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語教育合作學習運用

時間:2022-05-22 09:40:00

導語:高校英語教育合作學習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英語教育合作學習運用

隨著國內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種教學方法的研究日益增多。大學英語教師也在尋求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普通農業院校自擴招后,英語課均是大班授課。農業院校的學生多來自農村,英語基礎普遍較差,個人及學校的學習條件也很有限,課內外的語言實踐機會較少。筆者在農業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入合作學習,以期尋找切合實際、符合大學英語人才培養目標的教改方案。

1合作學習理論與意義

1.1理論

合作學習于20世紀70年代初在美國問世,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合作學習的思想由美國教育學家DavidKoonts首先創立并使用。80年代,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由DavidJohnson創辦的合作性學習中心對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論證。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也出現了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驗,其中以王坦為主要代表。Slavin,Sharan,Guskey,Davivion及一些中國教育家從不同視角給出了“合作學習”的定義。綜合起來,合作學習是以現代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等為理論基礎,以小組活動為基本教學形式,以真實的語言交際活動為背景,以集體成績為評價標準,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合作能力為根本目標的教學活動。它在強調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重視小組成員個人合作能力的培養。因為合作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課堂氣氛,普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了學生社會能力的發展,因而越來越受到各國教育者的青睞。

1.2意義

①增加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合作學習教學活動提供了更加貼近學生生活、更加真實的語言運用場景,擴大了學生語言交流與運用的范圍,增加了學生語言輸出的機會及向其他人學習的機會。通過闡述自己的觀點、解釋、提問等,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②幫助學生克服語言焦慮感。合作學習改變了課堂組織結構,將個人競爭轉為小組間競爭,在組內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這為積極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③有利于學生的共同進步。在合作學習的小組交流中,小組成員有充足的時間思考問題,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活動。通過以強帶弱、互幫互助,每個成員都能參與其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合作學習以學生為中心,高度重視學習者的主體能動性,激發學習者的主體意識,從合作學習活動的實施到學習結果的評價,都體現學習者的主體參與意識。合作學習也鼓勵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自我監控和評價,這使他們更主動、更自主地承擔學習責任。⑤培養學生的合作技能。由于語言的社會性和交際性,學習社交技能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小組合作學習給學生創造了人際交流、互相合作的機會。學生在相互交流中練習英語,鍛煉聽、說、反思、求助、自控、幫助、協調、修正等社交能力。

2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

在合作學習中,以探究型和發現型教學模式為主要特征。教師不再是整節課站在講臺上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走進學習小組傾聽小組成員的討論,并給予指導和幫助。教師成為教學舞臺的幕后導演,即成為學生合作學習的設計者、指導者、督導者、評價者。

(1)根據不同內容的課程,設計科學有效的小組活動。包括活動的目的、形式、時間、工具材料及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手段,對合作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包括師評、自評、他評。

(2)通過有趣的活動設計和合理的獎勵機制,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將學生的有意識學習變成自覺和無意識的行為。幫助學生形成持久的學習動機,使學習不再是強制性行為,教師不再是追求完全可見的和可控的學習效果。

(3)將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放在首位,不再只以教師傳授給學生的知識量衡量教師的作用。語言能力是合作學習的基礎,學習者借助已有的學習基礎,根據自身經驗去建構有關知識。所以教師在輸入語言知識的同時,更應注重學生應用知識能力的培養。教師不再是標準答案的提供者,而是開放性問題的設計者,發散性思維的引導者,多種答案的總結者。

3英語合作學習的組織實施

3.1合作學習小組形成

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性別、個性、學習成績、語言能力),把程度不同的學生安排在一個小組。每組4~6人,以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言,也有助于異質成員間的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組內合理分工,主要由組長、記錄員、匯報員。組長負責課內、外小組活動的展開,并向教師反饋該組完成學習任務情況,幫助后進生,分配組內工作。記錄員和匯報員由組員輪流擔任,以增強組員的責任感和合作意識。

3.2多樣化的活動形式

3.2.1小組討論是合作學習最常見的活動形式話題可以是課文內容,也可以是與課文相關的內容。討論可以在學習課文前、后進行,可以是一個獨立的活動,也可以是一個整體活動的一部分。全班各組可討論同一話題,也可以分別討論同一語題的不同方面。小組中每個成員各抒己見,最后向全班匯報。當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時,教師可以到各小組去旁聽,幫助學生解決語言困難,并做相關的引導。當匯報人發言時,教師應在黑板上做必要的記錄。同時記錄學生表達的閃光點及典型錯誤,加以表揚和指正。最后教師總結各組的發言。這種合作活動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集思廣益,在討論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2.2情景表演可以給學生提供廣闊的發揮空間和輕松的學習氛圍學生通過表演鍛練自身在不同場合、與不同交際者進行英語交流時,把握情感及表達情感的能力。情景表演可以是課文內容,也可以是課外內容;可以是獨立對話,也可以是短劇。《大學體驗英語》綜合教程的每一單元都有情景對話交流,可挖掘出很多適合學生表演的情景,情景表演增加了課文的生動性和形象性。合作活動還有許多其他形式,如依照教師給出的關鍵詞復述課文、接力背誦、歸納文章大意、辯論、收集課外資料、解釋課文語言點、模擬新聞報道。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有利于向學生展示掌握語言知識和語言交際能力的諸多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小結

合作學習不僅可以打破以往對英語學習的傳統認識模式,而且將大學英語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解決了英語教學面臨的客觀問題,值得在普通農業院校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