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對接“一帶一路”挑戰及對策

時間:2022-05-11 03:59:57

導語:外貿對接“一帶一路”挑戰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外貿對接“一帶一路”挑戰及對策

一、新余外貿發展的現狀

(一)新余市外貿發展總體情況。2017年,新余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82.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同)增長46.7%。其中,出口總額85.4億元,同比增1.5%;進口總額97億元,同比增長1.4倍。新余進出口總額列江西省第八位出口總額列江西省第九位,出口總額列江西省四個小設區市第二。(二)新余市進出口增速居全省第一。2017年,新余市進出口總值達182.3億元,同比增長46.7%,超出全省進出口漲幅32.3個百分點;其中進口97億元,增長1.4倍,增長幅度僅次于瑞昌和萍鄉,居江西省第三位。(三)一般貿易占進出口比重大,加工貿易增長迅速。從貿易方式看,2017年,新余市一般貿易進出口166.1億元,增長41.8%,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91.1%。其中出口75.7億元,下降4.6%;進口90.4億元,增長1.4倍。加工貿易進出口15.5億元,增長1.2倍。其中出口9.7億元,增長1.1倍;進口5.9億元,增長1.5倍。(四)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出口大幅增長。從企業類別看,2017年,新余市民營企業進出口總值為111.3億元,增長88.8%,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61.1%;出口總值為59億元,增長16.78%,占全市出口總值的69.1%。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9.1億元,增長1.1倍,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10.5%;出口8.9億元,增長10.67%,占全市出口總值的10.5%。民營企業成為新余出口第一經營主體,是拉動外貿增長的主力軍。(五)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2017年,以沃格、億鉑、偉恒數碼等企業為代表的光電信息產業累計實現出口21億元,同比增長39.4%,占全市出口總額的24.6%,超過鋼鐵產業出口量成為我市第一大出口產業;以贛鋒鋰業、雅保等企業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實現出口12.5億元,實現同比增長4.6%;以瀚德科技、澳力特等企業為代表的裝備制造產業實現出口7392萬元,同比增長140.3%。新余外貿產業正逐步從“一鋼獨大”向光電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等多產業并舉發展。(六)機電產品出口持續增長。2017年,新余市機電產品出口35.4億元,增長21.5%,占全市出口總值的41.4%;高新技術產品(與機電產品有重合)出口23.5億元,下降1.7%,占全市出口總值的27.5%;鋼材出口17.3億元,下降32.3%,占全市出口總值的20.2%。(七)生產型企業進出口占比達七成。2017年,新余市生產型企業進出口131.7億元,增長27.3%,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72.2%。其中,新余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沃格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為新余市2017年外貿進出口總值前三甲企業,進出口總值分別為51.2、20.9、11.6億元,其中江西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增長1.4倍,江西沃格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增長2.8倍。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新余外貿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機遇。1.“一帶一路”戰略助推工業出口。“一帶一路”沿線多為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地域廣闊、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貿易伙伴。2016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GDP之和和人口分別約為12萬億美元和32.1億,約占全球的16.0%和43.4%,對外貿易額占全球貿易總額的21.7%。2017年,中國與沿線國家貿易額7.4萬億元,同比增長17.8%,增速高于全國外貿增速3.6個百分點,體現了全球經濟緩慢恢復的背景下,“一帶一路”貿易合作的良好態勢。“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有助于推動工業出口的輸出,蘊含的巨大機遇將給新余外貿帶來發展良機。2.貿易便利促進外貿發展。隨著沿線國家對貿易的重視,他們的貿易逐步擴張,規模日益增大,加速了中國與沿線國家在鐵路、公路、港口、通信等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隨著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日益完善,交通、通信實現互聯互通,在貿易便利性方面突飛猛進,極大推動了技術、資金、人才的輸出,降低了貿易合作成本。隨著貿易便利性的日益增強,越來越多的外貿企業將享受到“一帶一路”政策帶來的紅利。3.加快促外貿企業優化轉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眾多,每個國家的發展情況各有不同,而我國與這些國家都已具備良好的合作關系,這為我國與“一帶一路”國家開展對外貿易奠定了必要的基礎,并且在進行貿易的同時,有利于我國外貿企業的優化轉型。一方面,中國是沿線大多數國家的最大貿易國,開展對外貿易有利于我國外貿企業的資產積累,為企業優化轉型提供物質條件;另一方面,企業為了擴大出口,必須加快研究各國的產品偏好,提升技術來滿足進口國的需求,從而加快促進我國外貿企業優化轉型。(二)挑戰。1.地緣政治不穩定等因素為外貿發展帶來風險。“一帶一路”沿線地緣環境和社會形勢復雜多變,某些地區仍存在地區沖突、政治不穩定,“一帶一路”戰略被某些國家猜忌,甚至被某些宗教勢力挑戰。文化差別、經濟差異、宗教沖突、種族歧視等因素都使得“一帶一路”市場處于較高風險水平。這些政治風險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巨大挑戰,也是新余外貿企業拓展該區域市場面臨的巨大難題。2.貿易壁壘為貿易發展帶來挑戰。“一帶一路”沿線最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占比較高,其關稅稅率也普遍較高,將對我國與其之間的貿易發展造成阻礙。此外,隨著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貿易順差的擴大,產能過剩和產業同質化競爭加劇,勢必導致更多的貿易摩擦,我國外貿企業面臨貿易摩擦加劇升級的挑戰。關稅壁壘與非關稅壁壘普遍較高將影響新余外貿企業進一步開拓“一帶一路”國家市場。3.國際貿易規則體系還不夠完善。目前來看,由于“一帶一路”協定不是緊密型區域協定的原因,我國與沿線相關國家的貿易往來還是基于WTO框架下的貿易規則,例如,多邊貿易,雙方協定等。一方面來講,一些沿線國家并未加入到WTO的體系中,他們本國的貿易規則不利于我國開展自由貿易;另一方面,只有少數沿線國家與我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也對我國的外貿發展形成阻力。總體而言,國際貿易規則體系的不完善也將對新余外貿企業開拓“一帶一路”市場帶來不利影響。

三、加快新余外貿發展的對策

(一)著力開拓“一帶一路”國家市場。新余市應堅持以品牌、質量、技術、服務為核心,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推動優勢產業參與國際、國內產業分工,多形式、多渠道支持企業主動“走出去”。新余市應主動對接融入重大發展戰略,積極把握“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機遇,引導光電信息、裝備制造、新能源、苧麻紡織及加工、特色農產品等企業全方位拓展市場渠道,穩定歐美、東南亞等傳統目標市場,大力開拓中東、非洲、東歐、南美等新興市場,全力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市場。構建外貿市場的全球布局,積極鼓勵建筑企業通過走出去承包工程帶動建材、成套設備、家電等產品出口模式,真正實現外貿發展多條腿走路。(二)著力優化外貿產業結構。一方面,推動新余傳統支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推動延伸產業鏈,加快淘汰過剩、落后產能,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推動產業向中高端發展。重點實施鋼鐵產業品牌提升工程,全力支持新鋼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做強做優鋼鐵主業,延長產業鏈、做精深加工,提高鋼鐵產業本地化、區域化協作水平。另一方面,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對接“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重點實施鋰電、手機觸控、LED、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三年倍增計劃;光電信息產業重點發展手機、LED、光電玻璃、觸控屏等產品,加快建設電鍍、公共檢測、模具制造中心等公共平臺,推動木林森、沃格光電等企業向產業鏈高端邁進;裝備制造產業重點推動“新余制造”向“新余智造”轉變,著力打造汽車零部件、農用機械、關鍵基礎件三大制造業基地。(三)著力優化外貿主體結構。重點支持生產企業做大做強,鼓勵流通企業促進本地產品出口,提高生產型企業自營出口和出口本市產品的貿易公司出口比重。穩定鋼鐵等國有企業出口,鼓勵民營企業發揮自身經營優勢開拓國際市場,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擴大出口份額,提高民營企業占新余出口額比重。創新新余出口促進機制,鼓勵縣區充分發揮工業園區外貿主平臺作用,促進園區企業擴大出口規模,進一步提高園區出口比重,著重推動新余高新區成為新余乃至江西省的外貿重要基地。(四)著力優化外貿業態結構。電子商務借助于物聯網信息平臺,有利于化解內陸地區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下區位優勢欠缺、配套設施落后的先天不足,有效帶動區域內外生產、制造、營銷、物流等產業鏈環節發展,推動外貿出口由量變到質變。我市應依托現有的上百家電商企業,借力國家和省、市促進電商發展的系列優惠政策,借助互聯網+平臺繼續加大電商普及力度,本著量質并重先做大再做優的思路完善本土電商孵化器建設,重點依托萬商紅市場打造在贛西乃至全省具有品牌效應的電商產業孵化園,為我市在急速發展的電商產業領域爭得一席之地。結合當前國家促進外貿轉型升級,加快服務貿易發展的利好,以我市新能源、新能材料及光電信息等重點優勢產業為基礎,大力推動國際服務外包、跨境電商等新形勢下我市外貿新業態加快發展,積極探索市場采購貿易模式,為實現外貿長期穩定增長夯實多元化發展基礎。(五)著力推進基地、平臺和營銷網絡建設。加快全市產品檢測、研發技改等公共平臺建設,支持光電信息企業向終端產品延伸,支持裝備制造企業向汽車零配件、農用工程機械發展,支持苧麻加工企業加快產品創新升級,加強服務,加快外貿出口基地建設,促進對外貿易擴量提質。加大外貿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力度,發揮政策引導作用,積極引進第三方模式,按照市場運作原則培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支持和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打造自有營銷渠道,擴大產品出口,大力開拓非洲、拉美及“一帶一路”沿線出口市場。(六)深入優化外貿發展綜合環境。全面落實中央、省、市一系列穩定外貿發展的改革措施,推進市、縣(區)外貿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全面實施關檢合作“三個一”通關新模式,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實施檢驗檢疫一體化放行模式、全國檢驗檢疫一體化放行模式,對進出口貨物(負面清單外)實施出口直放,進口直通。發揮市進出口工作推進領導小組作用,及時協調相關部門為企業排憂解難。為外向型企業提供外貿全程服務,鼓勵更多的內貿企業積極開拓出口市場。

在我國實施“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新余市要把握新機遇,化解新挑戰,大力開拓“一帶一路”國家市場,不斷優化外貿產業結構、主體結構和業態結構,推進基地、平臺和營銷網絡建設,深入優化外貿發展綜合環境,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進一步促進新余外貿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趙曉娜.“一帶一路”將成為外貿發力點[N].南方日報,2015-01-14.

[2]王瑩,王呈倉.“一帶一路”戰略下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思路[J].北方經貿,2015(06):25-26.

[3]廖萌.“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我國企業“走出去”的機遇與挑戰[J].經濟縱橫,2015,10(09):30-33.

[4]楊榮珍,賈瑞哲.“一帶一路”貿易合作的機遇與挑戰[N].光明日報,2017-08-01.

作者:簡育育 單位:新余市外國投資促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