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城市化進程的原因

時間:2022-11-16 05:03:00

導語:解析城市化進程的原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解析城市化進程的原因

1.我國城市化進程中各階段動力

我國的城市化路徑表現出了和西方國家以及其它發展中國家不同的特征,也因此,對我國之前的城市化的動力機制的考察不應太多參照其它市場經濟國家的發展歷程,即以城市化率和工業化率之間的關系作為研究范式,我國城市化各階段的動力應如表1-1所示:

表1-1城市化動力機制演變過程的一般劃分

城市化階段城市化主要特征動力機制演變趨勢

初期階段發展速度比較緩慢;城市規模小、數量少;城市的擴張表現為“量”上的擴張,即外延擴大。工業化與制度是城市化基本動力;第三產業吸納勞動力增加;經濟與技術等資源匱乏,制約城市化發展。

中期階段城市化高速發展;城市在外延擴大的同時也開始了內涵的進展。工業化、制度仍是重要動力;產業結構的轉移推動力開始顯露;經濟與技術等資源約束機制得到緩解。

后期階段發展速度趨于平緩;城市化主要表現為內涵的擴大,即質量上的提高。產業結構的轉移已經成為主要的后續動力;制度的變遷能有效地促進城市化往更高層次的發展。

2.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三大動力

城市化動力機制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系統,不同時段、不同發展階段的地區,其城市化動力結構是不同的。城市化進城的動力有很多推動城市化發展的力是多種多樣的,但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主導力量,城市化作為動態的過程,主要表現為政府政策影響、經濟增長與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轉換三種基本動力,屬于城市化動力的核心表現。

2.1制度變遷

制度和政策因素對我國城市化,尤其是區域城市化的影響巨大。我國實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制度安排。人口在城鄉之間的遷移具有明顯的政治運動特征,而不是由于經濟原因的驅動而引起的流動。國家對農村人口進入城鎮實行了非常嚴格的控制,加上在農村不讓農民發展工業、運輸業和商業等制度安排,使農村無法內生發展小城鎮,致使這一階段城市化發展進程非常緩慢,甚至出現一定時段上的停滯和倒退。

2.2經濟增長與科技進步

從經濟學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間體系下的一種經濟轉換過程,人口和經濟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經濟和規模經濟作用的結果。經濟增長必然帶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無疑又加速經濟增長。

科技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大,經濟發展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科技進步會加速經濟增長,深刻地促進產業集聚及產業結構的轉換,影響城市化進程,可以說技術進步是城市化發展的源動力。先進的農業技術推動人口向城市轉移。

2.3產業結構的轉換

中國城市化發展的最基本的動力是產業的空間集聚,也就是工業化過程。

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演進會改變城市的形態和規模,進而影響城市化的發展進程。城市化發展的本身,就是變落后的鄉村社會和自然經濟為先進的城市社會和商品經濟的歷史過程,所以農業發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動力,而在產業革命之后,工業化則成為城市化的根本動力。

中國“一五”時期和改革開放以后的快速城鎮化過程,也證明了工業化對城市化的巨大推動力量。隨著工業化步入現代化階段,第三產業開始崛起,并一躍成為城市產業的主角,成為大城市的后續動力。

2.4三者與城市化的關系

經濟增長與技術進步、產業結構轉換和制度變遷共同推動城市化進程,但其各自推動的方特征、方式及其表現形式是不同的。首先,經濟增長與技術進步體現在城市效率與城市競爭力上,產業結構對城市化的推動主要是從整體上、總量上體現的;制度變遷對城市化的影響往往還要體現在結構上、形態上,比如對城市的規模結構的影響。

3.對策

3.1調整城市發展戰略,完善城鎮體系

我國在城市發展的指導思想上,一直貫徹“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發展中小城市”的方針,但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這一方針已不適應城市化發展的要求,因此,應順應潮流,適應形勢,及時調整方針。目前應確立“發揮大城市的優勢,強化中小城市的功能,積極發展小城鎮”的指導思想,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城鎮體系。城鎮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意味著城市化由低級向高級轉化。

3.2積極發展小城鎮,推進城鄉一體化

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及時改變指導鄉鎮企業發展的基本方針,有重點的選擇和扶持一批縣城和主要建制鎮,促使其成為農村地區現代經濟新的生長點,推動鄉村工業化和鄉村城鎮化,這是我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徑之一。小城鎮是城鄉之間的紐帶和橋梁,是大中城市發展的基地,是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現實選擇,因此,應充分發揮中小城鎮的優勢。目前在小城鎮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規模偏小,布局不合理,環境污染嚴重,土地浪費嚴重,戶籍制度管理滯后等問題,國家應給予高度重視,并積極加以引導,重點要搞好小城鎮規劃,配套建設各項基礎設施,并逐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實現城鄉經濟的最終順利接軌。城鄉一體化是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選擇,而小城鎮的大力發展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

3.3加強政策管理

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中,應大力強化土地利用管理,提高城市規劃的法律效力,加強政府對城市建設的參與力度和對城市化發展的調控強度。政府應通過制定相關的法規和政策,引導城市和產業的空間發展方向;通過城市規劃的真正實施,調控城市和區域的土地利用結構。并盡可能應用新技術和新的管理手段,提高政府決策部門的管理水平,以推動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