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社會主義根本任務的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15 10:49:00
導語:鄧小平社會主義根本任務的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鄧小平根本任務幾個問題
[論文摘要]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作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以下簡稱“根本任務”),是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歷史時期,重新審視鄧小平的根本任務理論,進一步明確研究根本任務理論過程中幾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對于我們更好地研究和發展根本任務理論有著較為重要的意義。
鄧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作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以下簡稱“根本任務”),是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理論界對根本任務理論的研究,成果豐碩,有力推動了全面小康社會的進程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在新的歷史時期,重新審視鄧小平的根本任務理論,進一步明確研究根本任務理論過程中幾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對于我們更好地研究和發展根本任務理論有著較為重要的意義。
一、鄧小平論述根本任務時所站的政治高度
鄧小平同志曾說:“能否實現四個現代化,決定著我們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我們當前最大的政治,因為它代表著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同心同德地實現四個現代化,是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全國人民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是決定祖國命運的千秋大業。”
高度決定視野。沒有一定高度,就很難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全局進行宏觀的認識和把握,也就不能很好的制定出正確的方針、路線和政策。高度決定態度,也影響速度。鄧小平將經濟建設作為社會主義中心,從關系國家生死存亡的層面上對待生產力,進而提出社會主義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是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這就是他所站的政治高度。
如果沒有這樣的政治高度,我們就不能以高度責任感對待經濟的發展;如果沒有這樣的政治高度,我們很有可能還停留在‘’叫嚷的‘窮社會主義’、‘窮共產主義’和共產主義主要是精神方面那樣荒謬之極的層面;如果沒有這樣的政治高度,便沒有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更沒有今天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局面;如果沒有這樣政治高度,在日趨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中,我們甚至會面臨迷失航向、改旗易幟的危險。因此,政治高度忽視不得。
二、鄧小平論述根本任務時強調的共產主義遠大目標
有人說,鄧小平同志提出根本任務后,就不再重視共產主義了。這種認識不僅錯誤而且也是危險的。鄧小平同志非常重視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并傾其畢生精力于這項偉大事業。
鄧小平曾指出:“我們說,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落后國家建設社會主義,在開始的一段很長時間內生產力水平不如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不可能完全消滅貧窮。所以,社會主義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逐步消滅貧窮,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則,社會主義怎么能戰勝資本主義?到了第二階段,即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經濟高度發展了,物資極大豐富了,才能做到各盡所能,按需分配。”他沒有忘記共產主義;接著他又強調:“如果說我們建國以后有缺點,那就是對發展生產力有某種忽略。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更不是共產主義。”這里他又一次論述到了共產主義;他還說:“我們多年奮斗就是為了共產主義,我們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產主義。在我們最困難的時期,共產主義的理想是我們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犧牲就是為了實現這個理想。……要實現共產主義,一定要完成社會主義階段的任務。”不同時期不同場合,盡管面對的具體問題不同,但鄧小平同志都始終銘記著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
三、鄧小平論述根本任務時所強調的四項基本原則
我們總有個別理論研究者,熱衷于經濟發展的研究,并以鄧小平同志的“不爭論”為借口,避而不談四項基本原則,這不符合鄧小平同志的本意,在實踐中更是危險的。鄧小平同志一貫重視四項基本原則。他曾說:“我們撥亂反正,就是要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發展生產力。”“三中全會以來,我們一直強調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而要堅持社會主義制度,最根本的是要發展社會生產力,這個問題長期以來我們并沒有解決好。”歷史和實踐已經證明:四項基本原則作為建國之因,立國之本,強國之寶和避免中國走封建主義老路和資本主義新路的最有力的武器,已經載入我國憲法,是我們改革開放各項事業發展的牢固基石和堅強保障。任何忽視、否定和排斥四項基本原則的思想和行為都是極端錯誤的。
四、鄧小平論述的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而非唯一任務
鄧小平同志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論述中進一步點明了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方法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即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然而“共同富裕”多是經濟用語,加上鄧小平同志對生產力論述,往往站在政治的高度,這樣就給人一種印象:仿佛他提出的是“唯一”任務。事實當然不是這樣的。鄧小平曾說:“社會主義制度優于資本主義制度。這要表現在許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現在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沒有這一條,再吹牛也沒有用。”他還說“社會主義的任務很多,但根本一條就是發展生產力,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體現出優于資本主義,為實現共產主義創造物質基礎。”“現代化建設的任務是多方面的,各個方面需要綜合平衡,不能單打一。但是說到最后,還是要把經濟建設當作中心。”我們不難發現,小平同志從論述生產力始,總是把生產力作為“首要”和“中心”任務來強調的。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他還十分重視各項工作的綜合平穩發展。他曾強調:“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忽視了發展生產力,所以現在我們要特別注意建設物質文明。與此同時,還要建設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廣大人民有共產主義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國際主義、愛國主義都屬于精神文明的范疇。”沒有中心的發展是困難的,但單一的進行也將會失敗。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要推動各項事業的又好又快發展,鄧小平同志的這些重要論述不可忽視。
五、鄧小平同志發展生產力決心的堅定性
眾所周知,根本任務提出之后,能不能很好地落實下去,單靠中央的科學決策是不夠的。如何才能排除前進中的干擾,更需要領導者的勇氣和政治家的堅定決心。鄧小平同志對生產力的發展歷來的決心都是堅定的。他不斷告誡我們全黨同志:“我們從八十年代的第一年開始,就必須一天也不耽誤,專心致志地、聚精會神地搞四個現代化建設。搞四個現代化建設這個總任務,我們是定下來了,決不允許再分散精力。”“現在要橫下心來,除了爆發大規模戰爭外,就要始終如一地、貫徹始終地搞這件事,一切圍繞著這件事,不受任何干擾。就是爆發大規模戰爭,打仗以后也要繼續干,或者重新干。我們全黨全民要把這個雄心壯志牢固地樹立起來,扭著不放,“頑固”一點,毫不動搖。”正是有了這樣的決心,我們才極大推動了改革開放迅速發展;正是有了這樣的決心,我們才順利的平息了1989政治風波,維護了改革的成果,保持了國家的穩定和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
作為新時期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者,我們要時刻牢記使命,保持意識清醒,理論清楚,充分重視上述五大問題,我們的工作將會做得更好,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貢獻也將更大。
- 上一篇:衛生局科學發展觀第三階段整改措施及方案
- 下一篇:縣甲型h1n1流感綜合防控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