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國信息化水平的實證
時間:2022-01-14 11:18:00
導語:探析我國信息化水平的實證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信息化;NIEC;固定資產投資;最終消費;政府財政支出
[論文摘要]我國的信息化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呈明顯正相關,目前推動我國信息化發展的因素主要是政府財政支出和最終消費,而固定資產投資對信息化建設的促進作用最弱。
一、信息化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相關分析
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在1997年全國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提出,信息化是在國家統一規劃和組織下,在農業、工業、科學技術、國防及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深人開發、廣泛利用信息資源,加速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進程。為了科學評價國家及地區的信息化水平,正確指導各地信息化發展,需要建立全國統一的信息化指標體系。信息產業部會同有關部委共同研究提出了《國家信息化指標構成方案》,作為當前進行國家和地區信息化水平量化分析和管理的依據和手段,該套方案由資源開發利用、信息網絡建設、信息技術應用、信息產品與月鳳務、信息化人力資源、信息化發展環境六個大項,20個小項指標組成。
國家信息化測評中心NIEC受國家主管部門的委托,根據信息產業部公布的《國家信息化指標構成方案》及有關指標數據,對全國各地區信息化水平進行了測算,2000年中國國家信息化水平總指數(NIQ)為38.46,比1999年的30.14和1998年的25.89,有較大提高,1998-2000年中國信息化水平總指數提高了48.6%,平均每年提高21.9%,大大快于國民經濟7—8%的增長速度。
本文試圖分析我國各地區信息化水平與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之間的相關關系以及影響我國信息化水平的主要因素,數據如表1。
做信息化指數與人均GDP和社會發展指數的散點圖,結果如下(見圖一、圖二):可以看出,信息化水平和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發展水平都有明顯的正相關,信息化指數較高的地方,人均GDP和社會發展指數也較高,信息化指數與人均GDP的相關系數為0.754,與社會發展指數的相關系數為0.815,由此可以看出信息化的重要性。
二、影響我國信息化發展水平的因豪分析
影響信息化發展的因素很多,但本文只分析決定國民生產總值的投資、消費、和政府購買這三項宏觀指標對信息化的影響。由于全國各地區的信息化水平是一個水平數據,而不是總量數據,分析影響信息化發展水平的因素時,應該使用人均數據,而不是總量數據,因此,本文用各地區的固定資產投資、最終消費、政府財政支出的數據來除以人口總數得到人均固定資產投資RIJ、人均最終消費RJC以及人均政府財政支出RJG,用SPSS軟件做信息化指數Ⅱ與RJIRJC以及RJG的線性回歸分析,Ⅱ為因變量,其他變量為自變量,結果如表2。
從分析結果可知:固定資產投資、最終消費、政府財政支出對我國的信息化指數都有促進作用,各系數統計顯著,其中,人均固定資產投資增加一元,可以讓信息化指數增加8.621E—03個單位,人均最終消費增加一元,可以讓信息化指數增加8.881E-03個單位,人均政府財政支出增加一元,可以讓信息化指數增加2.273E-02個單位,對比之下,政府支出對我國信息化的推進作用最大,最終消費對我國信息化的推動作用次之,而固定資產投資對信息化的推進作用最弱??梢姡壳拔覈畔⒒耐七M主要還是靠政府財政支持,其次是靠消費的拉動,而固定資產投資對信息化的拉動作用在目前明顯不夠。
三、國際信息化指數與經濟發展水平的相關分析
1999年,國家統計局“中國信息能力研究”課題組建立了一套指標體系測度一些主要國家的信息化能力,該體系由體現信息能力的基礎性因素(包括促進性因素)、資源性因素、活躍性因素和保障性因素共四大類、30個小項組成,測度結果如上表,為了分析信息化能力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相關性,本文從《2001國際統計年鑒》上得到上表中對應國家1999年按購買力平價的人均GDP數據(美元)。從圖三的統計圖可以看出,各國的信息能力水平和人均GDP呈明顯的正相關,采用上述相同的方法得出兩者的相關系數為0.974,由此可見,在世界范圍內,信息化能力與經濟發展水平的相關性更為明顯。世界正步入信息化時代,信息已經成為比物質和能源更為重要的經濟贊源_,信,能力也將成為決定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較高的信息能力可以對國民經濟產生“產值倍增效應”,可以使經濟結構優化和高度化,從而提高國民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從數據表明,美國位居信息能力的榜首,其他發達國家的信息能力也處于較高水平,但中國的信息能力只相當于美國的8.6%、日本的8.892%、甚至比經濟發展水平不如我國的印度也低。從中可以看出,我國的信息能力水平在世界居于落后水平,這無疑會使中國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的位置。
四、結論和政策建議
我國的信息化水平在國際上處于十分落后的水平,國內的信息化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呈明顯正相關,但目前推動我國信息化發展的因素主要是靠政府財政支出和最終消費,而固定資產投資對信息化建設的促進作用最弱,這種發展信息化的模式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模式,但缺點也很明顯,因為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政府的財力非常有限,.信息化建設不能長期依靠政府,政府只能起到引導、規范和管理的作用,我國的信息化能力在國際上處于非常落后的水平可能就與主要靠有限的政府財政支持這一特點有關。我國信息化建設要充分發揮企業和民間資本的作用,各種固定資產投資要向信息基礎設施傾斜,特別房地產投資過熱的地方,政府要加強引導,使投資到信息化中來。要發揮消費對信息化的拉動作用,采取措施鼓勵居民消費信息產品、鼓勵企業進行信息化改造,繼續發揮消費對我國信息化的拉動作用。
- 上一篇:事業單位薪酬管理與激勵淺議
- 下一篇:剖析我國企業品牌戰略決策實行的重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