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黑龍江與俄羅斯經濟合作途徑
時間:2022-04-18 11:03:00
導語:小議黑龍江與俄羅斯經濟合作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黑龍江省與俄羅斯憑借著地緣優勢建立了密切的經貿合作關系,隨著中國東北地區振興和俄羅斯東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雙方區域經濟合作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新形勢下,黑龍江省需要在對俄羅斯東部地區的經貿合作基礎上不斷調整合作方式,探索新的合作路徑,才能促進中俄區域經濟合作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區域技術進步,實現黑龍江省振興與俄羅斯東部開發的互動發展。
關鍵詞:黑龍江省;俄羅斯東部地區;區域經濟合作。
中俄兩國是友好鄰邦,雙方毗鄰地區一直保持著友好的經貿合作關系,而中國東北地區振興與俄羅斯東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也為雙方的進一步合作提供了機遇。在此背景下,黑龍江省應積極調整對俄經貿合作戰略,適時選擇新的合作模式、開辟新的合作路徑來拓展雙方經貿合作發展空間,以實現中俄區域經濟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總體目標。
一、黑龍江省對俄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的新機遇。
中俄兩國區域經濟不均衡發展戰略實施到一定階段后,中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幾乎同時成為兩國開發的重點。雙方新的區域開發戰略的實施具有歷史性和針對性,也是為滿足兩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并融入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結果。中國東北地區振興和俄羅斯東部地區開發也為黑龍江省對俄區域經濟合作向深層次發展提供了機遇。
1.中國東北地區振興戰略的實施。2003年,中國政府提出了“振興東北”的發展戰略。2003—2004年國家共推出振興東北國債基金項目297個,總投資1089億元人民幣,安排東北高新技術項目118項。2007年,國務院對《東北地區振興規劃》進行批復,提出要經過10年到15年的努力,將東北地區建設成為綜合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重要經濟增長區域。可見,振興東北地區的目標定位是把東北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裝備制造業基地、國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和農牧業生產基地、國家重要的技術研發與創新基地、國家生態安全重要保障區。由此,東北地區將打破原有的行政區劃界限,形成東北地區經濟和市場一體化,并建立區域合作、互動、多贏的協調機制。2009年,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會議又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該意見在肯定了過去五年中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取得的巨大成績的同時,又提出了優化經濟結構、加快企業技術進步、發展現代農業和綠色經濟、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等下一階段需要重點抓好的九方面工作。國家為東北地區振興提出的一系列戰略部署,既有利于黑龍江省加快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也為黑龍江省發展對俄區域經濟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
2.俄羅斯東部地區開發的歷史機遇。俄羅斯東部地區占俄領土面積的3/4,擁有豐富的資源和能源,是俄羅斯重要的能源基地和戰略后方,也是俄羅斯融入亞洲、擴大同東北亞國家經貿合作的橋頭堡。俄羅斯要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開發東部地區已經成為其必然的戰略選擇。自2007年1月俄政府提出東部大開發戰略后,已取得實質性的成果。從俄羅斯創建新的聯邦主體,建立特大城市,到擬定《西伯利亞發展戰略》和《2013年遠東及后貝加爾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聯邦專項綱要》等文件,可以看出,俄羅斯東部開發的序幕已經拉開。俄政府還將符拉迪沃斯托克申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2012年峰會納入開發規劃,并撥款1000億盧布用于峰會籌備。這預示著黑龍江省對俄經貿科技合作將翻開新的一頁。
二、黑龍江省與俄羅斯區域經濟合作成就。
中俄建交以來,黑龍江省與俄羅斯的區域經濟合作發展迅速,在貿易、投資、科技和勞務方面的合作取得了長足進步,而以往的合作成果及經驗累積也為探索黑龍江省對俄區域經濟合作新路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發展中的經貿合作。近年來,黑龍江省與俄羅斯的經貿合作日益緊密,規模逐年擴大。2008年,黑龍江省對俄貿易額為110.6億美元,約占雙邊貿易總額的20%。同時新增對俄投資項目45個,中方投資3.52億美元。2009年上半年,受金融危機影響,雙方貿易額同比下降39.6%,僅為26.3億美元。
但在雙方政府的積極推動下,尤其是在實施沿邊開放帶的戰略部署過程中,黑龍江省設計建立的“哈牡綏東”對俄貿易加工區有效推動了全省對俄經貿合作的進一步發展。在保持和擴大服裝、鞋帽、紡織品、農副產品等傳統商品對俄貿易規模的基礎上,黑龍江省還不斷擴大家電、汽車、農用機械等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并著力擴大先進設備、關鍵技術和國內市場急需的石油、木材、化肥、化工原料、鐵礦砂等能源原材料商品進口。黑龍江省對俄貿易商品結構已呈現逐步優化的發展態勢[1]。
2.崛起的科技合作。俄羅斯正在積極推進國際科技合作,并把加強對外科技合作定位為俄羅斯提高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也由此推動了中國對俄科技合作的升級。2005—2007年,黑龍江省對俄科技合作已引進、消化吸收及合作研發項目300項,初步形成了以“兩園、十三個中心”為主的框架體系,為全面推進對俄科技合作搭建了載體。由國家科技部和俄羅斯教育科技部主辦,哈爾濱工業大學和莫斯科動力學院科技園承辦的莫斯科中俄友誼科技園是中俄兩國進行高新技術合作的國家級平臺。在哈爾濱開發區內規劃建設的哈爾濱對俄科技合作產業園,目前已有23家對俄科技合作和出口企業入駐園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生物工程與新醫藥、航天航空、新材料等產業領域的項目。2008年,園區實現產值5億元人民幣,出口創匯2000萬美元。
3.有潛力的勞務合作。俄羅斯東部地區人口稀少,連續14年人口呈遞減趨勢,勞動力匱乏已經成為制約其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因此,我國對俄勞務合作存在較大發展空間。據中國商務部統計,截至2007年底,中國累計向俄派遣各類勞務人員約32萬人次,2007年底在俄各類勞務人員約3.1萬,分布在農業種植、建筑、森林采伐、木材加工等領域。俄遠東、西伯利亞地區是我國對俄勞務合作的集中地,2007年,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吸引的國外勞動力達2.51萬,其中來自中國的勞動力最多,占37.3%。黑龍江省對俄勞務合作有著天然的地緣優勢,邊境小規模的過境種植業發展一直呈現良好勢頭。目前,由于俄東部地區人口呈下降趨勢,老齡化特征明顯,黑龍江省依托地緣優勢開展對俄勞務合作潛力巨大。
三、黑龍江省與俄羅斯區域經濟合作路徑選擇。
隨著黑龍江省對俄區域經濟合作層次的提高,對打破原有合作模式的束縛已經提出了迫切要求,探索黑龍江省與俄羅斯東部地區的經貿合作新路徑成為雙方未來提高合作水平、拓寬合作領域的關鍵。
1.以參與對方區域開發為突破口。一些俄羅斯專家認為,俄羅斯東部地區開發離不開中國的參與。
而作為與俄羅斯毗鄰的黑龍江省的振興也需要加強同俄羅斯的合作。黑龍江省開展對俄區域經濟合作地緣上的優勢是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在中俄區域開發戰略同步實施的過程中,互動性是雙方戰略合作的重點。黑龍江省與俄羅斯東部區域合作的互動是指在共同的需求下,借助對方區域振興與開發的機遇,增加對外科技、產業合作,緊密協同、聯動,利用兩個市場、兩個原材料供應地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這需要雙方從自身優勢出發,積極主動開拓合作領域,以大項目為依托參與對方區域經濟建設,走出去開展國際合作;以平等信任互利為前提,在科技、能源、人才、物流等領域開展交流、對話、協商活動,使中俄區域經濟形成聯動、協調一致發展,從而開辟黑龍江省對俄區域經濟合作的新道路[2]。
2.以技術貿易合作為主導。隨著科技競爭在世界范圍內的展開,國際科技合作已經成為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俄羅斯在核能、航天、航空、新材料和信息技術等方面具有絕對優勢,其東部地區在新材料工藝、微電子工業、光電子工藝、激光工藝、核工藝、無線電子工藝、動力設備、專業化學及生物工程等領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3]。黑龍江省與俄羅斯的科技合作歷史悠久,人才交流頻繁,以大力開展技術貿易為先導推動雙方的產業合作,可以形成凝聚雙方區域互動發展的合力,達到最佳的資源配置合作效果,由此打開雙方區域經濟全面合作的大門。為此,黑龍江省要積極引進俄高新技術及技術人員,并提供良好的環境供專家交流、協作,以期不斷增強老工業基地改造中科技的貢獻力。
3.以產業集群形成區域經濟發展輻射源。黑龍江省與俄羅斯東部地區將科技合作推動產業合作,進而帶動相關行業同步發展擺在中心位置,既可以帶動區域內產業集群的發展與形成,使之成為東北亞區域合作的支撐點和產業合作的凝聚點,也可以以此為中心將中俄經貿合作的區域經濟效應輻射整個東北亞地區,形成聯動效應,最終確定中俄在東北亞區域合作中的主導地位。黑龍江省與俄羅斯的合作需要立足于產業互動合作,以形成優勢產業集群為方向,力求形成以高新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并發揮產業集群區域經濟輻射源作用,提高傳統產業技術水平,在高新技術發展的帶動下形成多行業產業集群,由此實現區域內資源的合理配置,增強區域創新能力。黑龍江省與俄羅斯東部地區合作創建優勢產業集群的經貿合作新路徑是對傳統區域經濟合作的突破,由于它以高新技術產業為核心,因此形成的產業集群更具活力,推動雙邊經貿合作的力度更大,區域輻射效應更強。
4.以制度創新破除區域合作障礙。黑龍江省基于產品互補性的貿易在雙方總貿易額中比重較大,而以產品差異化為特征的產業內貿易比重較小,可以看出,目前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合作水平還不高。從中俄兩國整體的經貿合作來看,人文因素如雙方的立場和價值取向等,一直是影響雙方合作發展的重要因素,因雙方的不信任產生矛盾并影響合作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因此雙方需要破除合作障礙,疏通經貿發展道路,以制度創新解決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存在的矛盾分歧。以平等互利、務實雙贏為宗旨,保障雙方權益、增強信息透明度、規范貿易程序、簡化項目審批為核心內容的制度創新是破除障礙、推動合作的有效手段。在黑龍江省對俄區域經濟合作中,法律法規完善、制度創新要與雙方合作方式、合作路徑的不斷創新同步進行,如此,才能保障黑龍江省與俄東部地區的順利合作。
5.以多邊合作提高雙方合作水平。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規劃與俄羅斯東部開發戰略都將發展對外合作、擴大外貿作為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這說明黑龍江省對俄區域經濟發展不僅要依靠雙邊合作來實現,更需要日、韓等東北亞國家及其他國家的積極參與,以擴大合作的影響及提高合作的層次。
黑龍江省與俄、日、韓等東北亞國家經濟交往頻繁;俄羅斯、美國分別是黑龍江省第一、第二大經貿合作伙伴,俄羅斯與德國、荷蘭、意大利等國家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因此,黑龍江省與俄羅斯可以利用各國的資金和先進技術加強大項目合作,尤其是能源合作,不斷推動經濟外向型發展,以期在合理競爭的環境下提高區域經濟合作水平。而且通過多邊合作,各國之間可以增進了解并建立起對話與交流機制,如此,既可以促進各國在國際經濟問題上的協調一致,也可以加強各國之間的友好合作關系[4]。
在過去金融危機對國際經濟的影響不斷擴大以及現在余波仍在的時候,黑龍江省選擇新的對俄區域經濟合作路徑是黑龍江省取得對俄經貿合作突破的有效途徑,也是黑龍江省創新對俄區域經濟合作方式的探索。俄羅斯是黑龍江省的第一大經貿合作伙伴,雙方的合作需要在以往成績的基礎上不斷破除羈絆、開辟新途,如此,才能適應新的國際經濟形勢發展,也才能逐漸打開對俄區域經濟合作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朱顯平,李天籽。俄羅斯東部開發及其與我國東北振興互動發展的思路[J].東北亞論壇,2008,(5)。
[2]郭連成。中俄區域經濟合作與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互動發展[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07,(2)。
[3]郭力。俄羅斯東部地區高科技產業水平及對外產業政策研究[EB/OL].
[4]周延麗,王兵銀。中俄在東北亞地區戰略協作方向探析[J].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08,(6)。
- 上一篇:剖析管理會計雙語本科教學研究
- 下一篇:小議市場虛擬性對宏觀經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