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村級經濟管理問題的探討

時間:2022-03-21 01:16:00

導語:對村級經濟管理問題的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村級經濟管理問題的探討

村級經濟管理問題一直是廣大農民群眾密切關注的熱點,它直接關系到農民切身利益和生產積極性的提高,關系到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關系到黨在農村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關系到村集體經濟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

近幾年來,隨著農村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經濟的發展,對村集體經濟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鄉鎮普遍建立了各種監督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時,仍然出現一些問題。一是開支無標準;二是管理無制度;三是結算不及時等,使集體出現資產流失、非生產性支出過大、有的甚至揮霍浪費。使村級不良債務大量增加,包袱沉重。造成收支不平衡,農戶欠交更入不敷出,村干部挪用資金,資金不入帳等現象屢增不減。如任其蔓延,不僅會拖垮村集體經濟,而且會擾亂農村經濟秩序。對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切實加強領導,規范村經濟的監督。

村經濟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黨群、干群關系和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因此,各級領導特別是鄉鎮領導要把怎樣加強對村經濟的監督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定期聽取農村經營管理部門的工作匯報,研究解決村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完善對策,定期檢查督促村干部嚴格按章辦事,增加他們的法律意識,確保各項制度貫徹落實。

二是要建章立制,不搞“馬后炮”。

完善經濟責任審計制度。離任審計要改為任期責任審計,各級領導應重視審計報告成果的利用,改變過去僅讓審計監督做“裁判”,而不落實改進措施的消極現象。應強調不經審計,干部不能任用;不經審計,干部調離不能辦理手續;不經審計,干部沒有評優評先進的資格。搞好經濟責任審計,對加強村經濟的監督有著決定性作用。一是有利于科學考核,正確評價,選撥任用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二是有利于對領導干部的監督管理,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促進領導干部廉潔自律,依法行政;三是有利于正確評價村級經濟加強和改善經營管理,保證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

三是實行財務公開,行使監督權利。

實行財務公開規范監督程序和操作行為。一方面要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強業務培訓和定期匯報制度,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嚴重不稱職的要及時處理,維護監督組在群眾中的威信,,才能使財務公開制度,行使監督權利,真正起到加強對村經濟的監督。

四、建立審計網絡,完善審計制度。

農村審計是國家體系組成部分,是深入農村改革,加強宏觀控制和管理,克服村級財務管理混亂,嚴肅財經紀律,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根據現有的審計人員,要開展對村級經濟審計,顯然審計力量是不夠的,建立審計網絡是一個好辦法,由村總會計隊伍中建立起審計網絡隊伍,并通過業務培訓,實行持證上崗,在財務公開和日常對村經濟審計工作中發揮審計網絡作用。從現階段對村經濟審計,僅停留在村主要干部離任審計上,忽視了對其經濟活動財務收支審計、簽訂經濟合同審計、農戶收費標準計和基礎設施建設都應納入審計范圍的常規監督,往往會產生積重難返的情況,成立了審計網絡可改觀對財務收支、其他經濟項目活動與審計監督之間的脫節矛盾,加大審計力度,拓展審計的監督面,有利于經濟健康發展,,也是加強對村經濟的監督的內在需要。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五、統一核算制度,加強規范管理。

為強化農村經濟管理監控,。必須從財務管理規范入手,建立統一核算制度,加強規范管理,一是統一核算標準。規范村干部發放各種補貼標準,村在有資金發放的同等條件下,先發工資后發補貼,如資金不足的村只能發放工資,不發補貼。二是統一核算帳戶,在“管理費”總帳中設立“招待費”明細帳戶,凡是公款招待方面的支出一律通過該帳戶進行核算,但報銷票據,必須開具正式稅務發票,否則不予入帳,不允許把招待帳或變通為其他項目開支,以便真實、全面、一目了然地反映招待費的實際開支情況,但招待費要與村當年新增加經濟項目和為民辦實事項目相結合起來,把招待費嚴格控制在有規定的限額之內。三是統一核算管理。村主要干部不得直接經手現金收支,嚴肅財務制度,真正做到出納管錢、會計管帳、重大開支集體研究決定,報銷發票從原來“一章”改為“三章”制度。對村轉讓集體資產,先評估、后招標、公開競爭,但要與資金到位掛起鉤,減少集體資產的不良債務。使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納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