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建設的思考

時間:2022-03-22 03:10:22

導語:海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建設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海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建設的思考

摘要:文章分析了海南建設國際商品交易中心的必要性、現實基礎與發展條件,從經濟學視角提出了建設海南商品交易中心的基本思路和相關政策建議,以期對海南建設國際商品交易中心的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國際商品交易中心;一帶一路;SWOT分析;建議

一、建設海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一)貫徹中央關于加快發展海南省現代服務業、現代物流業重要決策的需要

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44號)中明確提出“依托洋浦保稅港區和海口綜合保稅區,大力發展航運、中轉等業務,促進國際物流和保稅物流加快發展。實施國際航運相關業務支持政策,完善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配套支持政策,打造面向東南亞、背靠華南腹地的航運樞紐、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2013年4月,考察海南時指出,要加快形成以旅游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服務業產業體系,把中央支持海南發展旅游業的政策用足用好。2015年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加強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農業、漁業、旅游、油氣開發、加工貿易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努力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排頭兵。依托海口綜合保稅區,組建面向泛東南亞地區的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有助于海口城市功能的提升,也是增強海口市乃至海南省經濟影響力和輻射力的一個重要載體,將提高海南省大宗商品的交易總量,促進資金流、信息流、商品流聚集國際旅游島,推動海南省現代服務業和現代物流業的發展。

(二)提升我國大宗商品價格定價話語權的需要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原油、鐵礦石、天然橡膠等大宗商品的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高。但大宗商品的定價權長期被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掌控,中國企業只能被動接受不合理的價格。因此,中國亟須制定大宗商品國際戰略,在上海、大連、鄭州三大期貨交易所發展的基礎上,盡快建立和完善大宗商品的現貨儲備,創設現代商品交易平臺,大力發展大宗商品交易,引導和鼓勵企業參與大宗商品交易,推進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的發展,形成我國大宗商品價格,讓“中國因素”影響大宗商品交易的國際定價權。

(三)海南省轉變發展方式,加速綠色崛起的需要

海南是中國面向東盟的重要門戶和前沿地帶,有望成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經濟核心區域和交通樞紐,要加強與東盟國家的互利開發、合作共贏,為海南的經濟發展提供新的推動力。海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建成后,將成為海南省轉變發展方式、加速綠色崛起的重要引擎。構建“面向東南亞、溝通大陸內地”的經濟貿易平臺,通過大宗生產資料的交易和物流中轉服務,有效調整經濟發展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海南國際旅游島影響力,對海南的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是一個難得的契機。

二、建設海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的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

1.國際旅游島和亞洲博鰲論壇的戰略帶動作用海南國際旅游島發展的既定目標是完成以下六大戰略定位,即中國旅游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博鰲論壇是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將發揮海南對外開放排頭兵的作用,依托博鰲亞洲論壇的品牌優勢,全方位開展區域性、國際性經貿文化交流活動以及高層次的外交外事活動,使海南成為中國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國際交往中心。國際旅游島和亞洲博鰲論壇的戰略定位將對建設海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給予極大的支持和動力。2.有利于發揮海南的區位優勢,分享東南亞經濟發展紅利海南省具有得天獨厚的熱帶、亞熱帶島嶼氣候,是我國熱帶農副產品主產區,在瓜果蔬菜等熱帶特色農副產品的種植和加工方面具有顯著的資源秉賦優勢。同時,東南亞各國自然資源豐富,人文環境成熟,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最有活力的地區之一,是未來世界經濟增長的新亮點,也是我國商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瓊籍華僑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各國,人數達200多萬人。華人群體一般在當地都比較富裕,會說海南話及共同的文化背景,使這些瓊籍華僑的宗族和鄉情觀念很強,海南與東盟各國由瓊籍華僑帶動,在歷史上一直有著密切的經濟文化交往。血濃于水的鄉土情結所形成的巨大凝聚力,將是海南與東盟各國進一步發展貿易合作深厚的人文淵源基礎。地理和人緣上的相靠相依、相近相親,使海南容易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地區融入東盟經濟圈,也將成為聯結東盟與中國內地市場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因此海南可以發展成為南中國海國際航運樞紐和環北部灣的區域航運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連接到國內沿海沿江各主要城市。海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主要是圍繞著東盟各國的產品特點和市場進行打造的,因此,結合東南亞各國的產品情況和貿易特點,可以使得貿易方式和需求按照區域的情況作出合適的調整及部署。3.海口綜合保稅區的政策有利于交易中心的組建海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擬選址于海口綜合保稅區,享受保稅區優惠政策,適合開展進口天然橡膠、大米、棕櫚油等大宗商品的保稅倉儲、國際采購、國際分銷配送、轉口貿易和加工出口等業務,將為各地貿易商入區交易提供堅實的政策保障。4.馬村港的擴建有利于交易中心商品的儲運海口綜合保稅區北靠海口馬村港,該港口是交通部確定的全國25個沿海樞紐港之一,為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水深以及地質承載力是海南省北部具備停靠大型輪船的唯一深水碼頭。已經建成可使用碼頭6個,最深泊位達10萬噸,年吞吐量800萬噸。未來將擴建發展成為以能源、集裝箱、雜散貨及危險品運輸為主,年吞吐能力超億噸的現代化綜合性港區,為大宗商品的儲運物流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

(二)劣勢分析

首先,海南省的商貿環境有待提升。國際知名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大多依托國際中心城市,國內的商品交易中心也主要集聚在國內上海、大連、鄭州、天津、青島等中心城市。相比較而言,海口市較上述中心城市尚存在較大差距,配套基礎設施較為薄弱,服務業特別是知識型服務業發展不足。其次,海南省對交易中心建設和運營所需各種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配套的高端人才缺乏,這也可能導致交易中心建設和運營過程中金融和信息服務創新不足,在交易方式創新和產品創新方面均顯薄弱。

(三)機會分析

“一帶一路”規劃涵蓋44億人口,GDP規模達到21萬億美元,分別約占世界的2/3和1/3,將構建起世界跨度最長、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走廊,在世界經濟走勢持續低迷、充滿風險和變數的今天,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和潛力。海南是往來“兩洲”(亞洲、大洋洲)和“兩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必經之地,也是通往“兩亞”(東南亞、東北亞)的“十字路口”。作為連接亞太地區與世界最主要的海上運輸通道之一,每年經過南海海域的船舶就多達10萬艘,中國3/4的外貿出口貨物、全球1/3的國際貿易,都要通過南海航線。這決定了海南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是中國面向東盟地區的“橋頭堡”,也是“環南海經濟圈”的核心地區。海南還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和建設中的國際旅游島,管轄中國2/3的廣闊海域,是海洋大省和重要僑鄉。四通八達的交通優勢,廣泛拓展的外交優勢,文化相通的人文優勢,都使得海南的戰略支點地位凸顯。博鰲亞洲論壇定址海南,更讓海南如虎添翼。“一帶一路”一個重要的構想是“農業合作”,目前中國的橡膠、白糖、棉花、棕櫚油等基本農產品難以滿足國內需求,未來海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發展的契機,就是在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引導中國大宗商品定價權回歸。海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未來將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海南的海陸空區位優勢、特色的熱帶農業產品交易優勢和“一帶一路”的戰略機遇。

(四)威脅分析

1.各大經濟體經濟增速減緩,大宗商品交易疲軟。近兩年,全球各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緩慢,大宗商品價格陷入低谷,交易不活躍。各個經濟體內的經濟發展正在復蘇過程中,我國也正處在此進程當中,政府現階段對經濟發展的宏觀調控將對我國大宗商品的貿易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2.類同質化競爭激烈。在海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建立之前,海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以及渤海商品交易所等相似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均已掛牌成立。雖然現階段已經成立的上述多個交易平臺經營的產品項目與本文所提的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有所區別,但各個交易平臺間仍存在類同質化競爭,這也必然會給海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的建設造成一定的困擾。

三、推進措施和政策建議

(一)加強組織領導

1.成立領導小組,建立統籌協調機制。為加強對交易中心組建工作的領導,建議成立由市政府直管副市長為組長,海口綜合保稅區為項目實施人,海口市金融辦、外管局、證監局、財政局、商務局、工商局、海關、商檢局、海口綜合保稅區等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交易中心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海口綜合保稅區,保稅區相關負責人任辦公室主任,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派人參與辦公室的日常工作。領導小組為臨時性機構,組建工作完成后自行撤銷。根據工作需要,領導小組下設的辦公室主任牽頭組織召開會議,協調解決交易中心在組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2.成立籌備組,負責組建工作。由海口綜合保稅區牽頭成立交易中心籌備組,在領導小組的指導下,主要負責交易中心組建過程中的各項具體工作。籌備組的主要職責有負責交易中心組建過程中的各項方案的草擬、股東的招募、規章制度的制定、辦公場地的選址及裝修等各項具體工作。

(二)加強政策支持

建議交易中心除享受省市(縣)已出臺的給予金融機構的有關政策外,還給予以下政策支持:一是申請交易中心在進行保稅監管貨物的交易時,根據需要實行美元和人民幣兩種貨幣掛牌交易、結算;申請給予交易中心一定的外匯額度,用于交易會員企業交易、結算;允許注冊在海口綜合保稅區的會員企業根據需要設立人民幣離岸賬戶,境外企業設立外匯賬戶,交易中心設立美元、人民幣結算賬戶。在交易完成、貨物交割后,貨物需要進入國內市場的,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二是省金融辦等有關單位協調、組織各方資源,加強政策引導,鼓勵省內金融機構對交易中心提供信貸、結算等金融服務支持。三是交易中心稅收方面取得政策扶持,享受海南省和海口市關于企業扶持的優惠政策,爭取對交易中心會員企業給予更優惠的稅收政策支持。

作者:朱聲寶 單位:廈門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肖林,任新建.國際貿易中心建設與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發展[J].科學發展,2009,(07).

[2]查志強.海洋經濟國家戰略下的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設[J].港口經濟,2011,(10).

[3]魯慧君.寧波市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設設想和政策建議[J].經濟叢刊,2012,(02).

[4]禤加加.試論建設泛東南亞的海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基礎和前景[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