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對消費差距的影響探索
時間:2022-06-04 02:52:55
導語:收入差距對消費差距的影響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收入差距主要是通過消費的分化體現出來。據分析,城鄉居民名義消費支出差額從1990年的406元擴大到了2012年的7000多元,城鄉居民實際消費支出比從1990年的1.7∶1擴大到2012年的2.16∶1,所以隨著城鄉收入差距的擴大,江西省城鄉消費差距的變動與之呈現同步變化的態勢(如圖1),而且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水平落后城鎮居民至少十年。
1江西省城鄉居民收入與消費差距的相關分析
江西省城鎮和農村具有較明顯的二元經濟結構特征。城鎮居民主要以工資性收入為主,江西省工資性收入對總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高達50%,因此消費的穩定性較強。而農村居民主要依靠農產品的銷售收入,江西作為一個典型的山區省份,農業的產出和農民的收入都非常不穩定,受客觀因素影響較大,因此消費支出的非穩定性波動十分明顯。由圖2可知,1990—2012年江西省城鄉居民收入與消和消費差距(根據歷年江西統計年鑒整理得出)費差距之間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可以用線性方程擬合。因此,可以說城鄉收入差距的擴大很大程度上打擊了農村居民的消費信心,另一方面農村居民有節儉的傳統,儲蓄意識較強,最終使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難以得到潛力巨大的農民群體的支撐。
2江西省城鄉居民收入與消費差距的實證分析
2.1數據的選擇與模型的設定為了保證分析口徑和樣本區間的一致性,本文所有數據都取自于《江西統計年鑒(1991-2012)》,具體的計量分析采用Eviews6.0完成。在模型的設定上,用y表示城鄉消費差距,具體數據由江西省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的人均消費支出相減求得;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作為解釋變量,用x來表示,具體數值由江西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減掉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得出。
2.2序列的單位根檢驗對于非平穩序列的方程估計,容易造成不能預測未來信息的“偽回歸”,因此本文先采用ADF檢驗方法來判斷,其中最優滯后期根據AIC和SIC準則自動選取。由圖2可以看出,兩者具有明顯的線性關系,因此ADF檢驗選擇既含有趨勢項又有截距項。由表1可知,lny和lnx序列不能拒絕原假設,是非平穩的;但經過二階差分后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拒絕原假設,因此可以確定二者都是二階單整序列。
2.3協整檢驗對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協整分析是正確建立經濟計量模型的先決條件。
2.4誤差修正模型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lny與lnx具有協整關系,即江西省城鄉居民的收入與消費差距之間具有長期的均衡關系,因此可以通過誤差修正模型來分析兩者之間的數量關系。
3縮小江西省城鄉居民收入與消費差距的對策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看出,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創造農民的消費需求,是刺激江西省經濟發展的著力點,增強國民經濟內在動力的重要方向。
3.1調整城鄉收入分配格局,提高農民的工資性收入為了提高居民的整體消費水平,首先季節調整三大分配關系,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應增加勞動力要素的分配比例,尤其是提高農民的工資性收入。要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加快城鎮化進程,發揮紅色資源優勢,促進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加快技術進步,努力就地、就近建立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創造更多的就業途徑和機會,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順應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生態產業的要求,積極、有序的引導農村居民進入非農領域,促進農民工資性收入的穩定增長。
3.2加大對農民的轉移支付力度,穩定農民收入增長預期當前政府的轉移支付應向農村居民尤其是農村困難群體傾斜。首先增加農村的教育支出,優化三級教育結構,提高義務教育水平,尤其是農村幼兒的教育水平。其次增加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的醫療衛生支出,不斷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確保一定質量和數量的醫療衛生器械和醫務人員的到位。在提高農民生活方面,政府應進一步加大摩托車、家電、電腦等電器下鄉的實施力度,不僅可以開拓農村市場,還可以促進農業現代化、農民市民化發展。最后應建立農產品收購與價格補貼的長效機制,解決農民豐產不豐收的問題,穩定農村居民的收入預期,促進農村消費水平的提高。
3.3加快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擴大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覆蓋面,緩解甚至解決青壯年勞動力的后顧之憂顯得尤為重要。其次重點應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互助合作醫療制度,使廣大農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貧有所助,不至于因病致貧致困。在全國范圍內逐步建立統一使用的社會保障個人賬戶,構建出一種長效機制,為進城務工人員和失地農民等勞動者的自由流動及其基本的生活消費水平提供保障。
作者:楊君單位: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
- 上一篇:國內普惠制金融研究綜述
- 下一篇:區域性金融中心對比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