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開采技術及礦床技術經濟研究

時間:2022-09-27 03:17:35

導語:鐵礦開采技術及礦床技術經濟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鐵礦開采技術及礦床技術經濟研究

摘要:分析了燕窩鐵礦開采技術條件及開采中的相關因素,并結合燕窩鐵礦開采狀況,確定礦床技術經濟理論,目的是在燕窩鐵礦開采的同時,提升產業的經濟效益,為現代產業的正常運行及發展提供保障。關鍵詞:貴池區;燕窩鐵礦;開采技術條件;礦床技術經濟通過運用有效技術開采礦產資源,可以提高燕窩鐵礦的開采價值。結合燕窩鐵礦開采技術條件,分析貴池區燕窩鐵礦的開采狀況。介紹了開采技術的使用條件、工程地質以及礦床技術經濟評價等內容,以提升工程項目施工質量。

1案例分析

燕窩鐵礦體屬于原凰山鐵礦Ⅰ號褐鐵礦體西部外圍深部延伸礦體,同時也是Ⅰ號褐鐵礦體中的一部分。通過風化淋積型逐漸形成鐵帽礦床。研究中,分析了礦權范圍的新增礦體資源量,隨著工作規模逐漸擴大,滿足了資源增長需求。

2開采技術

2.1水文地質條件。在本礦區分析中,位于貴池背向斜帶銅山背斜(1∶20萬安慶幅)之坦里吳背斜(1∶5萬章家村幅)西端南翼。坦里吳背斜總體呈北東向延伸,在本區形成一向南東突出的弧形。長約4.5km,軸面總體南傾,樞紐在本礦區段轉為北西向,并略向西傾伏,如圖1所示。2.2工程地質。通過工程地質狀況包括巖石成因、巖性、結構類型和物理力學性質的分析,可以將區內巖石劃分為不同的工程地質巖結構,如:第四系松散巖類工程地質巖組、二疊系下統龍潭組、孤峰組碎屑巖、碳酸鹽巖類層狀工程地質巖組、二疊系棲霞組碳酸鹽巖類層狀工程地質巖組等。通過分析二疊系棲霞組碳酸鹽巖類層狀工程地質巖組結構,得到礦體頂底板RQD平均值內容如表1所示。2.3環境地質。2.3.1區域穩定性分析。本區域工程狀況如下,由于本區位于揚子準地臺(Ⅰ)下揚子臺坳(Ⅱ)沿江拱斷褶帶(Ⅲ)安慶凹褶束(Ⅳ)南緣,以往沒有發生過5級以上的地震,而且地震范圍通常局限在0.5~2級,最大震級為43/4級。鄰區主要以小地震為主。通過對國家地震局所的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研究發現,池州市地震峰值加速度為0.05g,反應譜周期為0.35s,為區域較穩定地段,建設工程應按上述指標要求設防。2.3.2地面水及地下水對混凝土腐蝕性評價。在對礦區地表狀況研究分析中發現,礦區中的SO42-在水中的含量為0.13~0.75mg/L,參照結晶類腐蝕評價標準分析表明,存在著無腐蝕現象。當水質pH值為6.7~7.7,侵蝕性CO2含量為1.13~5.64mg/L,HCO3-含量為97.76~99.74mg/L,根據分解類腐蝕評價標準,其腐蝕等級為無腐蝕。因此該區地表水和地下水對混凝土無侵蝕性;對鋼結構中等腐蝕。2.3.3放射性特征。通過巖礦芯性質的分析表明,地質條件檢測時,沒有發現本區放射性異常的問題,而且,放射區域中的強度通常維持在1~9μR/h。同時,在礦石開采、運輸及利用的過程中,均不會產生放射性污染。2.3.4開采條件下可能出現的環境地質問題。需注意的是,礦床地區存在著地表水、地下水不同程度污染的問題,會對生產造成影響。

3礦床技術經濟評價

3.1評價原則的確定。確定礦床經濟評價體系原則時需遵守社會主義經濟效益原則,通過對礦床評價、逆向分析決策系統的分析,企業財務評價,并逐步提高地質勘查工作的經濟性、價值性。評價過程可將礦床技術作為重點,最大限度挖掘礦產資源的價值,充分滿足國民經濟建設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促進產業經濟的發展。3.2評價方法分析。3.2.1類比法。類比法主要是通過對預評價的礦床與開采建設項目進行分析,結合礦床特點確定類比方法,充分體現礦床資源開采的價值,并明確各項技術經濟評價指標,確定產業運行的經濟價值及經濟效益。3.2.2計算方法。確定計算方法時應該以勘察工作為重點,并結合礦床地質、地理以及經濟條件,選擇適當的計算方法,來確定礦床經濟價值以及經濟效益方法。計算法包括兩種計算模式。首先,靜態法。在靜態法中,通常會運用總利潤、投資返本限法的確定,展現礦床技術經濟價值。在總利潤法運用的過程中,應該通過對價值參數及因素分析,來選擇礦床經濟參數,并實現對礦床開采總額的有效利用。在投資返本年限利潤分析中,應該通過對礦山建設狀況的分析,實現凈收益抵償全部資金的收回,合理確定投資的時間。在計算的過程中,需考慮項目投資中的盈利及風險。其次,動態法。在動態法分析中,需要充分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通過貨幣時間價值的分析,使貨幣隨時間推移而不斷增值。在商品生產及貨幣存在的狀態下,需要對經濟計算的必要問題進行分析,認識到貨幣的時間價值,對礦床技術經濟體系進行合理評價。通常狀況下,在經濟評價的過程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內容:第一,礦床的詳查工作結束之后,應該編制詳細的核查報告;第二,在礦石加工性能分析中,需要提交小型實驗報告;第三,核查清楚礦區水文地質以及工程地質狀況。3.3礦床技術的經濟評價。完成礦床勘探之后,通過對礦床經濟勘探技術的分析獲得可靠的地質信息資料。在資料運用的同時,應該結合礦床開采技術條件以及水文地質等狀況準確地計算,建設及開發礦山,滿足經濟指標的評價需求。同時,在整個過程中,也應該將技術經濟評價作為重點,通過對詳細技術評價內容的確定,進行礦床工業開發中模擬礦山產出資源的評價,充分展現出礦山建設的可行性價值。因此,在現階段技術經濟評價的過程中,應該通過對礦山設計、研究部門工作狀況的分析,進行地質勘探的工作總結,展現出礦床技術經濟評價的核心價值。

4結語

總而言之,在礦產資源開采的過程中,為了充分展現資源開采的價值,需要結合工程狀況,進行地質資源、環境資源等綜合因素的分析,并針對礦床技術經濟論述方案,確定評價方法,提高礦床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羅其海,唐仲華,何沛欣.洪湖市地下水資源評價及開采潛力分析[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5(S1):46-52.

[2]GB/T13908-2002.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規范總則[S].

[3]DZ/T0033-2002.固體礦產勘查/礦山閉坑地質報告編寫規范[S].

[4]王金馬.秦嶺北麓圭峰山典型地段破損山體修復策略及治理途徑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

[5]陳才高.昌江華盛天涯燕窩嶺水泥灰巖礦山低鈣高鋁和低鈣高鎂料綜合利用方案[C]∥2010水泥礦山開采和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論壇文集.2010:88-92.

作者:程王成 單位: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24地質隊