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哲學科學工作的創新思索
時間:2022-01-13 03:21:00
導語:地方哲學科學工作的創新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黨中央對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十分重視,做出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中央專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這是指導我國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綱領性文件。認真貫徹中央精神,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的創新,是地方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面臨的重大課題。
一、當前地方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是一些地方和領導干部對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引導社會前進的方向,影響社會發展的全局。多年來,盡管黨中央反復強調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性,但輕視哲學社會科學的現象在實際工作中仍普遍存在。二是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創新機制尚未形成。中央出臺的關于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文件精神很深刻,但具體實施意見還需地方配套。而各級地方黨委往往照抄照搬,缺少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從地方實際出發,能夠促進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具有可操作性、針對性、實用性的實施意見,影響了中央文件精神的落實和基層工作的開展。長期以來,地方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始終沒有建立一套合乎哲學社會科學自身規律的創新機制,包括經費投入、資源配置、評價體系等,使自身的發展受到很大限制。三是學會工作發展不夠平衡,部分學會工作主動性不強,學會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四是社科活動的質量有待提高,內容有待拓寬。此外,對新形勢下的社科普及工作新辦法不多,創新不夠。
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創新的指導原則和方針
(一)堅持黨對哲學社會科學的領導,核心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靈魂。要始終堅持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保科研工作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理論方向和科研方向發展。要高度重視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教育人的工作。要切實推進“+代表”重要思想進學校、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全面提高青年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要把普及哲學社會科學基本知識和最新成果,作為科普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努力提高全民族的哲學社會科學知識水平,使哲學社會科學變成改造社會、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使哲學社會科學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二)堅持“二為”方向,貫徹“雙百”方針
要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認真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充分發揚社科民主,鼓勵自由平等討論,鼓勵不同學派、不同社科觀點的相互切磋和爭鳴。這是探索真理、發展科學、創新理論的必要條件。貫徹“雙百”方針,要注意區分社科問題與政治問題的界限。社科研究沒有禁區,政治宣傳要有紀律。根據這一原則,可以創辦少量類似“內參”性質的社科內部刊物,主要刊載學者們對某些重大而又敏感問題的各種見解,作為向地方黨委、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反映各種意見的渠道,推動哲學社會科學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三)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以人為本”,這同樣適用于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創新體系建設。國家創新、組織創新,往往從個體創新開始。哲學社會科學理論體系的建設中,要注意把創新研究的整體協調與自我個性張揚有機結合起來,珍重個性和個性化研究,使個性化研究成果得到尊重,納入集體創新之中,這是堅持“以人為本”的體現。通過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切實做到尊重人才、聚攏人才、人盡其才,使“以人為本”理念成為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創新體系運行的著眼點和著力點。
三、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的機制創新
(一)構建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的良好運行機制
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各級黨委宣傳部門、教育部門、組織人事部門,各級社科聯組織和各高等院校、黨校、研究機構要各司其職,各展優長,形成合力,構建起理論創新的良好運行機制。這一機制應體現兩大功能。
第一,整合功能。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創新體系要充分發揮對研究力量的整合功能。據專家預測,未來的科學技術很可能在各學科之間的交叉領域形成新的科學前沿,發生新的突破。現代科學越來越趨向于復雜和綜合,許多重大科學成就的取得,往往都是來自交叉和邊緣學科。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相互滲透已成為未來科學發展的重要特征,以合作與競爭互動為特征的高水平科學家群體,已成為當今科學研究的主導性力量。這就要求加強社會科學研究隊伍和自然科學研究隊伍的聯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現新的整合,發揮出新的威力。當前,地方社科界閉塞現象依然嚴重,小生產的影響仍阻礙著人們的觀念創新,門戶主義、小團體主義和行會思想時有增長,跨學科、跨領域的交流更少,這顯然落后于交叉學科已成現代社會基本主導的潮流。
第二,平抑功能。浮躁是科學的大敵,而浮躁之風在社會科學中存在已久。有的僅有“創新”的沖動,缺乏創新所具備的種種條件,特別是必備的心態、知識、見識和人格;有的自詡是創新的成果,實際上是上不接天際、下不接地氣的夢話囈語;有的是抄國人洋人甚至侵占學生研究成果。出現這種情況,固然同一些社科研究人員的個人素質有關,但同現行有關政策的引導也大有關系。如今,教研人員的晉級任職,都免不了有一年內在核心期刊發表多少篇論文、承擔多少個國家或省部級項目的研究任務等要求,這就使一些社科工作者迫于既得利益,忙于“一年磨十劍”的平庸之作,很難達到“板凳坐得十年冷,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境界。針對眼下浮躁和急功近利等不良現象和做法,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創新體系要注意發揮平抑功能,使學者們毫無后顧之憂地在社科領域里潛心研究,盡情地發揮創造力,以期出現更好的成果。
(二)要科學把握社科研究的難度
“社科研究”這個概念,本身就意味著要有難度。沒有難度的問題何必要“研究”?可見,沒有難度,就不是社科研究,就沒有社科價值。社科工作者在選題的時候對這一點應該有明確的認識。由于社科研究必然要有難度,所以需要專門的努力,不是可以隨便干的。一般來說,研究的難度越大,社科價值越高。社科價值與研究的數量無關。因為一個專業男子跳高運動員,一千次跳過1.5米還是不及格,而只要一次跳過2.5米就創造了世界紀錄。事實上,一個學者或者一個科學研究小組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多項高難度的研究。追求數量很可能會降低難度,削弱社科價值。如果研究機構的考核和獎勵制度主要是統計學者每年發表多少論文,那么就會使許多人不顧難度而追求數量,使他們很少或者根本不考慮自己的文章是否真正具有社科價值。
(三)把握高起點是優化社科資源配置的主要機制
所謂高起點就是既面對當前實際,又超越社會實踐的現實,以實踐發展的未來趨勢為著眼點,力求引導社會實踐發展。研究課題的確定比研究更為重要,它既是研究的結果,又是黨委、政府具體行為目標的長期、中期和短期的需要,它在很大程度上起著導向的作用。
高起點是社會科學創新的題中應有之義。首先,高起點減少了中間環節,節省了階段成本,減少了研究過程的彎路。例如,把一些缺乏完整意義的小課題安排在相關的大課題中解決。其次,高起點對社會實踐活動能夠帶來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一些低起點的課題,雖然能夠滿足一時之急需,然而實行起來也需要許多零散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些問題如果放在一些大課題中解決就比以小課題單獨立項的方式解決更好。再次,高起點課題能夠使其與全省、全國乃至世界的發展相聯系,從而更好地利用外部條件。當然,高起點并不是主觀任意地想象出來的,不是脫離現實可能的隨意超越,而是在課題的選擇上通過“大坐標定位”而產生的,即通過參照我國和世界研究的維度來實現課題的個別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統一。
(四)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的原始創新
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原始性創新的艱巨性。所謂“厚積而薄發”,在科學研究中是沒有半點兒捷徑可走的。近年,有些人開始陶醉于我國基礎研究所取得的成績,急于取得諾貝爾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等這樣的原始性創新獎項,有些人甚至為我國何時獲得諾貝爾獎規劃了時間表,這其實是一種不科學的態度。客觀地說,我國在一些領域具備獲得原始性創新成果的可能性,但是,獲獎不是科學研究的目的,我們的目標是提升自己的哲學社會科學以及自然科學的基礎研究水平。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需要更多腳踏實地、樂于奉獻的科學研究工作者。正像一些老科學家說的,科學研究需要坐得住“冷板凳”的人。從研究者到管理者,只有這樣的人越多,我們的原創研究才能扎扎實實地往前推進。
四、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的關鍵是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
(一)全黨要進一步提高對哲學社會科學重要性的認識
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反復證明,哲學社會科學的停滯和落后,必然導致思想理論的僵化和社會實踐的挫折;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和發展,必將推動人們的思想解放和理論創新,為社會進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為進一步提高全黨對哲學社會科學重要性的認識,推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必須加強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確保研究機構的領導權始終掌握在馬克思主義者手里。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認真研究和及時解決哲學社會科學在不同時期所遇到的各種重大問題。要將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列入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中,將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四個同樣重要”的精神落到實處。
(二)建立健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
一是建議在市、縣兩級成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為貫徹中共中央3號文件精神,切實加強對哲學社會科學的領導,市、縣委可成立以主管書記為組長,常委、宣傳部長為副組長,市、縣委宣傳部負責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做到三個結合,即結合本地區的三個文明建設的發展思路,用科學理論作支撐和論證;結合理論中心組學習,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結合本地區獨有的區域特色研究,探索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成功經驗,發現培養一批功底扎實的理論研究骨干。二是建立縣市區社科聯,解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如水上浮萍無根基、上下斷檔的問題,擴展和延伸哲學社會科學的觸角,把“提高全民族哲學社會科學素質”的要求落到實處,改變人們認為哲學社會科學高深、遙不可及的認識誤區,把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納入縣市區目標管理。縣市區按人口多少,機構設置1~3人,工作職責放在宣傳部。社科聯主席、副主席一般由宣傳部部長、副部長兼任,設一名副科級干部任專職秘書長。新組建的社科機構,業務上接受市社科聯的協調指導,具體工作目標由本地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確定。三是成立市級社會科學院,加強對全市理論研究的引領。成立市級社會科學院十分必要。它可使地方的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在協調指導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可以宏觀把握社科理論創新、科學決策論證、研究成果轉化;可以研究哲學社會科學自身發展的內在規律,保證市級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可以建立有效的研究機制,通過實行課題立項招標制度,形成以項目為紐帶,以課題負責人為龍頭的研究機制。市社科院可挑選經長期實踐證明在社科界具有較強競爭潛質與能力的研究精英,充實到社科研究中來。
- 上一篇:冬季農業開發工作方案
- 下一篇: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管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