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的差異

時間:2022-12-18 02:31:45

導語:淺析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的差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的差異

一、兩岸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介紹

1.強制性產品認證的認證機構大陸強制性產品認證機構由CNCA指定,目前全國有13家,分別為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中國安全技術防范認證中心、中國農機產品質量認證中心、中國建筑材料檢驗認證中心、北京中化聯合質量認證有限公司、公安部消防產品合格評定中心、中汽認證中心、北京賽西認證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國建聯信認證中心有限公司、方圓標志認證集團、北京中輕聯認證中心、中國信息安全認證中心、廣東質檢中誠認證有限公司。每個認證機構能夠實施的強制性產品認證范圍都有不同,要根據具體的產品來確定該向哪個認證機構申請。臺灣地區的驗證登陸機關(構)由BSMI指定,目前有7家具有發證權,分別為財團法人臺灣電子檢驗中心、財團法人臺灣大電力研究試驗中心、國立成功大學、財團法人臺灣建筑中心、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財團法人緊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2.強制性產品認證的范圍大陸強制性產品認證范圍從最初的類132種產品發展到了現在的22大類157種產品,覆蓋了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電工、電子、電信、農機、機動車、建材、安防消防、醫療器械、輕工、化工等對國民經濟有重要影響的10個行業。臺灣地區強制性產品認證范圍,主要有四大類,分別為電機類、電子類、機械類、化工類。

3.強制性產品認證的標識大陸的認證標志的名稱:“中國強制性認證”(英文名稱為ChinaCompulsoryCertification,英文縮寫為“CCC”,也可稱為“3C”標志。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標志——CCC標志。臺灣地區的強制性認證標志如圖2所示。

4.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的有效性大陸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格式內容是由CNCA統一規定,并由認證機構發放。證書有效期為5年。臺灣地區的強制性產品證書格式內容是由BSMI統一規定,由驗證機關(構)發放。證書有效期為3年。

二、兩岸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的比較分析

1.共同點認證的目的相同。政府為保護廣大消費者人身安全和健康、保護環境。認證的做法相同。通過立法而強制性實施的一種產品認證制度。通過制定強制性產品認證的產品目錄和相關產品強制性認證實施規定,由指定第三方認證機構對列入目錄中的產品和/或生產廠實施強制性的檢測和審核。認證的程序基本相同。都包括了認證申請、型式試驗、工廠審查及獲證后的監督四個環節。

2.不同點

(1)認證的模式不完全相同相同之處在于都是由單一認證模式或者多項認證模式的組合的方式,且都有型式試驗、工廠檢查模式。不同之處在于大陸未采用臺灣地區的自行管制模式(模式一)、完全質量管理制度模式(模式四)、制程質量管理制度模式(模式五)、產品質量管理制度模式(模式六)四種認證模式。

(2)認證的機構不同由各自的認證執行機關(即CNCA和BSMI)分別指定認證機構。

(3)認證的范圍不完全相同在電子電器類產品上,兩岸的認證范圍略有不同。在機械、化工類產品上,兩岸的認證范圍部分不同。

(4)認證的標識不同兩岸強制性認證標識圖案不同,由各自的認證執行機關(即CNCA和BSMI)制定和。大陸的強制性認證標識需要由CNAS指定的印制機構承擔,模壓設計方案應當由認證標志的申請人向CNAS指定的機構提出申請,經CNAS審批后,方可自行制作。臺灣地區的商品驗證登錄的標識由報驗義務人按照規定自行印制,規格尺寸未作指定,但有比例要求。

(5)認證證書的有效期不同大陸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有效期為5年,認證證書有效期屆滿,需要延續使用的,認證委托人應當在認證證書有效期屆滿前90天內申請辦理。臺灣地區商品驗證登錄的有效期為3年。商品驗證登錄證書有效期間滿之日前三個月至屆滿日前,證書持有人需要提交延期申請書及相關資料申請證書延期,以一次為限。

作者:林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