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互聯網法律服務業發展
時間:2022-09-28 09:54:34
導語:淺談互聯網法律服務業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已成為當今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使地球成為了信息網絡村。它給人們生活帶來便捷,實現了資源共享,節約了經濟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伴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到來,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各領域精密融合,在市場與人們的美好生活的需求下,傳統的法律服務模式已經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法律文化需求,需要一種更快捷、更高效的方式來服務大眾。隨著我國城市化的提高,城市經濟規模逐步擴大,法律服務業的市場也隨之增長,法律電商行業已經在過去幾年里從行業內悄悄走向了大眾社會當中。這對互聯網法律服務業的發展提出新的挑戰,例如,需要近一步增加法律專業知識,不斷提高對市場的認知能力,增強對互聯網經濟的敏感度等。除此之外,法律服務的供給主體需要明確自身缺點,以高質量和高效益的服務取勝。在大眾創業與萬眾創新的新時代互聯網行業成為了一個高容量的創新者流入地。
二、互聯網法律服務業的發展主要面臨的問題
首先,線上法律服務的高成本、低收益致使線上服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當前市場顯示線下法律服務資源日趨飽和,而線上法律服務業很難在融資方面或者業務開展方面取得非同凡響的業績。其次,互聯網法律服務企業所創設的平臺搭建不完善,缺乏創新、運營成本高造成其發展停滯不前。我們深知,律師承擔了線上服務的主要任務,但律師通過咨詢平臺獲得的有效信息較少,而且部分平臺是免費咨詢,所以說律師通過收費途徑得到的信息少之又少,導致律師收益少,得不到有效案源。還會導致法律服務平臺變為一個律師信息堆積平臺,甚至有些服務業轉變盈利方向,變成售賣律師信息,而不是售賣法律服務產品,不僅無法提升法律服務的效率還無端增加信息成本,與互聯網本質和客戶需求背道而馳。再次,基于我國“熟人文化”思想對互聯網法律服務業的影響。法律是與客戶人身、財產攸關的問題,絕大多數客戶保持謹慎的態度,大部分公民認為對網絡咨詢平臺提供的信息持有可疑性,對服務也缺少信任,多數通過熟人或者其介紹的實體部們來解決法律糾紛。最后,網絡的虛擬性,使得律師不愿意從事這種承擔風險量較大的業務,專業化、便捷化服務的人力資源便也隨之柔弱。
三、互聯網法律服務業發展的主要分析
(一)互聯網法律服務業的法律保障分析。目前我國的法律在對于互聯網的應用方面已給予了莫大的支持和幫助,并且也針對一些法律法規進行了部分的修訂與補充,但是,各類部門法對互聯網法律服務業的法律調控力度有限,我國互聯網法律服務業缺乏直接法律依據,這種窘境使得互聯網法律服務業的法律風險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凸透效應。而且從當前國際及國內互聯網的發展形勢來看,復雜的社會關系及網絡的多樣性,呼吁政府必須要對其正常使用進行立法,互聯網在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會直接影響到國家的繁榮和進步,進行科學合理的立法,可以保護互聯網的安全性,還能夠對其稅收、知識產權以及網絡犯罪進行約束和治理。但是,任何事物的發展是動態變化的,立法的過程也是紛繁復雜的,國家科技發展的速度總會比立法的過程快的多,因此,只有保證法律的與時俱進性,才能對互聯網的治理工作做到適時的監督和控制。(二)互聯網法律服務業的市場壓力分析。任何一種產業形態都要積極接受市場大環境的洗禮,互聯網法律服務業需要考慮收益轉化率創造的機遇可能性。作為一種新興的發展勢力,與傳統的法律服務業相比,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在合同法律制度、勞動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環境法律制度、婚姻法律制度領域,互聯網法律服務已經在市場當中取得戰略性突圍。市場的占有率以其具有創新,便利來取得,互聯網法律服務可以實現法律服務產業化的目的和其所追求的價值范圍。互聯網法律服務有著自我革新的使命,在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上受市場價值規律波動的影響。市場會自發篩選合理有利的產品和服務,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互聯網法律服務業內部的準入要件。存在的市場風險可呈現兩方面,一方面是市場對法律服務的嚴苛需求對提高互聯網法律服務的質量和效益有著良好的推動作用,如果互聯網法律服務供給者資金不足和專業有限,必定會受到排除;另一方面是市場化日益加深,國內外市場聯系緊密,國內互聯網法律服務業受到互聯網技術的制約,進而促進互聯網技術方面的突破性創新。
四、互聯網法律服務業的良性持續發展的建議
在網絡高速發展的這十年里,逐漸趨于成熟的互聯網越來越多的參與到現實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在近幾年的時間里,互聯網法律機構不斷涌現在社會中,有法律電商、法律自媒體、法律工具、律師培訓和法律人社區這等運營模式,伴隨著國家政策的変化,法律服務行業將真正進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的發展為法律服務行業帶來發展的契機。隨著在線法律服務的需要不斷增多,自身高成本,低收入的現象越來越明顯,逐漸呈現出法律服務人員與用戶互動少,律師積極性削減,導致在線服務出現低級化循環。為了互聯網法律服務業的良性持續發展,就怎樣解決這些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首先,完善法律制度。國家立法、行政、司法應實現整體關聯、貫通、聯動,對惡意打擊產業生態環境的不法分子予以制裁。在健全立法以及健全社會利益的初次配置的同時將誠信、良爭理念通過普法宣傳方式貫徹落實施行。在立法、行政、司法調控的基礎上推進人文關懷,將共享發展理念制度化、法律化。其次,針對市場營利壓力的克服,需要通過法律服務公益機構與營利機構合作解決互聯網+法律服務的客戶信任問題。目前,如何增強客戶對在線法律服務平臺的黏性是核心問題。用戶黏度加深雙方彼此的信任,建立良性的交流平臺,形成一定的依賴,還可以起到宣傳作用。
當前有些論壇都是問答社區,回答用戶多采用留律師聯系方式較多,提供所需要的答案較少,因此,用戶黏性就會較差。此外需要進一步加強互聯網法律服務事業的公益性建設,充分整合各項平臺資源,扶持戰略性新興互聯網產業,發揮市場的感染作用。為實現這一舉措,金融機構可以設置互聯網法律服務的專項貸款以及理財項目,在金融支持上落實對互聯網法律服務業的關注。最后,互聯網法律服務的供給者可以舉辦與高校師生的線上線下互聯活動,如舉辦高校師生的法律知識共享交流活動、高校師生法律服務創新觀點論壇,以夯實互聯網法律服務的互聯互通性,為互聯網法律服務的創新型發展提供新活力。
[參考文獻]
[1]徐敏,黃燕.互聯網治理與法律層面的進展.法制與社會,2017.11(下).
[2]肖芳.在線法律服務,在尷尬中挖掘訴求.互聯網周刊,2013-8-5.
[3]史蕓.淺析當前互聯網法律工具的現狀與發展趨勢.青年法苑,2017-12-19.
作者:馮海燕 鄭先達 駱 銳 孔鵬德 楊晨辰 單位: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
- 上一篇:市場經濟的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研究
- 下一篇:探析中學研究性閱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