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政策下循環經濟發展論文

時間:2022-04-28 09:26:37

導語:財稅政策下循環經濟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稅政策下循環經濟發展論文

一、循環經濟發展中遇到的財稅政策問題

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的經濟發展模式,在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多種多樣的矛盾和困難,目前正在實行的財稅政策雖然在排污治污、合理運用資源和獎勵優秀企業等的方面產生了一定的正面作用。但是,在發展循環經濟的專項政策中支持力度還是不夠全面。具體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循環經濟的界定政策不明確

循環經濟的發展對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政府部門出臺的政策對循環經濟給予了巨大的扶持力度和優惠力度。但是,對于循環經濟的界定并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政策能給予區分,這就導致許多企業打著循環經濟的幌子來騙取政府部門的優惠。這就會使許多不法企業謀取到高額利潤,從而擴大生產力度,這與可持續發展戰略是相悖的。而那些真正的循環經濟企業卻會因此得不到應有的扶持和獎勵。此消彼長,會對循環經濟的發展十分不利。循環經濟這種發展模式的區分在國外已經有了大體的模式,而國內信息交流的局限也是對循環經濟界定不明確的一大原因。

(二)循環經濟企業稅務依舊較高

發展循環經濟是能夠造福子孫后代的經濟發展模式,政府必須拿出誠心,且加大力度扶持。但是,目前的現狀是循環經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還需要繳納高額的稅款,導致循環經濟企業在資源循環利用、資源充分利用等方面發展創新上不夠全面充分,技術資金的投入就會減缺。同時,技術的發展也會變慢。而發展循環經濟已經取得一定成效的國家就會大力減免循環經濟企業的稅收,乃至不征稅。用這種方式來加大對循環經濟企業的創新投入。但是,我國政府對資源與環境的投入過少問題由來已久,日本對環境污染治理的投入已經達到了國民GDP的4%,而我國的投入僅僅占國民GDP的1.5%。從中不難看出,我國政府對發展循環經濟并不是十分重視,想要達到“治大于污”的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

(三)企業稅務優惠針對性較差

在循環經濟的發展中會衍生出許多種類的循環經濟,包括水循環和其他資源循環等。這些多種形式的循環經濟會有著各自的特點。但是,現行的循環經濟稅務優惠政策缺乏足夠的循環經濟種類的針對性。比如,適合水循環經濟的的稅務優惠政策對其他種類循環經濟不盡合適。這就會導致大量的資源流失和循環經濟發展緩慢。

(四)政府綠色采購不合理

雖然我國對政府的采購問題已經進行了多次研究,也已經產生了很明顯的成效。但是,至今還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正在制約著經濟的發展。首先,政府采購的規模較小,并且與發達國家一比就會發現,我國的政府采購支出遠遠低于其他發達國家,所占比重太低。其次,所采購的綠色產品缺乏明確的認證制度,有很多不符合綠色產品的商品魚目混珠進入采購的范圍。另外,政府的綠色采購行動沒有真正的起到帶動優秀企業發展的作用,監督機制不夠完善。

(五)對循環經濟的激勵政策是短板

這一問題的存在方式主要是兩方面,首先,對循環經濟的激勵方式的缺乏。目前,我們國家發展的循環經濟企業都面臨著制約多而激勵少的窘境。另外,對循環經濟僅有的激勵機制力度不大。這就是政府財政投入的缺乏,對循環經濟企業的優惠力度不大,導致循環經濟發展緩慢。

二、循環經濟發展的財政措施

(一)加大政府財政補貼

任何一個新生事物的成長都需要來自多方面的力量的維護和扶持,循環經濟的發展也一樣。國外在這一點就做得很好,每年對新興經濟的發展投入就占了當年政府財政支出的8%~10%。我國的環保事業起步較其他國家晚,更應該加大財政投入。我國也應多向發達國家學習優秀之處,為推進我國的可持續發展事業的研究和發展,應加大對循環經濟的專項資金投入。

(二)設立優惠貸款

國外對循環經濟的企業不僅僅會加大政府的財政投入,還會對許多企業提供優惠的貸款政策,不僅貸款金額多于其他企業,貸款的利息還會比其他企業少許多。用這種方式來扶持循環經濟的發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僅場地要求較高,對科技的要求也很高。因此,投資多,獲利周期長是其一大弊病,資金就成為了制約其發展的一大因素。所以,我國應建立專項資金,為其提供優惠貸款,扶持其成長。

(三)政府采購的帶頭作用

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政府的采購行動勢不可避免的。但是,在發展循環經濟的大環境下,政府應起到帶頭作用。積極采購綠色產品,對不合格的“偽”綠色產品堅決抵制。同時完善綠色產品的界定機制,讓好的產品受益,讓不好的產品進行改進。

三、循環經濟發展的稅收措施

(一)改進多種資源的稅收

我國資源數量豐富,但是我國的人口基數也眾多,平均到每一個人頭上就顯得捉襟見肘了。因此,發展循環經濟的稅收政策首先要在資源上下功夫。自然資源有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所以,政府需要調整資源稅款,調高不可再生資源的稅款,同時相應降低可再生資源稅款。對企業的資源使用形成一種正確的導向,使其多多使用可再生資源。

(二)把企業的排污費變為排污稅

在企業的生產過程中,排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排污費的征收難免會有些不法企業鉆空子,不按規定排污。因此,在筆者看來將排污費改為排污稅是一個正確的決定。這樣使得企業自己產生排污的意識,可以刺激企業改進自己的排污系統和生產結構。這對一些落后企業的產業優化也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三)定點征收垃圾稅

伴隨著生產水平的提升,城鎮的垃圾問題日漸突出,這給循環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早些年愛爾蘭就開始征收垃圾稅來減輕城市的負擔。由此,我國也可以嘗試征收垃圾稅,使得居民能自覺分類處理垃圾,為循環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四、結語

循環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而與財稅政策結合更是對循環經濟發展的一大助力。目前,這一形式可能還不太成熟。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和眾多研究者的努力,我國的循環經濟發展的勢頭必然會越來越好。在本文中筆者的一些見解難免會有不足之處,但還是希望能對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些許的思考。

作者:楊朝群單位:洛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