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鏈管理成本控制論文

時間:2022-05-29 03:05:36

導語:價值鏈管理成本控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價值鏈管理成本控制論文

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成本管理水平不高,成本管理方法滯后已嚴重影響了其發展。價值鏈管理作為一種全新的成本管理理論,克服了傳統成本管理的弊端,在西方社會逐漸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文針對中小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運用價值鏈成本控制理論對成本控制進行分析。

一、價值鏈成本控制的概述

(一)價值鏈成本控制——價值鏈分析。價值鏈分析是基于價值鏈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它主要指近些年來流行的價值鏈分析法降低成本的成本控制,通過價值鏈分析、優化企業價值鏈以達到控制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優勢的目的。價值鏈分析不僅要研究企業本身的價值鏈,還要分析研究競爭對手的價值鏈以及行業價值鏈。(二)價值鏈理論在成本控制中的優勢。1、價值鏈理論將企業置于購銷存整體的位置。價值鏈分析強調的是將企業作為創造價值的一個整體來看待的,它認為企業在購銷存中的各項活動都會產生價值,各項活動對企業的成本的增加或者減少都可能會削減企業的盈利和虧損的能力。2、價值鏈理論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標。企業的價值是由企業追求的目標決定的,企業的目標不僅包括經濟價值目標,還包括社會價值目標。價值鏈理論就是實現中小企業價值最大化減低成本,提高成本管理,來增加利潤。3、價值鏈理論以實現顧客價值最大化為原則。顧客的價值與企業的價值在實質上是相一致的,因此只有提高顧客的價值,才能得到顧客的信賴和認可,從而實現企業經濟價值,價值鏈理論的目的就是控制企業內部的成本。

二、中小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成本控制易忽視隱性成本。傳統的成本控制觀念認為成本項目是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費用以及其他直接費用構成,在計算成本時只將產量作為計算成本的唯一驅動因素。成本控制提供的信息主要是顯性成本的信息,忽視了隱性成本的信息,如開拓市場、內部結構的調整、生產的彈性、企業的規模、內部控制、顧客的滿意程度、供應商的質量等,對隱性成本的忽視阻礙了管理者的視野,影響了其戰略決策的正確性。(二)成本控制管理范圍過窄。傳統的成本管理中,管理者的目標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并且把生產成本的縮減作為企業成本控制的最主要目標。忽視了對企業在供應和銷售環節中發生的成本,對企業外部價值鏈活動產生的成本更是不夠重視,這樣就造成企業管理的范圍不規范和發展目光比較短淺。(三)成本控制易受上下游企業的影響。中小企業在議價方面的能力是比較低的,在大企業降價銷售的時候,為了能夠有銷售業績,中小企業也只能被動接受供貨企業和零售商的要價,而無力采取有效還價手段。同時,中小企業的規模普遍比較小,生產能力有限,所以中小企業只能將生產經營范圍局限于行業中的少數環節。站在行業的角度進行價值鏈分析,一個行業也是一個生產價值鏈,企業是這條生產價值鏈上的一小部分,價值流動不僅僅發生在企業內部,還發生在整個行業價值鏈中。這對于生產能力、銷售能力和購進能力都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只能根據上游產業和下游產業的要求,在競爭激烈市場中存活。(四)人力資源管理缺乏激勵約束機制。人力資源是企業創造價值的根本,中小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時,進行人力資源成本控制也是有必要的,然而這項成本的控制不是成本開支越小越好。一方面,有些中小企業為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采取壓低工作人員的工資的簡單辦法,使具有豐富管理經驗或生產一線的技能高手離開企業,造成人力資源的流失。另一方面,還有些中小企業沒有制定科學的績效考評機制,或者有考評機制,但是公司不執行,或者執行的力度不夠,致使企業員工缺乏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感,生產效率下降和廢次品率上升,這最終后果就是造成企業的成本支出飆升。

三、價值鏈成本控制在中小企業應用的對策

(一)運用企業內部價值鏈分析中小企業的隱性成本。企業的價值鏈是由外部價值鏈和內部價值鏈構成的。從企業的內部的角度來說,價值鏈由許多的子價值鏈構成,既有企業內部各個工作部門(如各管理部門和生產車間)之間的價值鏈,也有各部門內部(如生產車間)的價值鏈。識別企業內部價值鏈之間的聯系相當于知道了人的神經脈絡之間的關系,也就認清了企業的每種活動都會影響或者被影響其他活動。這樣,才能更好地利用這些聯系,減少隱性成本,增加企業的利潤。(二)運用價值鏈理論定位管理目標。有目標才有動力,對于中小企業而言也是一樣的。企業要想實現自己的目標,首先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的特點和優劣勢,全面分析企業價值鏈,樹立比較合理的目標。價值鏈管理的根本目標除了定位企業內部的目標外,還應定位企業外部的目標,不僅僅將企業內部價值鏈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實現價值的增值,還要實現企業外部價值的增值,從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三)運用競爭對手價值鏈分析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競爭對手價值鏈分析是要求企業自身在現有的技術基礎上計算出競爭對手的成本水平、成本構成以及成本支出等,然后和企業自身的產品成本水平、成本構成以及成本支出等進行分析比較,從而得出競爭對手在成本水平、成本構成以及成本支出等方面優勢的差異是怎樣構成的。分析這些領域,可以得出企業自身應該增強哪些環節的能力,可以直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降低企業的成本率。(四)運用上下游價值鏈降低成本。任何一個中小企業在行業價值鏈中都是一部分,如果企業只考慮企業本身的價值是遠遠不夠的,行業價值鏈中的各種活動價值之間是有很大的聯系的,也是決定企業在經濟競爭中取得優勢的重要樞紐。行業價值鏈是有很多方面的聯系的,例如,采購過程中,采購者與供應者之間的關系;企業經營過程中,企業內部各部門和各單位之間的關系;產品銷售過程中,企業與批發者、零購者、普通顧客之間的關系等等。該分析的目的就是將得出企業的上游企業、下游企業和同業競爭者,進而針對不同的鏈結采用不同的成本分析方法,實現降低企業成本的目的。(五)完善人力資源的激勵約束機制。在價值鏈分析的角度下,人力資源是實現價值鏈總體目標的核心要素。中小企業不但要做好人力資源政策的建設和完善工作,而且還要在日常活動中注意對專業化的人才的引進,同時將績效考核和晉升與獎懲同企業的利潤進行掛鉤,調動員工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作者:田潔單位:唐山市燃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