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房產實現生態可持續性論文

時間:2022-06-02 10:20:00

導語:調控房產實現生態可持續性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調控房產實現生態可持續性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房地產開發中可持續發展現狀概述;房地產可持續發展策略;結語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房地產在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中屬于基礎性、先導性產業、資源的浪費與流失、商品房空置量增加,而且正在進一步擴大、房地產業發展與金融業關系尚未理順,房地產開發缺乏穩定的資金來源、房地產開發中的短期行為,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合理政府調控、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是中國房地產開發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規范土地市場、促進可持續發展、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的基本國情、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重視環境保護,維護生態平衡、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生態的可持續性、房地產的規劃布局、建設與后期物業管理都應有超前的生態觀念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如今的房地產開發的飛速發展,而其帶來的可持續問題日益嚴峻。闡述了房地產可持續發展的現狀,分析了中國房地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在實現房地產可持續發展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房地產開發;可持續;發展;現狀

1房地產開發中可持續發展現狀概述

房地產在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中屬于基礎性、先導性產業,其健康發展可以支撐和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但近年來,一些城市房價的急劇飆升,異常火熱,并累聚風險。這讓每一個關心我國經濟健康成長的人十分擔憂。目前,房地產業的“火爆”現象也引發了國內專家、學者、業內人士和政府主管部門的警覺和重視,多數人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泡沫,必須加以調控。

而當今房地產可持續問題具體表現為:

(1)資源的浪費與流失。由于開發失控和無序發展,導致土地資源的大量浪費和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當年的“開發區熱”和“房地產熱”高潮時全國形形色色的開發區達上萬個,規劃占地1,5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全國當時的城市建成區總面積,而真正實現有效開發利用的僅為2%左右。

(2)商品房空置量增加,而且正在進一步擴大。截止到2005年底商品房空置面積已突破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6,5%,其中,空置一年以上商品房面積為4220萬平方米。國際慣例商品房的空置率一般是控制在10%左右,而中國房地產開發的空置房已超過了這個指標。雖然建設部領導多次強調消化空置房,許多地區空置房也有些下降,但從總的情況來看,中國的空置商品房仍然繼續上升,現已接近20%。

(3)房地產業發展與金融業關系尚未理順,房地產開發缺乏穩定的資金來源。房地產金融基礎體系欠完備,國外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住房消費信貸一般占到整個房地產信貸總額的7帆左右。而我國消費信貸占房地產信貸的比例不到10%,僅占銀行全部貸款總量的1%。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中國房產業面臨的一項戰略任務。

(4)房地產開發中的短期行為,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開發單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致使建筑密度過高、容積率過高,缺少綠色空間,一些房地產開發建設忽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

房地產業與國民經濟其他行業有巨大的關聯作用,是為實現某一經濟增長目標可以考慮優先發展的行業。但是,作為優先發展行業必須具備這些條件:房地產發展水平的提高必須與其城市經濟、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相適應,與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費特點相適應,需要有一定的社會條件、資源和環境提供保障。近年來。我國一些地方政府對房地產高速增長目標的過分追求,忽視了這些條件,結果造成了大量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違背了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規律。

2房地產可持續發展策略

2.1合理政府調控

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是中國房地產開發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而抑制當前房價的過高過快增長,則是保持中國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合理調控房價,抑制房價過高過快增長,建立住房保障制度,解決多數人的住房問題是中國政府當前面臨的重大任務,政府首先該做好自身定位,對應該由政府來建立的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保障體系,應加快步伐盡早建立,以減輕商品房市場的漲價壓力;同時,政府還應加強對中、高檔商品房市場監管,杜絕開發商擠占普通品房及廉租房土地的不法現象。政府應進一步發揮稅收、信貸、土地政策的調節作用,嚴格執行住房開發、銷售有關政策,完善住房轉讓環節稅收政策,有區別地適度調整信貸政策,引導和調節住房需求,抑制房價過高過快增長,保證房地產市場的長遠健康發展。

2.2規范土地市場、促進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已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韻發展階段。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近年來我國的土地市場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國土地市場建設距離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政府的宏觀調控還需要改進和完善,土地產權保護制度還存在缺陷,相關配套改革還比較滯后。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研究解決。

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要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黨的十六大為土地市場建設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培育規范土地市場:一是必須始終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中心,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建設用地供應優先保證國家基礎設施、主導產業和生態環境建設。二是必須堅持土地資源、資產管理并重,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三是必須堅持依法行政,加強對土地市場的規范。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嚴肅查處土地違法案件。四是必須堅持與時俱進,推進制度創新。在運用好行政手段的同時,注重發揮經濟和法律手段的作用。對破壞耕地、非法轉讓土地、非法批準征地占地、低價出讓土地等行為,納入了刑法處罰。按照尊重農民土地財產權和維護農民土地合法權益的思路,開展了農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和征地制度改革試點。培育規范土地市場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房地產市場能夠良性、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保證,是實現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途徑。

2.3重視環境保護,維護生態平衡

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生態的可持續性。社區生態系統是在自然生態系統的基礎上通過房地產開發建設而形成人工生態系統。因此,處理好這個系統的基本問題就在于處理好人、自然與技術之間的關系。房地產開發應當順應自然,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為人服務,技術是人與自然發生關系的中介。

房地產的規劃布局、建設與后期物業管理都應有超前的生態觀念。在充分利用自然地貌、資源的基礎上,創造出人與環境有機融合的舒適空間和居住環境。首先,在房地產開發項目選址上,盡量少占或不占耕地、生態林地,不影響風景名勝、人文景觀,應在荒地、廢棄地上進行建設開發。其次,應建立規范的房地產建筑質量保障制度,通過消費市場約束機制,抵制劣質、有毒材料的使用。第三,大力推進房地產建筑節能工作,在保證建筑功能質量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節能技術與管理措施,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達到既居住舒適,又能節約能源和改善環境的目的。第四,在城市規劃區內逐步形成一定規模的綠化帶和綠化區域,提高綠化質量和城市園林水平,構造合理的城市綠化系統;改善城市交通、供水狀況,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污水無害化處理率,發展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與回收再利用,從根本上改善居住環境。

3結語

當今的房地產開發確實存在不少問題,而如何在房地產開發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在政府調控、土地市場以及環境保護三方面加強,使我國房地產開發實現又快又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