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生用水收費的經濟學探討
時間:2022-05-12 03:14:00
導語:大學學生用水收費的經濟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面對天津某些高校中學生用水需要自己承擔水費的問題,從影響水收費的某些方面來進行經濟學分析,通過把公共物品私有化來解釋這一問題。
【關鍵詞】稀缺性;公共物品;彈性;替代品
水是生命之源,但當前人們的用水形式不容樂觀。
一次與朋友聊天,無意間談到了用水問題,他告訴我,他們學校坐落在天津,由于天津是我國水資源極缺的城市,在他們學校即使用自來水都需要自己付錢。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水資源迎來了嚴峻的考驗。我國的水資源,按人口平均并不豐富,在地區分布上更不均衡。全國七大江河年徑流,總量二萬多億立米,其中海河與灤河流域只二百八十多億立米。海灤河流域的人均占有年水量為三百二十一立米,農田畝均水量為一百八十八立米,都是全國最低的。地下水資源極不均衡。京、津、冀平原地下水可開采量不過一百五十多億立米,主要分布在京廣路兩側。華北地區水資源的嚴重不足,是天津市用水困難的根本原因。
一、無替代品及稀缺性
水是生命之源。這是無可厚非的事實。生命起源在原始海洋,這就注定了生命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人們的正常生活離不開水,社會工業的發展離不開水,所以人們會說沒有了水,生命將枯萎。可見水在生命中的重要。
然而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找到能替代水繼續生命的物質,并且,雖然地球上水的面積達71%,但淡水資源卻僅占水資源的3%,且在這3%中,有77.2%是以冰川和冰帽形式存在于極地和高山上,難以為人類直接利用;22.4%為地下水和土壤水,其中2/3的地下水深埋在地下深處;
江河、湖泊等地面水的總量大約只有23萬立方米,占淡水總量的0.36%。因此,只有約20%的淡水是人類易于利用的,而能直接取用的河、湖淡水僅占淡水總量的0.3%。可見,可供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是十分有限的。并且,近年來,水污染的情況比較嚴重,使原本拮據的水變的更加稀少,再加上水是不可再生資源,這樣,延續生命的水就沒有替代品且具稀缺性。正因如此,為了人類的繼續生存,人類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而用水收費就是可行措施之一。
二、公共資源轉化為私人物品
公共資源,它沒有排他性,任何人都可隨意用,可以不限時,不限量。人的欲望是無窮的,永遠難找到人們對公共資源需求的飽和點。
為什么黃牛沒有絕種,而野生的藏羚羊國家保護動物卻瀕臨滅絕。其實道理不難明白,黃牛是私人物品,它的主人為了自己的財產會去保護它,讓其免遭傷害。就像小品《三鞭子》里趙本山呵護他的驢似的,二百斤以上他得替驢扛一半。對于私人物品,人們總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去維護它,爭取讓自己獲取最大利益,遭受最小損失。野生藏羚羊雖被國家重點保護,但它的存活不會給獵殺它的人帶來太大利益,相反,如果能獵殺它,偷獵者卻能獲得可觀的利益。權衡取舍,在利益的誘惑下,偷獵者才會不斷向藏羚羊伸出黑手。
同樣,水本該是公共資源,但考慮到人們對公共資源的使用欲,水本身又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為了避免藏羚羊的悲劇,決策者讓用水人自己負擔用水的費用,這樣把公共資源轉化為私人物品,水就具有了排他性。
這樣,人們在用水時就面臨著權衡取舍。揮霍式的用水,會使用水人自己承擔人比較巨大的費用,人都是有私欲的,會珍惜愛護自己的東西,這時用水人就會珍惜自己的水,不會隨意去浪費,讓水象黃牛一樣不會滅絕。
針對個人來說,節省了水給自己節省了財政支出,對整個社會來說,每人節省一升水,那將會是一筆很大財富。
三、彈性
水資源是基礎性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經濟資源,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是關系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近年來,水污染日漸嚴重,使原本拮據的水的使用率下降。這時,科學家對如何增加水的數量及提高水的利用率進行科學研究,盡可能的解決用水緊張。由于進行海水淡化、污水處理等這些需要高科技的原因,直接導致水的成本增加。為了限制人們的用水量,水費還是會有所上調的。但它的彈性比較小,水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人們不會因為它的價格上調而不使用它。但是,這并不會導致水費的大幅增長。因為水是人們生活生產中不可缺少的物質,當生活的必需品人們無力支付時,就可能導致暴亂,從這個方面來講,政府不會讓使用水的價格讓人們無法承受。雖說水費不會非常高,但它確實上漲了。在此情況下,如果人們還向以前一樣用水,在同樣情況下,人們的成本會增大,但收益不會增長,理性的人會節約用水,為社會省水,更為自己省水。
四、總結
曾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人們不在注意節約用水,最后一滴水將會是人們的眼淚。政府正在積極出臺政策,鼓勵人們節約用水;也在積極搞科學研究,盡可能的找到更多的可用水資源,同時改善工業中的機器設備,減少用水量。然而如果人們不引起重視,政府的努力就相當做無用功。為了我們美好的明天,不讓眼淚成為最后一滴水,請節約用水。
參考文獻
[1]/flfg/law/a40308.htm
[2]/wenzhang.asp?art_id=3184
[3]格列高里.曼昆《經濟學原理》(中文版)—機械工業出版社
- 上一篇:透析農村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與管理
- 下一篇:關于學校超市的經濟學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