所闡述的五個有助于達到有效教學的方面著手,認真踏實地準備、實施,并不斷地完善,還是能為縮短上崗后英語教學工作的適應期或達到“零適應期”打下良好的基礎的。
- 上一篇:綏化民辦英語學校對低年級英語教學啟發
- 下一篇:慶祝三八節領導講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