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飼養管理成本控制論文
時間:2022-07-19 09:59:26
導語:雞飼養管理成本控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蛋雞青年雞的飼養目的有以下幾點:首先為了適應規模化蛋雞養殖業的需要,使蛋雞品種發揮最大的生產潛能;其次是減少蛋雞飼養場育雛期成本的投資,有利于設備利用最大化,降低青年雞的育成成本,只有達到上述要求才能使青年雞場和蛋雞場達到雙贏。青年雞的育成成本才是我們討論的要點。就當前養殖情況來說,青年雞成本控制是必須的,如何把成本降到最低才是養殖者生存的關鍵,就如現在生豬的行情也是一個成本的控制問題,只有把毛豬成本降下來才能更好地生存。現在的肉雞、青年蛋雞也是這樣。
1青年雞成本組成
對于青年雞飼養者來說,優質的青年雞才能開拓市場。但如何飼養出優質的青年雞還能把成本降下來這才是雙贏。成本控制是青年雞飼養者必須面臨的問題,也是青年雞飼養者能否生存的關鍵。那么如何降低青年雞的飼養成本呢?我們先認識一下青年雞的飼養成本組成:場房設備折舊的費用;雞苗成本;飼料成本;煤電水費;藥品和疫苗費用;工人工資和管理費用以及其他雜項開支。其中后五項費用是可控制的,是可以通過管理手段來減少的。
2采取措施
2.1確保飼料的利用率降低飼料的成本
使用高營養優質的顆粒全價飼料縮短雛雞的采食時間,養好快速采食的良好習慣,確保一周體重和脛骨長超過標準。這樣能保證雞只消化系統得到最大限度的發育,保證以后生產過程中飼料代謝的完全。確保一周的體重超過標準:以確保消化系統快速發育。一周體重達標準之后,才能確保其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快速發育。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做好開水和開食工作,確保第一天雛雞有兩次吃飽料。做好前10個小時的開食工作,保證雛雞100%隨時吃料和喝水。前10個小時每一小時灑料一次。保證最快速度提高雛雞的飽食率,進而提高雛雞的自身抵抗力。同時加強一周內管理刺激雛雞食欲,使用高營養優質飼料增進采食量,確保一周末體重和脛骨長超過標準,以確保消化系統快速發育。一周體重達標準后,以確保其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快速發育。雞只采食速度的提高有利于腺胃炎疾病的預防。加入的飼料短時間吃完,則飼料在舍內高溫情況下就不會發霉變質,則能杜絕腺胃炎的發生,也就能保證和提高雞只對飼料的利用率,能順利的解決4周后體重不達標準的現象。雞只準時安全出欄自然就降低了飼料的成本。采取的有效措施是:使用高營養優質飼料縮短采食時間,使8日齡后每天下午凈料2~3個小時,加料次數不少于4次。有利于預防腺胃炎的發生。每次加料時一定要讓雞吃完料再加。8日齡后每天關燈前3個小時讓雞把料吃凈。延長使用小料桶的時間,確保雛雞采食方便。盡量增加加料次數。0~4日齡每天加料不少于8次,5~10日齡每天加料不少于6次,11日齡后每天加料次不少于4次。使用優質飼料控制喂料有利于青年雞的成本控制。筆者的觀點是在青年雞育雛過程中體重達標準即可,但脛骨長要以超過標準為好,不要過分追求大體重,可以采取3周后的控制喂料辦法控制好體重以減少飼料的投入,體重控制了但脛骨長還是很好。控料加大了雞的活動量,也有利于雛雞均勻度的提高。每個品種都有它的品種標準,達標準是最好的。采取的有效措施是:使用高營養優質飼料縮短采食時間,保證體重達標準和脛骨長超過標準,才能有效地進行控制喂料時間。使雛雞形成搶料吃的習慣很重要,提前達到體重才能控制喂料時間。
2.2合理控制育雛時的溫度減少煤的投入,降低煤電水費
育雛前幾天的溫度,31℃~33℃足宜。大家可以上網查一下我們從國外引進的這幾個重要品種的育雛溫度絕對不超過30℃。為何建議大家設定31℃~33℃,就是因為考慮到我們的國情及雞舍的硬件設施。其實我們在育雛過程中不是溫度高了就好,而是溫差小了溫度穩定才有利。雛雞前幾天臥在一起是它的習性,要想讓他一個一個去臥的話,只有在高溫環境下,這樣做燃煤費可以節省0.3~0.4元。采取的有效措施是:低溫接雛:27℃~29℃溫度接雛;合適溫度(31℃~33℃)育雛1~3天溫度在31℃~33℃。精細的接雞育雛溫度控制:接雞前2小時到雛雞來后一個小時溫度應控制在27℃~29℃,雞入舍1個小時后溫度上1℃,以后每增加一個小時上調1℃,分別是:28℃~30℃,29℃~31℃,30℃~32℃,31℃~33℃。這樣雞群就會有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然后每2~3天溫度下調1℃,等調到22℃~24℃為好不再下調。
2.3減少藥品費用的投入
育雛前的整理工作要做到雞舍沖洗干凈,空舍干燥7天以上(病源微生物都離不開水分,干燥是最廉價的消毒劑),外加20%生石灰水處理地面。這樣減少了細菌感染的機會,用藥自然減少。加強舍內管理工作,給雞群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以減少疾病的發生。2周內減少抗生素藥品的投入,避免濫用藥現象的發生。2周內盡量減少使用抗菌素的次數,因為此階段各個器官和系統沒有完全發育,過度用藥可能會加重肝腎負擔,影響到肝腎的正常發育。1周內絕對不能在飼料和飲水中使用滅蠅藥品,以防止滅蠅藥品對早期的消化吸收系統帶來影響,若用量不合理后果會很嚴重。采取的有效措施是:使用高營養優質的顆粒全價飼料,減少飼料帶來雜病的發生,杜絕病從口入。做好接雞前雞舍的清理、沖洗和消毒工作。提高飼養管理水平給雞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干凈的環境和良好的管理,3周內的雛雞不會出現腸道問題和呼吸道的問題。
2.4提高飼養密度減少工人工資和管理費用的投入
現在一些青年雞場,為了方便管理防止疾病的發生,一個(0.5米×0.65米)籠位只養8只,但按合理密度能養到12只,則可以提高1/3的飼養密度。按一個標準化雞舍(122米×15米),可大約飼養68000只。若按8只/位。則只養45300只。按兩個人去飼養,人均工資3000元/月,外加管理費用5000元。按3個月一批去計算,則工資總投入23000元。高密度飼養的棟只雞工資費用是0.338元/只。現在的飼養密度則是0.508元/只。
2.5采取遮光飼養的思路,確保蛋雞準
時開產,杜絕因推遲開產造成的損失4周后推行遮光減少光照時間的辦法確保開產前的光照刺激以保證蛋雞的準時開產。同時采取強光開水開食1周,促使1周體重和脛骨長超過標準。2周后開始弱光以順利吃料為準。采取的有效措施是:使用高營養優質飼料縮短采食時間,保證體重達標準和脛骨長超過標準。使4周前能順利地把光照減少到8~10小時。這樣就能確保16周光照刺激時蛋雞準時開產。
2.6縮短采食時間是培育高產優質青年雞的關鍵措施
縮短采食時間的前提條件是體重達標準和脛骨長超過標準為好。這樣做的好處是不管在什么階段都能保證關燈前2~3個小時的空料時間,這樣保證了飼料的質量。即便是進入炎熱的夏天也能保證飼料的營養不受破壞。這樣才能保證蛋雞飼養600天的完成。采取的措施就是使用高營養優質的顆粒全價飼料縮短雛雞的采食時間,養好快速采食的良好習慣。做好開水開食工作保證1周體重和脛骨長均超過標準。8日齡后采取有效的控制喂料辦法:進行合理的遮光管理辦法;杜絕腺胃炎的發生;減少抗生素藥品的使用量以防傷肝和腎。
作者:楊柏萱 單位:河南省新鄉市萱蛋農產品有限公司
- 上一篇:企業環境成本控制研究
- 下一篇:房地產項目開發土地成本控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