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人文群眾文化建設思考
時間:2022-11-24 03:48:00
導語:奧運人文群眾文化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提要:本文在簡要闡釋建設和諧群眾文化的意義的基礎上,重點闡述了當前建設和諧群眾文化的基本原則和具體措施,尤其重在探討建設和諧群眾文化的措施。
關鍵詞:和諧社會、和諧文化、基本原則、具體措施
2008北京奧運會要充分體現“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的主題理念,在充分展現奧林匹克精神內涵的同時,關注人與自然及人類自身的和諧,而這恰與我國十六大以來提出的建設和諧社會的理念相契合。以奧運開展為契機,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實乃人心所向,大勢所趨。而構建和諧社會,需要構建和諧的群眾文化。和諧的群眾文化氛圍,有利于在更廣泛的范圍內營造社會的和諧,更深層次的意義上強化社會群體的和諧理念,進而真正意義上促進社會的和諧。
所謂和諧的群眾文化,應該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主要價值取向,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為服務對象,實現主旋律文化與多樣性文化的有機統一。其特征除了基礎性、廣泛性外,最突出的特征應該是和諧性。它的內容要體現和諧的主題和題材,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它的形成因為要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層面群眾的需要,而具有多種多樣的文藝形式、文藝門類和文藝風格。其功能除了娛樂、教化和審美外,最重要的功能應該是促進和諧。它和諧的主題和題材教育人們追求和諧、向往和諧、建設和諧,構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而多種多樣的文藝形式,文藝門類和文藝風格,則滿足著不同地區不同層面群眾的娛樂和藝術審美情趣的需要。顯然,建設和諧的群眾文化,能夠以藝術的美感染人,熏陶人,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就建設和諧群眾文化的基本原則和具體措施談一點個人的粗淺看法。
就建設和諧群眾文化的原則而言,我認為有必要堅持以下原則:
1、堅持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為服務對象。這是實踐黨的宗旨、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和諧的群眾文化建設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實現和保障群眾文化權益的基本途徑之一,是實現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一個重要方面。立足于服務群眾,從群眾的實際需求出發,以多種多樣的文藝形式和文藝風格為載體,在娛樂的氛圍中,在滿足群眾審美要求的同時,實現文化的教化功能,促進和諧人文理念的養成,使人們追求和諧、向往和諧、進而積極參與建設和諧文化和和諧社會。
2、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主要價值取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包括四個方面,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這些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精神和生命之魂,處于社會價值觀念的統攝和支配地位。沒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引領和主導,和諧群眾文化建設就會走更多的彎路,甚至會迷失方向、失去根本。
3、堅持主旋律與多樣性的有機統一。建設和諧群眾文化,既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取向,又要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為服務對象,兼顧不同地區不同層面群眾的不同文化需求,實現主旋律文化與多樣性文化的有機統一。既不能迷失了方向,又要更好地滿足不同層次群眾的文化需求,要大力發展先進文化,積極支持健康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促進文藝形式多樣化,使群眾文化真正意義地為群眾服務。
以基本原則為指導,扎實實施以下幾個方面的具體措施,是建設和諧群眾文化的重要保障。
1、加強領導,落實建設和諧群眾文化的責任。建設和諧的群眾文化要求各級黨委、政府進一步強化認識,思想到位,行動到位,擔負起發展群眾文化的責任。各級黨委、政府必須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從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到基層,保障廣大群眾的文化基本權益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明確群眾文化事業是公益性事業,發展群眾文化是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切實把發展群眾文化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計劃,納入城鄉建設規劃,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總體規劃,納入財政預算,納入領導干部目標責任考核;加大對和諧群眾文化建設的投入。為和諧群眾文化建設定基調、定方向,為和諧群眾文化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2、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客觀地說,在一些地區,由于長期的投入不足,群眾文化網絡很不健全,沒有形成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網絡內的群眾文化機構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不高,嚴重制約了群眾文化功能的發揮,影響了群眾的文化權益。因此,要建設和諧的群眾文化,必須著力構建“結構合理、發展平衡、資源共享、網絡健全、運營高效、服務優良的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必需的、優質高效的文化服務。在構建中要統籌群眾文化事業的服務機制、設施、機構和隊伍建設。尤其要根據“覆蓋全社會”的要求,重視抓好最基層群眾文化機構的建設。
3、切實加強基層文化館站建設。文化館站是國辦的群眾文化事業單位。它在建設和諧的群眾文化中,肩負著組織、輔導基層文化機構和群眾開展文化活動的重任,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占有主導地位。文化館站建設的好壞事關群眾文化發展的大局。因此,各個地區,在建設和諧群眾文化、加快構建和諧社會中,文化館站只能加強,不能削弱。高度重視文化館站建設,較大幅度地增加對文化館站建設的投入,花大力氣解決文化館站目前面臨的問題,讓文化館站迅速擺脫困境。在加強文化館站的基本設施、基本隊伍、基本活動內容、基本活動方式建設的同時,要深化文化館站的體制改革,通過改革使其增強活力,更好地在群眾文化中發揮主導作用。
4、規范、促進民間文化團體的發展。民間文化團體近十幾年來發展很快,各種各樣的民間文化團體活躍在群眾中間,與群眾接近,易于被群眾接受,對于和諧群眾文化建設的作用不可低估。當前,要進一步加強對民間文化團體的管理,給予藝術的指導,方向的指引,更好地發揮他們的作用,使它們更有效地服務于和諧文化的建設。
總之,建設和諧群眾文化,對于加快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特殊的意義。在奧運年,以奧運人文理念在全國全民中廣泛宣傳為契機,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建設和諧群眾文化大有可為,也是勢所應為。
主要參考資料:
1、黨的十六大報告
2、2008北京奧運主題宣傳資料
- 上一篇:新農村和諧文化建設思考
- 下一篇:學習解決問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