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技術鉀鹽找礦評價論文

時間:2022-06-26 10:54:10

導語:物探技術鉀鹽找礦評價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探技術鉀鹽找礦評價論文

鉀異常排序及建模

為優選找礦靶區,對全區鉀異常進行了聚類分析,以便在歸組分類基礎上對找礦目的物予以客觀的評序。由于預測礦種單一,成因類型相同,故聚類后各單元(異常)間的親疏關系比較清楚。在分類譜系圖上明顯把全區鉀異常劃分為以下三類:第I類鉀異常共20處,均由易溶性鉀異常引起,是尋找固、液相鉀鹽的直接找礦線索。此類異常的地球物理特征是:①產于由石鹽殼層引起的低放射性場內,對應三頻航電為低阻良導電磁場區;②鈾、釷含量低而平穩;③KCI含量較高,在低背景襯托下鉀異常反映得比較清晰。第Ⅱ、Ⅲ類鉀異常,大部分找礦意義不大,僅位于湖盆邊緣或由富鉀巖石引起的鉀異常有一定找鉀前景,余者均由巖性引起。以航空伽馬能譜參數為主要判別標志而建立的鉀鹽地質一地球物理找礦模型,經在多處檢驗,表明該找礦模式具有普遍性和實用性。

鉀鹽找礦靶區評述

在找鉀遠景區劃基礎上,以鉀異常排序為依據,進一步把I級找鉀遠景區內那些找鉀標志最為明顯的異常,成鹽構造較為有利的地段劃成一片,列為需優先安排地面查證的重點找礦靶區。按此原則全區共圈出八級找鉀靶區4片,B級找鉀靶區2片,靶區總面積約1200km2,現分別簡述如下:找鉀靶區位于測區中部,地質上稱之“羅北洼地”。區內及其邊緣有K-13、14、15及K-12、K-21共5處易溶性鉀異常,其范圍與航磁反映的斷凹位置相符,靶區面積約350km2。表層易溶性鉀鹽含量較高,三頻航電顯示為低阻良導異常,且與衛片中的暗色影像相互印證,找鉀標志最為醒目。推斷區內賦存有高品位固體鉀鹽和含鉀鹵水,尤其是靶區西側,因受V向斷裂阻隔,其地下鹵水更較東部豐富。據悉,新疆地質三隊繼1992年鉀異常地面查證工作后,近年來又由地科院牽頭,在該耙區內開展了地面找鉀工作,經簡易勘探,于地下1m深處發現鹵水鉀礦,KCI質量分數達1.53%~1.6%。目前仍在勘探,有望成為新發現的大-特大型鉀鹽礦床。找鉀靶區位于羅布泊殘湖東約37km的石鹽殼層內,航磁反映的NE向斷階帶上,面積約260km2。該靶區以K-10鉀異常為主體,全鉀含量達3.3%,三頻航電反映為低阻良導異常,且與衛片中的深暗色影像吻合,據此推斷該地應是尋找固、液相鉀鹽最有利地區。1992年11月,新疆地質三隊根據航空伽馬能譜異常地面查證建議書提供的資料,對K-10鉀異常進行了地面檢查,發現并圈定了約75km2的鉀鹽礦化區,固體KCI質量分數達5.5%,且經鉆探于2m深處發現鹵水,鹵水壓。質量分數達1.69%,達到了工業品位要求。選用豐度估計法估算,其鉀鹽遠景儲量有望達大型規模。找鉀靶區位于測區東南部的石鹽殼層內,靶區面積分別為160km2和120km2航磁反映為一基巖埋深約2km的凹陷,與東部橢圓形低值伽馬場分屬于兩個鹽類沉積中心。區內有K-3、4、5三處易溶性鉀異常,尤以A3靶區內的K-3異常范圍最大,找礦前景更為有利。K-3鉀異常位于阿爾金山南坡沖積扇前沿,與南部鉀質量分數高值區連成一片,其成因可能是由沖積扇中孔隙鹵水經蒸發、析鹽而成的含鉀石鹽殼所引起,表明區內地下徑流發育,鉀質補給充分。鑒于該地基巖埋深較淺,鹽殼導電性良好,故劃為尋找鹵水鉀鹽的有利地區。找鉀靶區位于羅布泊殘湖南部,其中A4靶區向南已延出測區。兩區內的3處易溶性鉀異常,尤以A4靶區內的K-1異常鉀質量分數最高,全鉀質量分數達5.5%,找鉀標志最為明顯。靶區位于地勢低洼的“耳輪”狀影像區內,基巖埋深較淺,火山巖十分發育。縱觀該區低放射性場和低阻良導電磁場特征,推斷區內除沉積高品位固體鉀鹽外,還賦存淺層富鉀鹵水,成鹽成鉀條件十分有利。結束語綜上所述,羅布泊地區航空物探綜合測量找礦效果十分明顯,各種找鉀線索準確可信,據此優選出的找鉀靶區或異常,有的與已知鉀鹽礦床吻合,有的經地面查證鉆探見礦,展現了羅布泊地區良好的找礦前景。

本文作者:武學會工作單位:黑龍江省齊齊哈爾礦產勘查開發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