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存款保險制度的經驗及啟示
時間:2022-11-02 08:16:47
導語:美國存款保險制度的經驗及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金融國際化的背景下,維持金融體系的安全、穩(wěn)定依然面臨著眾多挑戰(zhàn)。美國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設立了存款保險制度,保護存款人和銀行的合法權益。在當前,通過設立存款保險制度來建立健全我國金融存款安全體系不失為明智之舉。
關鍵詞:存款保險制度;保險費率;國際經驗
一、制度概述
金融作為經濟體系的核心,其安全與穩(wěn)定是一國及地區(qū)經濟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前提。從國際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出金融發(fā)展一直與金融危機相伴而生的。當金融危機發(fā)生時,投資者會從理性的角度出發(fā)來考慮自己財產的安全性,尤其是個人的儲蓄存款。美國在20世紀30年代就率先設立了存款保險制度,先后經歷了多次金融危機的考驗。在保護消費者利益和銀行信譽等方面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各國在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時都應考慮其金融特征和自身發(fā)展的差異性。存款保險制度是金融機構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繳納保險費,當其發(fā)生危機時由保險機構代為清償。這對于維持金融系統的穩(wěn)定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將銀行的融資和擠兌風險降至最低。目前,存款保險機構組織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由政府來出資建立。在當金融機構面臨破產的風險時,政府可以為其提供堅強的后盾,給金融機構提供信譽保障,使其更具有權威性。二是由政府與銀行業(yè)共同出資建立。可以自由的選擇被保的對象及維護破產金融機構的信譽,有效的集合了政府與銀行的所有優(yōu)勢,但同時也存在著機構內部分工不明確的現象,權責不明時有發(fā)生。三是由銀行業(yè)單獨出資建立。選擇被投保對象不受限制,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對被投保對象進行監(jiān)督與控制,能夠有效地區(qū)分出銀行安全保障體系的任務與政府穩(wěn)定政策方面的任務。
二、美國存款保險制度的發(fā)展經驗
(一)萌芽階段(19世紀末—1934)19世紀末期,美國的金融體系不斷有銀行倒閉。為了應對這個問題,美國的銀行業(yè)開始使用銀行券作為貸款的延伸,隨后銀行業(yè)迅速發(fā)展使得銀行存款的上升速度超過了銀行券,通過穩(wěn)定金融體系來維護存款人的利益需求也不斷增加。因此美國國會議員開始就是否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先后擬寫了150多份的存款保險制度的建議提交給了美國的國會,最終卻沒能達成統一的意見。1934年,美國的存款保險制度正式出臺,并相應的建立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它的職能主要是用來給投保的機構提供相應的資金安全保障。(二)成長階段(1935—1993)在1933年的6月,美國國會為了挽救在本次經濟危機沖擊下面臨倒閉的銀行,國會通過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創(chuàng)設FDIC,規(guī)定其組織機構、職責范圍、運行方式等,正式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存款保險制度的運行使公眾逐漸恢復了對銀行的信心,存款保險制度得到了肯定。存款保險制度的成功設立與運作得到了許多國家的紛紛效仿。1960—1993年,世界上有近四十多個國家根據本國的經濟發(fā)展特點設立了存款保險制度。(三)成熟階段(21世紀初期至今)到了21世紀初期,存款保險制度的發(fā)展已經有70多年的實踐經驗,存款保險制度無論在制度的建立模式還是制度的運行模式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更加趨于完善合理。
三、美國存款保險制度對我國的啟示
美國存款保險制度的發(fā)展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這對我國存款保險制度的實行與發(fā)展提供了參考價值。(一)完善立法環(huán)境。目前我國的存款保險制度的法律法規(guī)存在著缺位。我國的央行管理穩(wěn)定局雖已起草《存款保險條例》,但與美國建立的存款保險制度相比較,立法體系不夠完善。我國現在已基本建立顯性存款保險制度,對銀行業(yè)的依法監(jiān)管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二)存款實名制的安排。我國對于存款實名制的要求于1998年就開始實行,給政府統計存款人的賬戶余額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為銀行只需要通過姓名與身份證號就可以將同一存款人在不同存款賬戶下的金額進行加總。這是我國建立顯性存款保險制度的基礎之一。(三)采取強制性投保方式。目前,美國已經有98%以上的商業(yè)銀行參加了聯邦存儲保險。我國目前正處于由自愿向強制的過渡階段。如果不采取強制性,可能會導致逆向選擇問題的產生。對于一些高風險高收益的金融機構而言,即使不選擇參加存款保險制度,一旦出現破產風險,也會有國家作為后盾對其進行救助,因此我國應采取強制型的投保方式。(四)明確金融機構覆蓋率。一國存款保險制度的覆蓋情況應與其經濟規(guī)模、金融機構的發(fā)展情況相聯系。在國際上,現存的投保機構的類型主要分為“屬人”和“屬地”兩種類型。從地域來劃分,凡是在我國境內注冊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都應參加。目前越來越多外資銀行在華經營的本外幣業(yè)務也要根據這個原則納入存款保險的承保范圍之內。(五)限額償付方式。賠付有兩種:一種是全額償付,就是對存款人的全部存款進行賠付;另一種是限額償付,所謂限額賠付是指對存款人的部分存款進行賠付。目前在國際上絕大多數的國家實行限額償付。從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考慮,施行限額償付更能有效地規(guī)避隱性存款保險制度的不足。實行限額償付對于中小儲戶來說更能充分的保障其利益。限額償付的方式更有利于我國金融機構的健康發(fā)展。因此限額償付是比較正確的選擇,是對每一個存款者的保護。現階段我國的存款保險限額制度也采用對單個存款人的存款賬戶設定存款額度,對每一個存款人的存款設置最高的賠款限額,有效的保護小額存款者的利益、減少道德風險的產生。(六)實行差別的保險費率。保險費率有固定費率和差別費率兩種形式。我國實行基準費率和風險差別費率制度相結合的制度。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已經有二十多個國家開始實行差別的費率制度。在實行差別費率的過程中應注意費率等級的設置不宜過大。若費率等級的設置過大,會引起存款人對評級較低的銀行產生懷疑,從而產生新的風險。
本文通過對美國存款保險制度史的回顧,進一步明確美國存款保險制度對我國存款保險制度的啟示。從美國經驗和我國的國情相結合來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行存款保險制度有利于我國金融機構的安全。還可以保護存款人利益、維護金融秩序、促進銀行業(yè)市場化發(fā)展和防止銀行業(yè)風險擴散等。我國應在借鑒美國存款保險制度的經驗的基礎上,建立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存款保險制度。
參考文獻:
[1]尚昱吟,王少枋.存款保險制度研究[D].云南大學,2015,(5):1-66.
[2]王磊.論述我國存款保險法律制度的構建[D].吉林大學,2-13,(4):1-39.
[3]魏云飛,蔡磊.存款保險機構法律問題研究[D].云南大學,2016,(6):1-55.
[4]張路通.我國保險金制度的歷史[J].時代金融,2017,(10):64-75.
[5]李秀君,劉冬冬.存款保險風險差別費率的國際經驗與啟示[J].農村金融研究,2017,(11):48-52.
[6]王佳佳.對我國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思考[J].金融視點,2009,(5):221-222.
作者:韓國光 單位:渤海大學
- 上一篇:文化產業(yè)發(fā)展觀研究
- 下一篇:平臺經濟監(jiān)管體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