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專業英語課程體系研究

時間:2022-04-26 10:10:30

導語:心理學專業英語課程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理學專業英語課程體系研究

【摘要】醫學院校應用心理學專業以培養特色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堅持三導向的培養方向。從應用心理學和英語相結合的角度出發,在構建專業英語課程的過程中,從教學內容的選擇、任課教師的遴選、教學方法的改革、評價體系的建立、存在的問題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和闡述。

【關鍵詞】應用型;醫學院校;三導向;專業英語;課程體系

近年來,隨著黨中央、國務院提出推動普通高等學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決策部署,各高校紛紛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轉變辦學理念、調整培養思路,注重學生技術、技能的培養,增強自主創業能力。醫學院校提出以“職業精神”為導向的人文素質教育、以“執業能力”為導向的專業素質培養、以“社會適應”為導向的身心素質養成三導向教育模式,旨在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醫學院校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培養具備心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同時具備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基本知識,能在醫療衛生機構和各級各類學校、企業人力資源機構及相關社會服務機構,從事心理咨詢、心理治療、人力資源開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高級專門人才。課程的設置和教學是高校教學活動中的基礎、最重要的環節,與培養目標相一致。專業英語是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基礎課程,主要是將英語語言知識和心理學知識相結合,在掌握和具備了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基礎上,對專業方面的英語知識有所涉獵,提升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同時,在專業學習、科研以及出國深造等各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如何更好地開展應用心理學課程、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探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的前提下,如何評價教學效果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環節。

一、教學內容的選擇

應用心理學專業英語教學內容的選擇既要考慮到學生的英語基礎,又要體現心理學的專業內容。首先,通過查閱學生的英語成績和四六級過級情況,了解學生的英語水平;其次,查找互聯網上已有的公開出版的專業英語教材進行對比,以知識點概括全面、難度適中、便于今后學生需要時使用的標準進行選擇;最后,根據培養方案中的培養目標和學時分配,確定符合要求的教材作為依據,確定教學內容。

二、任課教師的遴選

專業英語的教學對任課教師的要求極高,不僅要具備很高的英語水平和教學能力,而且要有扎實的心理學基礎。在遴選過程中,主要采取自愿報名、講臺試講等形式來進行考核,確定最終人選。

三、教學方法的改革

在傳統英語的教學中,主要是以講授法為主,課堂氣氛不夠活躍,興趣不高,學生的積極性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目前,應用心理學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過程中,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手段的運用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程度。在探討教學方法的過程中,以學生今后的發展方向為依據,結合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首先,每個學生必須按照規定的學時和學分,完成本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采用傳統的講授、舉例和視頻播放和TBL(以小組為基礎的學習)、角色扮演等方法進行教學,鞏固學生已有的英語知識,發展專業技能;其次,對于畢業論文寫作和有考研意向的學生,采用上機操作等方法進行外文文獻的下載和查閱知識的指導,加強科研能力。最后,對于有考研和出國打算的學生,模擬考研復試和出國面試情境,由其他同學擔任考官,對其進行提問,提高應試和應變能力。

四、評價體系的建立

教學評價是課程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評價,既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改進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又是學生調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和提高知識水平和能力的有效手段。對于應用心理學專業英語課程的評價,依據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從專業英語基本知識能力考核、專業英語知識應用能力考核、專業英語素質考核三個方面入手。主要采用形成性評價的方式進行評價。形成性評價的任務是對學生平時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學習效果以及學習情感、學習態度、學習策略等方面的狀況做出評價。內容上,對本門課程進行過程性劃分,既有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課堂上與教師互動與日常表現,也有課外活動和作業的參與情況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形式上,采取課堂考核、自主學習考核、目標定向考核和試卷考核四個部分,建立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學生自評、試卷評價的評價體系。1.課堂考核。課堂考核主要包括課上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聽課狀態,小組參與情況。課堂是學習的主要場所,其質與量是學習效果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專業英語課程的特點,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通過課上提問、隨堂測試、課下作業等形式來測評學生的學習效果。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時,由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相互評價的形式考查學生的積極性,從不同角度準確、客觀地做出評價。2.自主學習考核。自主學習主要是安排學生課后完成與學習內容相關聯的新進展或學習課堂上講解以外的知識,最初在教師的指導下來完成,形成一定的模式后,讓學生自主完成,教師主要起督促和提醒的作用。要求學生在學習的同時要更好地記錄,將材料歸納整理后由老師組織在實踐課環節進行分享,做到知識互補,擴展學生的知識面。3.目標定向考核。開設專業英語的學期與國家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時間一致,在教授過程中,由教師負責與參加復試的高年級同學取得聯系,了解復試中與英語,尤其是專業英語有關聯的考試內容、考核方式、測試重點,在課堂上及時與有考研意向的學生交流溝通,并結合教材內容給予學生更多地啟發與提示,從而有針對性地提供相應的指導,為今后儲備更多的知識。階段性地對此類學生進行相應的考核,用考研復試常用的形式進行課堂考核,由其他同學提出問題,考研學生進行回答,積累實戰經驗,鍛煉能力。4.試卷考核。期末試卷是考核學生對本門課程學習情況的主要形式,傳統但有一定的約束力,也能體現學生的知識積累和儲備。專業英語課程的考核以開卷為主,題目主要考查學生對本門課程中知識點的理解、綜合運用能力,以開放性問題為主,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課程的深入理解能力。

五、存在的問題

1.授課教師的遴選。對專業英語授課教師的要求和標準比較高,在遴選過程中,需要全面權衡和綜合考察,英語知識、專業知識、考研信息和出國信息的搜集等各方面都要具備一定的能力。2.因材施教與教學內容、方法的一致性。在專業英語授課過程中,主要考慮以目標為導向,對有不同發展目標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如何選擇內容和方法,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3.考核體系的完善。專業英語考查學生的能力比較全面,已有的傳統考試形式和形成性評價方式的結合是否能夠適應培養方案的要求,每個考核的環節能夠體現學生的真實學習水平和效果。為更好地適應“三導向”培養目標,實現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轉型,科學、合理地構建應用心理學專業英語課程體系,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

參考文獻:

[1]劉吉成,張曉杰,云長海,羅慶東,白麗.以醫學生未來發展為目標的三導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04):12.

[2]王霞暉,李紅,徐玉蘭,謝勻吉翔.建立多元立體化專業英語教學的評價體系[J].英語教學研究,2010,(06):76-80.

[3]劉曉暉,馮敏.形成性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專業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07):99-100.

作者:曹運華 齊金玲 牛振海 張麗宏 孫 磊 單位:齊齊哈爾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