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與房地產業問題論文
時間:2022-10-11 02:39:00
導語:國民經濟與房地產業問題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國房地產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論述了房地產業成為國民經濟增長支柱產業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及其所具備的條件和應采取的措施。
【關鍵詞】房地產業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房地產業已從崛起邁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化改革,伴隨而來的城市化對房地產業產生了旺盛的需求。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本產業部門,是在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獨立產業,已經成為現代經濟大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從經濟發達的國家或地區來看,房地產業無一不是該國或地區的先導產業與支柱產業,對當地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我國房地產業的現狀
房地產業是指從事房地產業投資、開發、經營、管理和服務等經濟活動的產業部門。它本身有著開發周期長,投資量大,房地產位置固定,資產的流動性差等特點。房地產業被稱為國民經濟的“風向標”和“晴雨表”,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基礎性和主導性作用。
當前我國的住宅發展處于住宅總量的高速增長期,隨著住房分配制度的變革,取消了福利分房,我國原有的土地和房屋資源非商品屬性的桎梏,最終被客觀現實所突破,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房地產市場,出現了新的房地產資源——商品房成為商品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1993年房地產業發展達到高潮,由此引發的通貨膨脹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但隨著政府宏觀調控力度的進一步加大,房地產業從1994-1996年進入一個緩慢發展時期。1996年下半年房地產業初步顯露轉軌跡象,尤其是香港的順利回歸和黨的十五大的勝利召開,為房地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我國已形成國有、集體、民營及股份制和外資企業于一體的綜合開發(商)隊伍,日趨發展壯大,并拉動了國民經濟的增長,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二、房地產業成為國民經濟增長支柱產業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1.重要性
我國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據統計人均土地面積還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房地產業的發展是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應該充分利用有限的城市用地,高度集中各項城市機能,推進城市的綜合開發。目前,房地產市場已從幼稚走向成熟,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房地產從單項獲利,轉向規范化的經營總體利潤的轉變。住宅在房地產市場的主要地位越來越突出,是房地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約占房地產業每年開發量的50%以上。房地產市場的優勢與經濟增長的趨勢、波動是緊密相關。
房地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屬于先導性產業,它的發展可以帶動建材、冶金、機械、化工、機電等50多個物質生產部門以及金融、旅游、商業、服務業的發展,是新一輪經濟啟動的先鋒,可以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重要的物質條件。同時,房地產業不僅能改善人們的居住和生活條件,又可以改善投資環境,有利于吸引外資,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解決大量的勞動力就業問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2.必然性
“九五”期間房地產業是我國五大重要產業之一,為促進住房消費,推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拉動經濟增長,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快住房制度改革等,促進了住宅建設與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促進投資和消費雙向拉動經濟增長,為房地產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住宅業作為新的消費熱點的培育,為房地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據零點公司最新進行一項調查表明,買房作為個人支出的首選比例達到43%,而目前已購置房地產的個人僅占有1.7%,兩者相差懸殊。由此可見,個人購房能夠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公務員之家
人民住房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住房金融業的發展,是房地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必然。房地產業是關聯度極高的產業,房地產業可以帶動許多相關產業。據世界銀行估計,每增加1萬元房地產的產值,就可以帶動相關產業增加2萬元的產值。另一方面,在經過一段時期的宏觀調控、調整和消化后,我國的房地產業已從過熱的非理性發展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的階段,承擔起經濟發展領頭羊的重任,必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房地產業成為支柱產業應具備的條件
第一,政策的支持是房地產業發展的先決條件。中央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進一步發展以經濟適用房為重點的房地產業,推廣和規范物業管理。”政府將住宅作為新的消費熱點進行培育,加強宏觀調控和政策引導。1997年初國家取消了房地產開發中的48項收費項目,并擬在稅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全面開放住房市場,進一步拉動了經濟增長的主線。
第二,在住房分配上實現由福利性分房向貨幣化分配的轉變,實現住房商品化。如果把企業和國家的住房建設資金轉化為勞動者住房消費的貨幣分配,住房公積金的比例將上升到工資比例的30%,由此為基礎,銀行就可以比較放心地向購房者提供抵押貸款,住房商品化的步子就會大大加快。
第三,要有健全的法律保障體系和有效的宏觀調控能力。房地產業是一種資本、技術密集型的周期長、高風險的投資行為,因此必須要有明確、健全的法律體系來保護消費者和投資者的正當權益和義務。
第四,要有良好的金融服務體系。金融業是房地產業發展的后盾,只有通過發展住房金融事業,以住房消費信貸增強消費者的有效購買力,刺激有效需求,才能帶動房地產業的穩步發展。
四、房地產業成為支柱產業應采取的措施
首先,要進一步發展以經濟適用房為重點的房地產業,加大房改力度,轉變人們對住宅實物分配的依賴觀念,落實住房分配貨幣化政策,使住房社會化、商品化。房地產經濟的增長方式正在由速度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房地產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正在由單純的投資拉動向投資和消費的雙向拉動轉變;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機制正在由主要靠行政措施和政策調控向市場機制和自身調節轉變。
其次,根據我國房地產業的現狀及居民的消費水平,為達到消化存量、盤活資金、促進發展的目的,必須發展住房抵押貸款業務,增強有效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的流通和活躍。
參考文獻:
[1]龔卿,陳碧瓊.中國房地產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的動態關系分析[J].經濟師,2006,(11).
- 上一篇:生態景觀設計特點論文
- 下一篇:景觀設計與自然法的關系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