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新奢侈主義對奢侈品消費的影響
時間:2022-05-16 03:28:00
導語:深究新奢侈主義對奢侈品消費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所謂新奢侈主義,百度百科給出的解釋,是指那些產品和服務,他們對同類產品中的其他產品或者是服務質量更高,品位更高,更讓消費者心馳神往,他們價格不菲,但是還不至于昂貴到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步。
縱觀中國這幾年的消費市場情況,政府從政策上鼓勵和拉動第三駕馬車——消費,不斷擴大消費在整個GDP中的占比,激發(fā)民眾對于消費的信心,但從實際的效果來看,民眾的消費拉動并不明顯,倒是中高端消費現象尤為突出。據美國貝恩公司調查分析,中國是目前奢侈品銷售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qū),且將在五年內成為世界范圍內第二大奢侈品市場。中國大陸在2010年銷售增長30個百分點(達121億美元),在2011年的增長預計提升幅度為25%。二、三線城市將成為中國大陸奢侈品牌的擴張新大陸,但銷售同時也會受到自然增長的帶動。消費者越來越專業(yè)和成熟,并且有著高忠誠度和對產品更為細化的要求,而這必然帶來仿制品銷售的大幅下滑。店內購物體驗和售后服務將成為成功的又一關鍵性因素。
隨著眾多國際奢侈品牌大量進駐國內二三線城市,新富人群對于品牌的追捧已達狂熱之狀。從人手一個LV包包,到人腰系一條愛馬仕皮帶,這種現象尤為普遍。但反觀這種現象,不難看出,新富階層對于此類品牌的消費是盲目的,是跟風的,而如果此類品牌長期以往是這種現象來剌激消費的話,很難相信品牌的文化、氛圍會繼續(xù)傳承下去。中國很多的新富人群,比起其前輩,對于財富積累和獲取是較少經歷辛酸的,但他們也需要標榜自己、需要包裝自己,因此,奢侈品牌的消費亦成為其身份的一種象征。
而現階段,中國進入第十二五計劃的年代,人們在物價通漲、銀根緊縮等因素的背景下,逐漸產生了對奢侈品消費的一種認識,從“感性”到相對“理性”,從“陌生”到相對“熟悉”,消費者對于奢侈品的消費亦提出了不同的需求。同樣的產品,為何在國內購買,要比歐美國家,甚至香港要多付50%到20%不等比例的金額。同樣的品牌,為何在國內和國外享受到的是相差較大的服務。諸如以上情況,導致了每年有大量的消費流向國外,從法國香榭里大街和美國第五大道涌動的中國人群,不難看出這個問題。消費者在選擇消費的同時,從行為學上講,有個“便捷”的考慮,如果能夠享受到同樣的氛圍、產品、服務、價格,為何要大老遠的舍近求遠呢?
奢侈品牌早在九十年代初就進入中國,而最近幾年,世界外圍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更加突顯了中國的消費潛力。撇開國家稅制政策等因素,消費者也已在眾多奢侈品牌中,選擇自己所追崇、喜愛的品牌來消費,更加關注購物的體驗和售后服務。
相信隨著國人消費觀念的不斷成熟,盲目、跟風的現象將會減少,將更加趨向于新奢侈主義,對產品、對服務、對品位有著更高的要求,這種現象將會影響著眾多奢侈品牌在國內的戰(zhàn)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