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認知和情感在英語學習的作用
時間:2022-07-20 03:40:17
導語:學生的認知和情感在英語學習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讓學生有自己的學習目標,有正確的動機,激發學習欲望
有的學生英語學習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沒有確立具體的目標,沒有樹立深遠的志向。古語說“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要想有“退而結網”的行為,必須得有“臨淵羨魚”的欲望。作為教師,根據教學的總體目標確立教學方向,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認真思考、討論和合作等方式來共同完成學習。每一堂課,都要讓學生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同時運用各種競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興趣。
二、最大限度地給學生提供表現的平臺,給學生成功的機會
在英語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要最大限度地給學生表現的機會,滿足學生積極的認知心理。如:英語單詞、語法、對話讓每個同學都有所展示,最大限度地給學生表現的機會,從而促進學習動力的產生。師與生,生與生相互探討、辯論、交流,在真實活動中產生思維碰撞,在挖掘后進生潛力的同時,發展優等生的能力。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的過程中,流露真情,表現自己,體驗成功。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增加學生的成功體驗,讓學生真正享受學習的快樂,達成學習的愿望。“十次說教,不如給學生一次表現的機會,十次表現不如給學生一次成功。”成功是學生積極求知的動力。蘇霍姆林斯基說:“有經驗的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最困難,最復雜的問題正是如何使差生也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在英語課堂上,因材施教,讓學生感覺到存在的價值,感受到關愛和學習的氣氛,并對他們的成績給予肯定和鼓勵。如果一個學生經常不被提問,或者屢遭失敗,就會喪失學習信心,產生厭倦情緒,失去求知動力。因材施教,給學生表現的機會,給學生提供表現的舞臺。
三、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成長
學生個體的健康發展是建立在有安全感的心理背景下的,因而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創設情境,將師生的感情融于認知活動中,使學生在愉悅,寬松的環境中學習。在這種和諧的環境中,學生對教師充滿期望與信任,“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把對學生的愛化為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個會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話語,一個贊許的表情,一個體貼入微的動作,學生就會感到教師的關愛,賞識,心理上的滿足感與愉悅感便會油然而生。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學生的認知心理和情性才能和諧發展。學生就容易把這種潛在的情感意識轉移到教師所教的學科內容上,從而形成一種積極的學習情緒,使學生在友愛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并成長。如果教師不注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把自己和學生對立起來,把學生看作是管制的對象,對其呵斥,挖苦,學生學習起來自然沒興趣。反而如果老師對學生尊重、信任、理解、關心、熱愛,學生會感到老師的可親可信,從而喜歡老師教的課。
四、分組聯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人人提高
許多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是靠學生練出來的。小組活動加速了教學的節奏,加強了訓練的密度和廣度。在小組中,優差生搭配,學生在活動中被一種積極的情感所支配,將大大激發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調動積極性。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他們在一個近似自然的語言環境中,用所學的語言進行交際,以達到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目的。教師給學生提供語言學習的結構、理解語言功能的外部條件和參加語言實踐的機會。學生想在課堂上有好的表現,便會在課后積極準備,互相對話,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在小組中操練語言,運用語言進行交際,加深對語言形式和意義的理解,優等生帶動著后進生同時進步。小組活動的主旨就在于用一部分同學帶動其他同學共同學習,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每個成員都積極參與,都要發表自己的見解,都有表現的機會。教師在分組教學中要注意人數的分配,一般以4~6人為宜。各個小組的智力水平大致相當,優等生對中等生和后進生的幫助是極其明顯的,而優等生從中等生和后進生身上所獲得的積極情感體驗也是極其有價值的。讓每個學生收獲成功,獲得自信。“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
五、激發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有效的成分,在英語課堂上我們經常創設情境,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發掘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們在開課伊始要有一個好的的開端,要鼓勵學生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體現語言的真實性和交際性。“學趣于思,思源于疑”。有疑問才能啟發學生探索,所以要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帶著問題討論。如:老師用明星的圖畫,喜歡的故事來講語法時態,使枯燥的知識變得更生動有趣,刺激學生的思維,學習興趣是學習者成功的內驅力。有趣味的媒體輔助教學,如;電影、幻燈片、有趣的課件,給與學生生動形象的直觀感受,能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讓學習的興趣融于英語學習始終。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通過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靈活的教學思路,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經過情、知的多次交互作用,學生的情與理達到統一,教師進而引導學生從情境中獲得知識,讓學生從成功的行為中獲得情感上的喜悅,使“情”與“知”融為一體。
作者:麥華 單位: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第二十七中學
- 上一篇:高校財務樣本數據庫研究
- 下一篇: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學習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