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和諧發展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05 09:19:00
導語:我國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和諧發展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市場經濟的日益深化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現代經濟的運行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原有以商品、勞務為載體的實體經濟的母體內,產生了以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的發行、交易為主要內容的虛擬經濟,并且逐步發展、壯大,對原有實體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虛擬經濟也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首先,研究虛擬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為其健康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我國虛擬經濟發展的現狀和問題
從股票市場看,改革開放后,企業融資渠道由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轉變,直接融資比重逐步提高,因而,股票市場快速成長并壯大起來。從債券市場看,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恢復國債發行,國債發行規模逐年增大。從金融衍生品市場看,在國內資本市場快速成長和國際金融創新的雙重作用下,我國金融產品創新步伐不斷加快,金融衍生產品不斷豐富和發展。
盡管我國的虛擬經濟已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落后的,尚不能滿足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從總體上看,一方面,虛擬資產數量過少,即一部分真實資產沒有相應的虛擬資產;另一方面,虛擬經濟結構不合理。股權資產,尤其是可流通股權資產份額太低,并且市場運作效率低,不規范;債權資產中,證券化的很少,流動性差,資源配置的效率很低;股票市場缺乏分散風險的股票指數期貨,衍生金融產品等所占比重太低。從局部看,確實存在投機泡沫,潛伏著一定的風險。一級市場存在泡沫,發行價定得過高;在二級市場上,市盈率偏高,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股票換手率過高,滬深兩市的換手率遠遠高于發達國家;有些“垃圾股”被當作題材廣泛炒作,坑害了中小投資者;瘋狂炒賣地皮和房屋,使房地產“火”氣沖天。這些都使我國經濟在一定程度上被過分“虛化”。
制約我國虛擬經濟健康發展的原因
各種主客觀因素錯綜復雜地發生作用,制約了我國虛擬經濟的健康發展。
我國的虛擬經濟成長于經濟體制的轉軌過程中,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傳統體制慣性的制約。就企業而言,一方面,政府有關部門的直接干預仍然屢禁不止,另一方面,公司不重視股東權益的現象也比較普遍。這種狀況嚴重影響了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極大地制約了上市公司的行為,使其不僅在國內市場中的表現不能令人滿意,而且在國際市場中的信譽也大受影響。在法制建設方面,—些政府部門常常從自身利益出發考慮相關法律的形成和部門法規的制定,這就使得這些法律和法規成為相關部門“爭權奪利”相互妥協的產物。甚至,各相關部門各自制定出了自相矛盾的法律和法規,使企業等機構無所適從。與雙重體制并存相對應,政策也在兩種狀態中變動。政策取向和落腳點的不斷變動,既打亂了人們的預期,也使許多部門和機構難以適應。由于市場的力量難以抵消政策的強烈影響,政策出臺常常出乎人們意料,具有很強的人為性,人們在進行市場運作的同時不得不密切關注經常變化的政策,所以,中國的證券市場被稱為“政策市”。這些都嚴重制約了虛擬經濟的發展。
體制問題、政策問題說到底是觀念問題。當前,在發展虛擬經濟的過程中存在一些認識誤區。主要表現如下:一是把虛擬經濟等同于泡沫經濟。虛擬經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它的適度發展是以正常的社會需求和投資關系為基礎的,因此對國民財富的增長起著一定的促進作用;而泡沫經濟則不然,它并不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現象,它是由虛假的高盈利預期和過度的投機行為帶動起來的,在這個過程中,表面化的交易活動相當活躍,而內在化的物質生產卻呈停滯之勢,因此它的發展并不意味著國民財富的真正增加,而只是曇花一現的虛假繁榮。二是把目前業已存在的銀行巨額不良資產歸結為虛擬經濟。實際上,銀行不良資產問題是由國企改革不到位、生產效率低下等實體經濟因素造成的。因此,將造成不良資產的罪魁禍首歸結為虛擬經濟,實在是一種極大的誤解。三是迄今仍有一些人認為,虛擬資本的交易活動不創造價值,投資收益是以其他投資者的虧損為前提的,并進一步認為,資本市場的發展將導致居民收入的兩極分化,因此,主張限制虛擬經濟的發展。
促進我國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和諧發展
現代市場經濟是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辯正統一體。因此,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正確處理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要促進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和諧發展,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研究虛擬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為其健康發展提供理論指導。虛擬經濟的產生和發展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歷史發展進程,因此,從歷史客觀性和必然性的角度來對待和研究虛擬經濟的發展規律,認真研究國外發展虛擬經濟的經驗和教訓,為我國虛擬經濟的穩定和健康發展提供借鑒和啟示。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既有發展虛擬經濟,促進實體經濟增長的成功經驗,也有虛擬經濟發展過度,導致泡沫經濟破滅的教訓。還有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在實現工業化過程中出現的虛擬經濟混亂和失控問題,都值得我們去認真地研究和借鑒。
其次,夯實虛擬經濟發展的基礎。虛擬經濟是在實體經濟的基礎上產生的,虛擬經濟發展取決于實體經濟結構的合理性與其細胞——企業的活性。我國發展虛擬經濟時需考慮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產業選擇上要以新技術產業、高增長產業、有發展優勢的產業和經濟支柱產業為對象,為其提供虛擬化支持;二是實施中小企業發展的資本虛擬化戰略,開創中小企業融資的新思路。三是規范上市公司的產生機制,并對現有業績較差的公司進行以資產重組等為內容的產權運作,以便從整體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
再次,促進虛擬經濟自身的發展。一是在提高效率、規范運作的條件下積極發展資本市場。二是認真研究探索,促進金融創新。我國目前的虛擬經濟活動大多限于傳統虛擬資本交易的范疇。我國金融工具和金融品種較少,創新型的虛擬資本形式及其交易方式更是少得可憐。為改變這種情況,我們無疑應借鑒西方國家金融創新的經驗,積極探索虛擬資本的新形式以及虛擬資本交易的新技術。當前,應當把開發具有避險功能的各種衍生金融工具作為虛擬經濟創新的重點,增加金融品種,提高服務質量。三是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在成熟的資本市場上,機構投資者是市場的主要角色。四是適應國際競爭需要,大力培訓金融專業人才。
最后,提高金融監管水平,建立虛擬經濟演變成泡沫經濟的預警機制。當前、我國虛擬經濟中的最大問題莫過金融機構普遍存在的巨額不良資產。它不僅導致了“金融泡沫”的形成,而且加大了爆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因此,必須想方設法予以化解。應加強管理與監督,促進資本市場平穩運行。我們一方面應在對證券市場準確定位的基礎上保持證券市場政策的連續性,減少政府對市場運行的直接干預;另一方面,應根據《證券法》的規定進行嚴格的市場監管,杜絕一切形式的市場操縱行為,抑制過度投機。應建立嚴密的監控體系,防范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既要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也要建立健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主體的內部監控制度和監控方法。
- 上一篇:法制辦公室副主任述職述廉報告
- 下一篇:縣紀檢委書記述職述廉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