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日常生活經濟學

時間:2022-01-22 04:13:55

導語:淺析日常生活經濟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日常生活經濟學

【摘要】作為一名高中生需要仔細觀察自己及周邊人們的日常生活,領悟其中所存在的各種經濟學道理。如果從經濟學的科學角度來分析,生活中的經濟學也包括了選擇、效率、激勵和權衡4點關鍵問題。人們通過生活中的經濟學選擇、激勵和權衡來達到效率最優目標,這就是著名的“帕累托效率準則”。本文就嘗試分析一下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濟學內涵要素。

【關鍵詞】經濟學;日常生活;激勵;權衡;選擇;效率

雖然作為一名高中生還未能系統的接觸經濟學內容,但我明白我們的生活中是處處存在經濟學信息內容的。人們正是通過各種生活中的經濟主體來評價獎懲原則的,最終作出選擇,并對利益成本進行有效權衡,積累經驗。換言之,它所表示的正是生活中激勵、權衡與選擇三者的順次推理關系,這也充分證明了在我們的生活中經濟學無處不在。

1關于大學生讀研的機會成本研究

經濟學看似理論深邃且不易觸及,但實際上并非那般高深莫測,我們的生活中就處處存在經濟學內容,甚至我們每個人都擁有或深或淺的經濟思維意識。如何發現生活中的經濟學內容,這就需要我們懂得善于觀察生活、體會生活、并有心將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與經濟學聯系起來。舉例來說,我們常常會聽到“機會成本”這一名詞,它還被人們稱之為“選擇成本”。成本與機會有關嗎?乍一看沒有關系,但實際它就是指為了進行某一項最優活動而舍棄了次有活動所獲得的價值。就以距離我們不遠的大學生讀研來講,它的機會成本體現在哪里?讀研對于大學生而言并不輕松,能夠考上研究生的學生也是付出他一定艱辛努力的。而且在備考期間,大學生要經歷的來自于自己、家庭、社會的重重壓力都讓他們感覺身心俱疲,所以說為了備考研究生所付出的體力、精神與時間成本就可以被視為是大學生考研的機會成本之一。再一點就是經濟成本,大學生讀研是需要經濟成本支撐的,除住宿費、學雜費外,還包括了讀研期間的生活費用,根據地區學校、學生個人習慣的不同,其三年下來的讀研成本也不盡相同,少則幾萬、多則數十萬不等。再一點,讀研大學生沒有在大學畢業后就選擇工作,假設他們畢業即踏入工作崗位,那么三年的工資待遇、工作經驗積累以及升遷可能也相比于同齡人更少。所以說在我國,讀研大學生所付出的機會成本相當高昂,當然,讀研也是一個再充實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研究生畢業后學歷更高,讀研成果(學歷)也會被某些企業所認可,這就是讀研成本可能收到的回報,這些基于經濟學內容都要考慮進來并加以分析,最終權衡讀研機會成本的付出是否能夠獲得滿意的價值回報[1]。

2關于公共娛樂的沉沒成本研究

我們知道像電影院、演唱會這樣的公共娛樂活動及場合是存在沉沒成本的,它就涉及到經濟學中的“忽略機會成本錯誤”。在經濟學中這種沉沒成本表示即使不進行任何經濟活動也無法避免的成本內容,所以無法對其是否存在進行考慮,它是必然因素。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存在沉沒成本,如果我們購買電影票卻在如期開場時未能趕上入場時間,進而導致電影票作廢,這就是沉沒成本。所以此時我們需要在考慮中剔除這一成本內容,不能讓它繼續影響到我們的心情和其它學習工作以及生活節奏。再舉個例子,我們在高中英語聽力考試中,老師常常會告訴我們,聽力考試節奏較快,某些題目只會播放一遍,如果一道題目沒有聽懂,不要糾結與此,要馬上認真聽下一題,不要因為一道題目而耽誤了另一道題目,得不償失,這也是沉沒成本的實際體現。因此這一經濟學原理對于我們的生活還是很有幫助的,需要深入理解并有效把握。

3關于折扣飛機票的邊際收益成本研究

邊際收益成本原理涉及到人的決策問題,它為人的決策給出依據,不容忽視。如果邊際收益大于邊際成本,人所作出的決策就應該是處于獲益狀態的,反之。邊際收益代表了人在單位額外活動的收益,而邊際成本則代表了人在單位額外活動的成本。假設當我們需要對某一件事作出決策時,我們需要考慮的并非是事件本身,而應該考慮它能夠在多大范圍內展開,所以這時我們就要運用到邊際收益成本分析。如果邊際收益大于邊際成本,就應該適當考慮擴大決策事件的活動范圍及規模,當然,編輯收益成本也應該與平均收益成本區分開來,避免因為概念混淆而導致錯誤發生。就以折扣飛機票為例,有些機票折扣力度相當之大,動輒幾百元或者百元以下,讓人一時不敢相信,我們常常會覺得這樣做航空公司必然是賠本的,但實際上即使是如此之低的票價他們依然能夠獲利。原因就在于隨著機票銷售范圍的擴大,航空公司就希望通過折扣來展開機票促銷活動,此時所獲得的一切機票收益均為邊際收益,而相應的邊際成本則只是在飛行服務過程中對旅客所提供的一份午餐的成本,再加上旅客所支付的燃油費用。所以此時航空公司的邊際收益必然會大于邊際成本,航空公司必然是獲利的一方[2]。

4總結

我們要多學習有關日常生活中的經濟學知識,因為它有趣且實用,能夠幫助我們較為理性的去看待某些事物,做到對某些事件的冷靜客觀處理,這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好處的。

參考文獻

[1]郭揚.日常生活中的經濟思維——讓我們像經濟學家那樣思考[J].網絡財富,2010,(4):68-69.

[2]黃海君.試著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J].企業導報,2016,(13):186-186.

作者:凌晨 單位:武漢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